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陶瓷,对人类文明的发展贡献至伟,堪称中华文明最具代表性和最富象征意义的文化遗产之一。外国人称中国为“China”,其意正即“瓷器”。瓷器是人与自然和谐相亲、完美结合的典范,生灵与造化出的天籁之音。
在渭北高原南麓的漆水河流域,千年不熄的炉火映红了一方神奇的土地,她,就是享誉世界的名窑——耀州窑,自唐迄今千余年来,十里窑场,炉火不夜;一山鳌灯,薪传不绝。耀窑创烧的陶瓷产品不仅深受平民百姓喜爱,还曾得到皇室贵胄的青睐,并作为外贸商品远传外域。而“巧如范金,精比琢玉”的宋代青瓷,更是耀瓷群秀中的翘楚,以其精巧秀丽的形型,典雅温润的釉色,丰富多彩的纹样,灵活生动的构图以及娴熟的工艺技法,被誉为“宋代刻花青瓷之冠”。
那么,耀州窑是怎么发展变化的呢?耀瓷个中的奥妙又在哪里呢?而窑工们则是如何饱涵生命的激情,将平凡的泥土通过烈火的锻炼,升华为艺术杰作的呢?走进耀州窑博物馆,让我们为您讲解耀州窑的故事……
耀州窑博物馆1994年5月23日正式建成并对外开放,位于铜川市王益区黄堡镇南侧古耀州窑“十里窑场”之上,西铜高速公路、210国道从门前穿过,交通十分便利。耀州窑是我国历史名窑之一,其代表产品刻花青瓷“巧如范金,精比琢玉”,有“北方刻花青瓷之冠”的美誉,宋代已驰名海内外。耀州窑遗址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更被评为二十世纪“中国百大考古发现之一”和“陕西十大考古发现之一”。
耀州窑博物馆是国家二级博物馆,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该馆于2009年10月11日开始对陈列进行了全面改造提升,于2010年7月23日新陈列开展暨对外免费开放,新展览总面积4000平方米,公分15个展示区域,其中文物展厅9个,共展出耀州窑各时代珍贵文物、作坊具、窑具1200多件和部分文物是首次公开对外展出,全面展示了耀州窑从唐、五代、北宋、金、元、明、清至今,长达1300多年的连续烧瓷历史,及其辉煌的历史、文化、艺术成就。此外,90余件明清时期景德镇官窑所产宫廷瓷器的全新亮相,凸显其皇家风范。
展览中模拟复原的场景有,“十里窑场”盛况、炉火不夜、古代制瓷工艺流程演示、窑炉内部烧造场景、祭窑神、耀瓷与民俗特展,给游客以穿越时空、走进历史、身临其境的感受。从一个侧面展示了源远流长的华夏文明。
新展览秉持新创意、高起点的设计理念,不但谋篇布局从整体上综合把握,做到色彩装饰、灯光控制、图片搭配、参观线路等令人耳目一新,而且采用了声、光、电控制和虚拟场景等许多新的国内先进的陈列手段,打造出一个独具特色、吸引力强大的精品展览,为社会各界奉上一道“色、香、味”俱全的文化大餐。
展览中运用高科技陈列手段大大增强了互动性和娱乐性,采用“幻影成像”技术演示古代制瓷工艺和窑炉烧造场景,“侧悬浮成像”演示耀瓷珍贵文物,“360°悬浮成像”展示倒装壶的神奇原理。以“虚拟电子书”方式展示耀瓷相关知识,游客挥动手臂就能“翻阅”书籍,这些可引起游客的极大兴趣;“电子触摸屏”和“影视放映厅”用以介绍耀州窑博物馆和陶瓷文物知识,“电子地图”介绍耀瓷在世界各地的传播与交流,方便游客欣赏和检索。
