仫佬族的民间戏曲:彩调


仫佬(mù lǎo)族作为我国少数民族之一,有着非常悠久的传承历史。其中最为人所知的民间戏曲——彩调。

彩调是流行于广西北部桂林、柳州、宜州、河池一带的汉语地方戏曲。彩调内容有农事问答、有青年谈情,也有吉祥祝福,还有根据各家不同情况即兴演唱,深受仫佬人家欢迎。

约在1880年前后,仫佬人聚居的罗城等地已经有彩调了。仫佬山寨有不少业余彩调班子,四把乡大梧村在1940年前后就有两个小班子,过去吉门修建一个彩调石头舞台,迄今仍保存着。每年春节期间,为仫佬山乡演出彩调的高潮时期,罗城著名仫佬族彩调艺人吴吉扬创作《半夜拜菩萨》深受人民喜爱。

仫佬族的民间戏曲:彩调

1923年罗城县四把街吴金利从柳州学戏回乡,组织彩调班。同时桂林彩调艺人也来罗城东门乡授艺,成立彩调班,从此,仫佬族村寨纷纷组织业余彩调团,农闲时排练,节日时合伙演出。其中四把乡大吴村吴吉扬1940年参加本村彩调班,自编自导自深剧目如《初一拜菩萨》、《娘害我》等,颇受群众喜爱。从1950—1958年四把乡先后成立六个业余剧团,两个俱乐部。在两乡推动下,全县成立业余剧团50多个,农民业余演员上千人。

80年代,仫佬族剧作家赖锐民和彩调艺术家江波合作《潘曼水传》。这是一部仫佬族口头文学中机智人物潘曼的故事,是与彩调艺术、仫佬族民间音乐舞蹈、仫佬族民俗风情相结合的仫佬族风情歌舞剧,由罗城仫族自治县文艺队演出。

仫佬族彩调王 吴老年

吴老年,原名石松,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四把镇大梧村后洞屯人,生于清光绪六年(1880)正月十二日,病逝于1963年5月24日,享年83岁。生前为中国戏剧家协会广西分会副主席、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协委员、广西文联委员、宜山县人大代表,是广西首屈一指的彩调老艺人,人称彩调王。

仫佬族的民间戏曲:彩调

吴老年出生在一个贫苦的仫佬族农民家庭,五岁时丧母,七岁随父迁居宜山县庆远镇北门外周家塘。八岁入私塾,两年半后辍学,入彩调“八仙班”做工。19岁拜泥水匠彩调老艺人乔祖旺为师,一边学做泥水工,一边学彩调艺术,加入乔祖旺主持的彩调班子“喜乐堂”,先习花旦后学丑角。由于他嗓音清亮,唱腔善于创新,自成一格,人称“吴腔”。其表演做工精细,富于生活气息,喜剧色彩浓厚,颇受同行及群众的好评。后来在一代名师乔祖旺的大力支持下,吴老年与潘老扭、韦若耶、梁如山等创立了“同乐堂”调子班,常年巡回演出于宜山、罗城、天河、思恩、宜北、南丹、柳城、鹿寨、河池、柳江、都安、石龙、忻城等各县乡镇农村,与潘老扭、刘芳、梁如山并称彩调“四大名旦”。1927年,广西国民党当局把彩调列称为“淫调”,明令禁演。吴老年不服,坚持四处演出,曾多次被捕监禁劳役,最长一次竟达三年之久。

在宜山、罗城一带,群众中传颂着许多吴老年的感人故事。

由于吴老年从小机灵聪慧,勤学善悟,泥水工手艺颇精。据说,原设在宜州的国民党黄埔军校第四分校大拱门牌坊上的精美雕饰,便是他的作品。只因彩调演艺名气太大,泥水工艺人们很少提起罢了。吴老年因彩调与宜山沙岭村一韦姓女子喜结良缘,曾为当地人们口传的一段佳话: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吴老年和他的彩班子到沙岭村演出,吴老年在《娘送女》一剧中饰演女儿,村里有个韦老奶见其长相俊俏,演艺不错,有意将女儿许配给他,于是带着女儿登台提亲,双双一见钟情,互相十分满意,不久,吴老年便成了韦家的上门女婿,恩爱夫妻,令人羡慕不已。

