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包从狭义讲,是指里面填充丁香、雄黄、艾叶末、冰片、霍香、苍术等具有芳香除湿功效的中药材粉末,外表绣以各种图案的实体造型工艺品,形状象包,填充物又有香味,故称香包。从广义讲,既包括实体型香包,又包括没有填装料的各类刺绣工艺品,如刺绣鞋垫、肚兜、帽子、披肩、烟包等。香包范围的扩大,既反映了历史的演进,也反映了劳动妇女与时俱进的创新智慧。
庆阳香包刺绣起源于古黄帝时代,初创于岐伯之手,发展于秦汉唐宋年代,成熟于明清时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具有明显的地域特色:既粗犷豪放,又精细纤丽;既浓烈娇艳,又清纯素雅;既是大写意,又是纯工笔。其构图简洁明快,寓意传统古老;色彩大红大绿,过度跨越色谱;绣面厚实沉重,形态稚拙传神。绣工细密精整,针脚平齐如画;针法丰富多变,品种千姿百态。
庆阳位于甘肃省东部,陕甘宁三省区的交会处,习称“陇东”,素有“陇东粮仓”之称。庆阳民俗文化独树一帜,刺绣、剪纸、皮影、道情和民歌堪称庆阳“五绝”。庆阳民歌享誉“黄土歌魂”,庆阳剪纸巧夺天工,以香包为代表的民间刺绣源远流长,底蕴深厚,已蜚声海内外。目前,庆阳已获得中国民俗学会命名的中国香包刺绣之乡、徒手秧歌之乡、民间剪纸之乡、窑洞民居之乡、五蝠皮鼓—庆阳一绝,环县—道情皮影之乡、温泉乡公刘庙—华夏公刘第一庙、周祖农耕文化之乡、荷花舞之乡、中国民俗文化及民间工艺美术调研基地、中国民俗艺术教研基地等11大命名。2004年,在中央电视台和央视国际网络共同组织的西部名城评选活动中,庆阳市从170多座参评城市中脱颖而出,被评为最具艺术气质的西部名城。
中国庆阳香包民俗文化艺术节,简称“香包节”,是陇东庆阳地区在端午节前夕举办的富有黄土高原特色的展示其黄土积淀深厚、独具地域特色的民俗文化艺术节。庆阳举办香包民俗文化节,受到了广大的民间艺人、民俗专家的热烈拥护和热情支持,早在2001年西峰市就办过一次香包节,作为端阳节的一项民间文化活动,进行过成功尝试,2002年庆阳香包民俗文化节正式举办,撤地设市后的第一届庆阳市委、市政府领导动员和开启民智,借鉴外地的成功经验,举办特色文化节会,中国庆阳香包民俗文化节便应运而生。2002—2004年连续三届香包民俗文化节的成功举办,在国内外产生重大影响,对推动庆阳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积极成果。
庆阳香包民俗文化节以产业化运作的方式使原生态的庆阳香包、刺绣、剪纸、道情皮影、民歌等传统民间文化形态得到了完整的存续和保护,并掀起新的工艺美术创新创作热潮。在第二、三届香包节上,中国工艺美术学会民间工艺美术委员会命名庆阳市贺梅英等48名民间艺人为中国民间艺术大师,甘肃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命名庆阳市马秀珍等63名民间艺人为甘肃省民间艺术家,庆阳市民间工艺美术协会还命名170人为庆阳市工艺美术大师,建立弘扬民间民俗文化艺术的人才队伍。通过节会进行的一系列重大宣传活动和获得的11项全国性命名,极大地提高庆阳知名度,通过民俗文化的展示,使更多人对人文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的庆阳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2011年5月27日第九届中国庆阳端午香包民俗文化节拉开帷幕,本届香包民俗文化节由庆阳市委、市政府主办,西峰区委、区政府承办。节会设香包精品展示、普品展销等展馆和摊位,同时举行广场群众文化活动“舞动西峰”文艺节目展演,节会于6月6日闭幕。