该馆陶艺中心就是俗称的“陶吧”,建筑面积500平方米,其中演示、销售面积400平方米,参与制作面积100平方米,配备参与拉坯轮机9台;在这里,您不仅能饱览陶艺匠师们精湛的技艺表演,还可以亲自动手玩泥、拉坯、制作陶艺,体验制瓷的非凡乐趣。
相关展厅
序厅
黄堡窑场街景一角此场景包括供奉德应侯及柏林的窑神庙,精善堂、德顺堂等诸家瓷铺,荣义钱庄、和顺酒楼等,更有诸多形形色色之人物,或膜拜窑神之老妪,或嬉戏追逐之顽童,或品茗论酒者,或赏瓷对弈者,或街头小贩,或西域胡商,都与耀瓷有千丝万缕之关系,真实再现了宋代鼎盛时期黄堡镇作为耀瓷生产和销售中心的繁庶一面。
唐代展室
唐代为耀州窑的初创时期,主要烧制黑釉、白釉、青釉、黄釉、茶叶末釉、花釉等高温釉瓷以及三彩、琉璃等低温釉陶。种类之多样,造型之丰富,国内少见。晚唐以后,青瓷数量明显上升,已显露嗣后以青瓷为主流之先声,证明窑工们根据黄堡窑场的实际,并藉其智慧,探索出耀州窑的发展之路。
五代展室
五代耀州窑以烧制青瓷为主,工艺技术得到很大改进,产品进一步向高档、精品的方向发展。器型多仿金银器,精巧秀丽。釉色温润雅致,质感绝佳。装饰技法以剔、划花为主。此外,遗址区“官”字款标本的出土,证明耀州窑曾为宫廷或官府烧瓷。其首创的足裹釉支钉装烧工艺和天青釉瓷对后世官窑瓷器的烧造产生了深远影响。
炉火不夜场景
通过模型以及现代光电技术展现宋代“十里窑场”炉火不夜的宏大场景,亦折射出宋代耀州窑之繁荣与鼎盛。
宋代展室
宋代耀州窑进入鼎盛时期,形成了“十里窑场”的宏大规模。由于工艺技术的领先以及窑炉和燃料的改进,耀瓷的烧制水平达到炉火纯青之境地。此时以烧制色调稳定的橄榄绿青瓷为主,同时兼烧少量黑釉、酱釉及兔毫、油滴等结晶釉瓷,器物种类包罗万象,造型优美秀丽,装饰手法以刻花和印花独具风格,其产品“巧如范金,精比琢玉”。耀瓷由此闻名遐迩,贡奉皇室,远销域外,且在其影响下形成了一个范围广阔的耀州窑系。
金元展室
金代耀州窑承袭宋制,仍保持着一定的生产规模和较高的技术水平,依然以烧制青瓷为主。早期青瓷釉色呈青翠色,刻花和印花纹饰趋于简练。此时成功创烧的月白釉瓷,釉层肥厚,质感如玉,乃金代耀州窑的一大特色。后期以姜黄釉瓷为主,出现了可大幅度提高产量的涩圈叠烧工艺,使其成为金代耀州窑的又一特色。
元代前期耀州窑以烧制刻花、印花姜黄釉青瓷为主,但明显呈衰落之势。后期,黑瓷产量不断扩大,耀州窑又一度呈现出多元化发展局面。与此同时,立地坡、上店、陈炉三大窑场相继崛起,承袭黄堡瓷脉,并博采各地窑场之长,为耀州窑生命的延续和发展注入了新鲜的血液。
明代展室
元末明初之后,陈炉取代黄堡成为耀州窑的中心窑场,但制瓷技术与产品风格发生了转变,民窑之特色愈为浓厚。此时期耀窑传统的青瓷不复多见,转向生产胎体厚重、形体简练的白瓷、黑瓷和白地黑花瓷。其装饰手法也从传统的刻花、印花转变为绘画。从此,色彩对比鲜明,画风质朴豪放的白地黑花瓷取代了青瓷的主导地位,成为陈炉窑的代表产品。
清民国展室
清代,陈炉窑在传承传统制瓷技艺的基础上又有新的发展。其产品除白地黑花、黑瓷和白瓷外,还创烧了香黄釉瓷以及黄白、黑白复色釉瓷等特色品种。清代晚期到民国初期则出现了具有当地特色且广受民众青睐的青花瓷,装饰特征是各类富有民间色彩的文字题款的广泛流行和运用,丰富了陈炉窑的内涵。
