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农历十月十五,是古老的下元节。莆仙民间许多人家会在房前空地上排案供食品,烧香贡银,并让小孩子用烧着的香枝均匀地插成一片小方块,叫“布田”。这种习俗据说是祭“亡灵”,俗称“普孤”,就是普渡孤魂。
到了傍晚,各家各户在水田头祭水神,祈求在干燥的冬季庄稼地滋润,农作物平安过冬。祭祀时,摆上斋品,将香一根根播在田埂上,以示虔诚。同时,莆仙人还折红绿纸为仙衣,折锡箔为银锭,装入白纸糊的袋中,叩拜后焚化,用此来祭拜祖先亡灵等活动。
下元节是以前农村孩子最高兴的日子,因为,可以吃到很多祭祀之后称为“福余”果品食品。
下元节正值农村收获季节,莆仙家家户户都会做豆腐,再油炸,也用新谷磨糯米粉,用来做薄饼、碗糕,或香润可口的油炸团子,然后当作供品在大门外“斋天”。在下元节这一天,村民们还会在家中做糍粑、蒸麻腐包子等,并赠送亲友。
下元节,亦称下元日、下元。它的来历与道教有关。道家有三官:天官、地官、水官。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其中,水官的诞生日就是下元节。这一天,道观做道场,民间则祭祀亡灵,并祈求下元水官排忧解难。古代有在这一天禁屠及延缓死刑执行日期的规定。
古时候,道教信徒会在这一日在家门外“竖天杆”,杆上挂黄旗,旗上写着“天地水府”“风调雨顺”“国泰民安”“消灾降福”等字样。晚上,杆顶挂三盏天灯。民国以后,此俗渐废,“祭亡”“烧库”等仪式也被提前在农历七月十五中元节时举行。
在民间,下元节这一日,还有工匠祭炉神的习俗,炉神就是太上老君,这大概源于道教用炉炼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