庆阳香包民俗文化节的举办活跃了商贸市场,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有力地促进了庆阳民间民俗文化资源开发,繁荣了文化艺术事业。以“庆阳五绝”为主的民间民俗文化资源得到充分开发利用,带动草编、戏剧脸谱面具、戏剧服装、根雕、艺术壁挂、石雕、泥塑等工艺美术门类的发展,推动文艺创作和文化出版业繁荣,掀起全市文艺创作热潮,各项文艺演出活动持续不断。
庆阳香包在民间具有表情达意的信物功能,以小小香包作为庆阳特色文化的代表,文化含量丰富,历史传统古老,地域风格鲜明,内涵寓意深刻,技艺精湛高超,被誉为庆阳历史的“活文物”,足可成为庆阳的靓丽名片和发展信使。庆阳香包节走与全国重大节庆活动联袂嫁接的路子,庆阳决策者提出在庆阳香包刺绣的基础上发展“陇绣”产业的概念,经过不懈努力使“陇绣”能与中国的苏绣、湘绣齐名,使作为北绣的“陇绣”以独特的“雄风雅意”在国内国际市场上独树一帜,“庆阳民俗文化”成为了21世纪庆阳发展的关键词之一。
中国庆阳香包民俗文化艺术节,简称“香包节”,是陇东庆阳地区在端午节前夕举办的富有黄土高原特色的展示其黄土积淀深厚、独具地域特色的民俗文化艺术节。庆阳举办香包民俗文化节,受到了广大的民间艺人、民俗专家的热烈拥护和热情支持,早在2001年西峰市就办过一次香包节,作为端阳节的一项民间文化活动,进行过成功尝试,2002年庆阳香包民俗文化节正式举办,撤地设市后的第一届庆阳市委、市政府领导动员和开启民智,借鉴外地的成功经验,举办特色文化节会,中国庆阳香包民俗文化节便应运而生。2002—2004年连续三届香包民俗文化节的成功举办,在国内外产生重大影响,对推动庆阳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积极成果。
庆阳香包民俗文化节以产业化运作的方式使原生态的庆阳香包、刺绣、剪纸、道情皮影、民歌等传统民间文化形态得到了完整的存续和保护,并掀起新的工艺美术创新创作热潮。在第二、三届香包节上,中国工艺美术学会民间工艺美术委员会命名庆阳市贺梅英等48名民间艺人为中国民间艺术大师,甘肃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命名庆阳市马秀珍等63名民间艺人为甘肃省民间艺术家,庆阳市民间工艺美术协会还命名170人为庆阳市工艺美术大师,建立弘扬民间民俗文化艺术的人才队伍。通过节会进行的一系列重大宣传活动和获得的11项全国性命名,极大地提高庆阳知名度,通过民俗文化的展示,使更多人对人文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的庆阳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2011年5月27日第九届中国庆阳端午香包民俗文化节拉开帷幕,本届香包民俗文化节由庆阳市委、市政府主办,西峰区委、区政府承办。节会设香包精品展示、普品展销等展馆和摊位,同时举行广场群众文化活动“舞动西峰”文艺节目展演,节会于6月6日闭幕。
庆阳香包民俗文化节的举办活跃了商贸市场,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有力地促进了庆阳民间民俗文化资源开发,繁荣了文化艺术事业。以“庆阳五绝”为主的民间民俗文化资源得到充分开发利用,带动草编、戏剧脸谱面具、戏剧服装、根雕、艺术壁挂、石雕、泥塑等工艺美术门类的发展,推动文艺创作和文化出版业繁荣,掀起全市文艺创作热潮,各项文艺演出活动持续不断。
庆阳香包在民间具有表情达意的信物功能,以小小香包作为庆阳特色文化的代表,文化含量丰富,历史传统古老,地域风格鲜明,内涵寓意深刻,技艺精湛高超,被誉为庆阳历史的“活文物”,足可成为庆阳的靓丽名片和发展信使。庆阳香包节走与全国重大节庆活动联袂嫁接的路子,庆阳决策者提出在庆阳香包刺绣的基础上发展“陇绣”产业的概念,经过不懈努力使“陇绣”能与中国的苏绣、湘绣齐名,使作为北绣的“陇绣”以独特的“雄风雅意”在国内国际市场上独树一帜,“庆阳民俗文化”成为了21世纪庆阳发展的关键词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