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地区,客家妇女都戴着一种独特而又别致的凉帽(竹笠),它是用薄薄的蔑片和麦秆编成的。除正面外,笠沿还镶缀垂挂着16厘米左右长的折叠均匀的彩色花布,有黑色的,有蓝色的,有白色的,还有花色的,远远望去,像是一朵朵美丽的鲜花。更有意思的是:年轻未婚的姑娘们还在垂布的两端纺织着两条五颜六色的彩带。因此,是否挂有彩带便成了判断客家姑娘是否有婆家的标志。由于这种凉帽特别能遮挡阳光,凉爽宜人,所以,客爱人都习惯称它为"凉笠哩"。
妇女们戴着凉帽在田头地里劳动,犹如朵朵鲜花,五彩缤纷。这种凉帽,不论阳光在何方射来,都照不到脸上,缀布飘动时,还能招来拂面微风,凉爽惬意,真有避雨遮阳招风之综合功效。
关于凉帽,还有个美丽的传说。一千多年前,在连年战乱中,从北方逃来的难民中有位皇亲贵族公主,逃到南粤一带的一个小山村,敌兵追杀过来,这个山村正在织篾的几位篾匠,机灵地把织竹帽的半成品扣在逃来的女难民头上,旁边的客家妇女用黑布头巾往竹帽上一搭,挡住了脸庞,拉她们在田里劳作,躲过了一劫。
客家妇女戴凉帽的习俗,相传始于西晋末年,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了。当时,中原地区百姓不堪忍受异族铁蹄的蹂躏,纷纷往南迁徙。这些移民来到南方的江西、福建以及广东一带荒无人烟的山区。在这里开荒种地,寻求生存。在北方,男耕女织,女子很少抛头露面。到了南方,这些传统的生活方式已经没法继续下去了。妇女亦和男人一样耕作劳动,但妇女走出深闺,抛头露面被视为有失体统,有悖风化。聪明的客家妇女便想出个两全的办法,在男人们的戴的竹笠上罩上一块黑布,好遮住自己的面孔,布上再开两个小孔看东西。有点像现在中东地区的妇女面纱装束。
后来,大家感到这样在实际使用中很不方便,有人便把罩着的布揭下或把布剪短,改成缝在斗笠边沿四周垂挂。再到了后来,干脆剪短了面前垂挂的部分。成为今天客家妇女长期乐用的凉帽,布的花色也随人意而选配。梅州大埔一带客家则索性去帽沿布帘,我们看到有名的双坑竹笠便是如此。
客家凉帽戴在头上,从帽穗颜色可以区分是未婚还是已婚。未婚女孩的凉帽花带花穗是白色,已婚少妇花带花穗是红色,中老年妇女多用青色、黑色或红绿黑杂色。女孩子出门、下地、赶集,都是拿白色穗带凉帽,绝不拿其他颜色的,哪怕是母亲的或临时戴一下。宁可不戴,也不让人误会。戴凉帽既轻便又可防太阳辐射而凉爽,因此世代相传,一直流行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