一次,吴老年率“同乐堂”在永定三寨村演出《地何贪财》,演者无意,看者有心。台上锣鼓未停,保长便带领团丁冲上戏台,扬言抓人,硬将戏班强行撵出村外。如此之事,屡屡发生。然而,性格倔强的吴老年,一副宁折不弯的铮铮铁骨,坚持以彩调为武器,进行反抗。某年,设在宜山县的广西省第三区农场场长,阴谋拆毁民宅,强占民地,意欲扩场。吴老年十分气愤,坚决顶住,同时还编了一首彩调“骂板”,逢人便唱:

骂声场长你莫狂,强占民地不应当。

方头厚脸你无道,要你没有好下场。

……

仫佬族的民间戏曲:彩调

一曲彩调骂板,点燃了众人心头的怒火,冲突一触即发。场长深知众怒难犯,只好作罢。吴老年和一些群众的房屋、土地得以保留下来。庆远镇曾有个外号叫“潘蚂”的镇长,专门欺压平民百姓。一次,他要抓吴老年的独子去当兵。吴老年也编了一首彩调“骂板”,当面冲着“潘蚂”唱道:

潘蚂虫另,你狼心,要我独仔去当兵。

有钱仔多你不要,征我独仔为何因?

“潘蚂”被骂得一时语塞,理穷词尽,大出洋相,围观群众无不拍手称快。

1944年冬,日军侵犯桂西北,庆远全城疏散。吴老年在民族兴亡时刻,冒着敌机的轰炸,带着“同乐堂”在城郊坚持为抗战做宣传,并把传统彩调剧《娘送女》改编成《送子参军》,鼓动大家共赴国难。在那烽火连天、黑云压城的艰苦岁月,吴老年还写了充满爱国激情的诗句:

仫佬族的民间戏曲:彩调

吴氏子孙志气高,长江隐住独占鳌。

松生南山春不老,九龙神雨润和苗。

字值千金无价宝,诗书看重富勿矫。

请君饮尽杯中酒,看杀日本不用刀!

吴老年疾恶如仇,既敢于抗争,也善于抗争。他曾写下这样一幅中堂联:

一把砖刀,先擒宜阳南山公母虎;

半截灰桶,后装龙江北地大小猴。

上联中的南山及公、母虎,下联中的龙江及大、小猴,均为宜山的寺名、河名、地名。吴老年以此影射权贵、恶棍,真可谓嬉笑怒骂皆成文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吴老年虽已年过六旬,为了传承发展彩调艺术,可谓竭尽全力,奉献一生。他先后参加宜山县、宜山专区和广西省(自治区)举办彩调老艺人训练班。他和其他老艺人一道,在新文艺工作者江容安(江波)的指导帮助下,先后挖掘整理了《跑菜园》《王三打鸟》《阿三戏公爷》《地保贪财》《王二报喜》等十多个传统剧目及一批彩调唱腔曲谱,这些作品,后来大多由彩调剧团排演,结集出版,或制成光碟发行,成为广西彩调剧的经典剧目。

在训练班里,吴老年不顾年老体弱,亲自示范,一招一式地向青年演员传艺。在教授陆恒娥学《下南京》这出戏时,从演唱的节奏、咬字的圆润、眼神的运用,到指法的变化、台步的走法等各个方面,无不严格要求,认真传授。演出后受到专家和观众一致好评。著名彩调演员傅锦华、杨爱民、罗亮、唐继、王玉珍等,无不得到过吴老年悉心的指导。吴老年在担任省文联戏剧部副部长之后,更是不辞辛劳,先后到南宁、柳州、融水、融安、三江、柳城等地传艺。

仫佬族的民间戏曲:彩调

1955年,吴老年在江波执导的传统彩调《龙女与汉鹏》中饰演龙女,参加全国首届群众业余音乐、舞蹈会演获优秀奖,并荣幸地进入中南海怀仁堂为毛主席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演出,受到亲切接见,合影留念。当吴老年和其他演员从北京回到宜山时,曾受到群众夹道热烈欢迎。

1956年8月,吴老年参加了全国少数民族参观团,在北京有幸和中央领导合影留念。照完相后,吴老年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当场含泪登台演唱即兴的“诉板”:

仫佬族的民间戏曲:彩调

吴老年七旬上北京,比起从前像两个

旧社会艺人当牛马,新社会老年做主人。

千言万语难说尽,唱曲彩调谢党恩...

1963年吴老年逝世时,中共宜山县委、县政府、政协、统战部以及有关单位领导出席了追悼会;广西区政协、文化局、文联、剧协均发来唁电,对著名仫佬族彩调王深表悼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