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关县总面积2676平方千米,辖4乡9镇及1个农场管委会124个村民委员会1995个村民小组,境内居住着汉、壮、苗、彝、傣、瑶等11个民族,截至2015年底全县总人口93275户377283人。在全县人口中:汉族50531户189884人,壮族14151户58995人,苗族18321户82507人,彝族6602户28866人,傣族1595户6767人,布依族1350户6694人,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49.67%。
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民族间互相交往、通婚,民族风俗相差不明显,但在传统节日庆典上略有不同、各具特色,苗族主要有花山节,壮族有二月节和六月节等,彝族主要有火把节,傣族有二月节(也称“过大年”)和六月节,布依族有离娘节和牛王节等,瑶族有盘王节,拉基人有跳掌节等。
各族人民历来有敬老尊贤、见义勇为、团结互助、济人危难的传统美德,街坊邻里,和睦亲善。村寨里一家有事,全村相帮。
传统节日:
农历正月过春节,俗称“过年”,活动时间一般从上年腊月三十至正月十六。
腊月下旬“扫尘”(俗称“打阳春”),家家张灯结彩,贴新门神、新春联。头年最后一天的晚饭称“年饭”或“团圆饭”。晚饭后,守到子夜零点时燃放鞭炮,迎来新的一年。时争先恐后,带上香和钱纸往水井去“抢新水”,娘糯斋“接天地”。初二杀红公鸡敬神“打牙祭”。以后几天耍龙、打秋千、唱花灯、演戏等各种文娱活动,异常热闹。十五为元宵节,挂灯笼、吃汤圆,猜灯谜等娱乐活动,十六晚上送年“打牙祭”。
“清明”日为清明节,主要是上坟扫墓。五月初五,俗称“端午节”。用鲜富青、艾篱挂在大门两侧,洒雄黄酒避毒驱邪;用香棕叶包棕祀祭献祖先和神灵;饭后“游百病”,顺便在野外采集药草带回煮水沐浴,有益于健康。
六月二七四祭献“田公地母”,时用火把去果树上烧毛虫,称“火把节”。
七月十五中元节。从初一至十四须另设祖先牌位,早晚烧香献饭,称“接祖”。到十四晚上“送祖”用锡循“纸钱”等装封成包,有的还在包上贴纸衣纸马等物,用鸡血“点包”后烧给祖先。
八月十五中秋节,需备办各种水果、月饼之类祭献月亮。然后合家团坐,边赏月边吃月饼,取“团圆”之意。
九月初九重阳节,又叫“登高节”。1988年7月15日,云南省人大决定,将每年九月初九定为云南省“敬老节”。是日,开展游园、象棋、麻将等活动。
十月初一“牛王节”,大多春糯米粗粗喂牛,.用花包在牛角上,当天不役使耕牛。
冬至日为冬至节,需煮糯米面团(汤圆)浸以蜂蜜、糖稀之类做成甜食敬神,称“过冬”。
腊月二十三晚上,写块“九天东厨司命灶君神位”的牌位贴在灶上,供点糖果之类,拜祝灶神:“上天奏好事,下地降吉祥”然后撒点马草马料,称“送灶”。
除以上传统节日外,还有阳历元旦(新年)、三八妇女节、五一劳动节、五四青年节、六一儿童节、七一建党节、八一建军节、十一国庆节以及4月1日州庆节等。
生、婚、丧俗
婴儿满三天后,称“打三朝”。满一个月时,岳母家及其亲朋好友便相约带上一些婴儿的穿戴、鸡蛋等礼物前往祝贺,称“送祝弥”。满一岁,为孩子办“周岁”。让孩子“抓周”。为老人办生称“做寿”,亲朋前来贺生称“祝寿”,小辈前来贺生称“拜寿”。