互动室
互动室采用现代科技手段展示了耀州窑对外交流与传播情况,涵盖耀州窑系的分布状况,国外出土耀瓷的古遗址,国内外著名博物馆收藏的耀瓷精品。同时,还展出了唐、五代、宋、金、元、明、清不同时期的大量耀瓷标本。此外,游客可参与幻影成像虚拟瓷制作游戏,可通过电子书了解古陶瓷的基本知识,还可通过幻影成像360 度旋转观赏神奇的倒注壶物理原理演示。
耀州窑遗址
这里主要为唐三彩窑址,系陕西省考古研究所1985年发掘。主要遗迹有唐代三彩作坊一组(由7孔窑洞组成),焙烧窑炉3座,试烧小窑1座。作坊内又有安装木质转轮的轴坑、成型模具、火炕、陶盆、泥料、器皿坯件等遗存。此外还有宋代窑炉和金代制瓷作坊、泥料淘洗设施等。该遗址真实再现了唐三彩烧制的序列、分工情况和工艺技术。
相关信息
陕西铜川耀州瓷器
耀州窑始于唐代,当时烧黑、白、青瓷,宋代青瓷得到较大发展,北宋末为鼎盛期。其窑址位于陕西省铜川市黄堡镇,旧称同官,宋代时属耀州,故名“耀州窑”,包括陈炉镇、立地镇、上店镇及玉华宫等窑在内。是宋代北方民间青瓷的主要产区之一。
耀州窑宋代晚期以青瓷为主,胎薄质坚,釉面光洁匀静,色泽青幽,呈半透明状,十分淡雅。装饰有刻花、印花,结构严谨丰满,线条自由流畅。纹饰多满布器内外,种类繁多,有牡丹、菊花、莲花、鱼、鸭、龙凤等,风格粗放健美,生动自然。器形有碗、盘、瓶、罐、壶、香炉、香熏、盏托、注子温碗、钵等。
耀州窑在宋时北方的青瓷窑场中最负盛名,堪称翘楚。于神宗元丰(1078-1085)至徽宗崇宁(1102-1106)的三十来年间,曾为朝廷烧制贡瓷。其不凡的制瓷技巧和洒脱活泼的风格对当时各地窑场产生了很大影响,得到广泛推广,由此形成了一个自北而南的范围广阔的耀州窑系。耀州窑系以黄堡镇为中心,襄括了河南宜阳窑、宝丰窑、新安城关窑、广东西村窑、广西永福窑、内乡大窑店窑等多个窑场。各窑制品均与铜川窑相似,仅由于所用原料有差别,胎质与釉色也有些微不同。
主要产品有碗、盘、瓶、罐、壶、盆、炉、枕、彩合、香薰、注子、盏托、钵等,凡属生活需要的品种应有尽有。唐和五代时胎质稍松,呈灰色,釉质失透,有乳浊感;宋代青瓷胎体较坚簿,胎色灰褐或灰紫,釉质莹润透明,釉色青绿如橄榄,釉薄处呈姜黄色;金、元时胎质稍粗,胎色呈浅灰或灰色,釉面多数姜黄,青色者少。釉质稀簿而不润。
装饰手法上以刻花和印花为主,刻花尤为精美,刀法犀利流畅,刚劲有力,立体感较强。装饰艺术上,纹饰丰富多彩。纹样有动物、人物、花卉和图案等。纹样中的动物有龙、凤、狮、犀牛、马、羊、狗、鹤、鹅、鸭、鱼、鸳鸯等。人物有婴戏、佛象、力士等。花卉有莲花、牡丹、菊花、梅花、水草等。图案纹有:八桂纹、三角纹、回纹等。在纹饰上,五代以前古朴大方;宋时丰富多样,且技艺精湛,出类拔萃;金元时日趋简单。
耀州窑的烧造工艺和装饰技法,对全国各地的影响较大,除陕西境内的一大批窑仿烧外,它的技艺还传到河南省的临汝、禹县、宝丰、内乡等窑,传到广东的西村窑、广西的永福窑,形成了以黄堡镇窑为首的一个庞大的窑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