世界狂犬病日


第一个“世界狂犬病日(World Rabies Day)”是2007年9月8日,相关的各项活动获得里程碑式的成功,将全球的狂犬病预防和控制工作向前推进了一大步。这个结果,使该项活动的主要发起者和组织者狂犬病控制联盟(Alliance for Rabies Control,ARC)倍受鼓舞,决定将每年的9月28日正式设立为世界狂犬病日。通过设立世界狂犬病日,将集合众多的合作者和志愿者,群策群力,尽快使狂犬病成为历史。

狂犬病的典型症状是恐水,饮水时,患者会出现吞咽肌痉挛,不能将水咽下,即使口极渴也不敢饮水,故又名恐水症。狂犬病潜伏期短到10天,长至2年或更长,一般为1-2个月,15%发生在3个月以后。发病时间视被咬部位距离中枢神经系统的远近和咬伤程度、感染病毒的数量而异。

世界卫生组织在报告中说,狂犬病遍布于全世界,每年全球有55000人死于狂犬病,即每10分钟就有1人死亡。此外,亚洲和非洲有1000万人在被可能患有狂犬病的狗咬伤后,接受狂犬病疫苗注射。

狂犬病是人畜共患的急性传染病,病死率极高,一旦发病,几乎百分之百死亡,全世界仅有数例存活的报告。狂犬病由狂犬病病毒引起,动物咬人时,牙齿唾液中的狂犬病病毒侵入人体,其他温血动物如猫、狼、狐等也可传播狂犬病。在南美洲,人们感染狂犬病的主要途径是被蝙蝠咬伤,蝙蝠咬伤的伤口很小,有的人甚至不知道自己被咬。

中国是全球第二大狂犬病国家,每年有3000余人死于狂犬病,疫情形势非常严峻。专家建议,应由政府主导,各地卫生部门协调公安、农业、食品药品监管等相关部门,通过开展集中动物疫苗接种、科普讲座、教学研讨、媒体宣传、博物馆或动物园的专题节目、学术会议、募捐等活动,提高公众对狂犬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做到防患于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