新中国成立前,婚姻过程有说亲、走媒、传槟挪、报日子、过礼、迎亲、回门等项。1950年后,男女平权,实行一夫一妻制。1990年春,共青团马关县委员会向全县共青团员和广大青年发出《破大操大办之旧俗,树文明婚礼之新风》的倡仪书,同时为14对新婚夫妇举行集体婚礼篝火晚会,县委书记、副书记为新婚夫妇当主婚人和证婚人。
年轻人死,谓之“短命”,草草掩埋了事;中年以上的人去世要办丧事。老人断气时,儿子要为其“接气”。死后停于堂屋正中,设灵牌和引魂幡。出殡前一天“开悼”,亲朋前来上祭,出殡时撒“买路钱”,琐呐、响器、放爆竹、鸣枪、跳打、抬祭幢等。途中有“搭桥”、绕棺、回灵等。葬后第二天还要“复丧”,后有守孝或念经超度亡灵等。新中国成立后,逐步实行殡葬改革,1981年县民政部门在县城西郊建殡仪馆,提倡火葬。
衣、食、住、行
20世纪30年代前,多数人穿蓝士布或自纺自织自染的“土布”,少数富裕之家穿绸缎。男子穿对襟衣,女子穿面襟衣。富贵之家男人,有穿长袍马褂或长衫的,年轻女子也有少数穿旗袍的。40年代有部分穿西装。50年代后,各种机织布料、毛料服装也多了起来。有各式毛衣、风衣、罩衣、长短大衣及牛仔衣裤等。女装兼有各式裙子。鞋类有塑料凉鞋、胶鞋、各式皮鞋、旅游鞋等。
山区和半山区大部分人家以玉米、荞子等杂粮为主食,坝区多以大米为主食。一日两餐。城镇一日三餐,烹调多喜酸、辣、麻味,不论吃何种菜蔬,用葱花、芫荽、辣子面、醋精、酱油、花椒等拌成的“蘸水”均不可少。设酒席须凑足八碗菜。
清代建筑材料以土、术、竹、草为主。房子多是两面分水,用滑竹或木棍编成掌笆做“楼板”;墙用泥土春成,中间为堂屋,两边做卧室或厨房。民国时期,逐渐有瓦房。中间一格开大门,进大门为堂屋,堂屋左右各有两个房间(宿舍)。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城镇居民建盖砖混结构房,多为二至三层,宽敞明亮。
马关县地处山区,民国时期,以驮马为主要运输工具。新中国成立后,交通发达、运输便利,从县城北行经浪桥、大沟绞入文山城,全长67.5公里,境内里程37.5公里;从县城东南,经石门坎至边境茅坪,前行1.5公里至“国门”,全长54公里。前行可至越南箐门县城;从县城往西经南山至大树塘火车站,全长95公里,前行可至屏边县;从县城西南经田湾至河口县桥头镇,全长50公里;从县城南经石门坎达小坝子,全长29公里。从小坝子前行跨黑河可至越南新马街;滇越铁路有4.8公里途经马关县古林箐乡湖元村西部边缘,设有一小站。
民俗禁忌
正月初一忌扫地,忌串门;初一至十六忌在门前晾晒衣服。正月初三忌煮生米,新婚喜日,孕妇忌进新郎家门。新媳妇娶进家不满三天忌上楼和串门,不满一个月忌在娘家过夜。产妇不满一个月忌入他人门宅。“开财门”、生孩子忌外人入屋三天,猪、牛、马等大牲畜忌入别家门宅,忌扛着锄头进家,忌背着空背篮和挑着空水桶进家。舀饭忌舀甑子中间的饭。忌用刀砍门槛或垫在门槛上砍东西。未婚青年忌吃猪蹄叉;小孩忌吃鸡头、鸡脚、鸡下巴等等。
民族特色
仁和镇阿峨新寨村壮族人民喜爱绘画绣花,木刻版画。1973~1990年,有43名农民创作版画401幅,州展出121幅,省展出54幅,两幅获银质奖,3幅在《民族画报》刊登,5幅被国家选展。1984年10月,应日本国路姬市日中友协会长福田一郎邀请,新寨农民选出24幅版画作品寄往日本,有22幅入选参展,受到日本朋友的赞扬。这些作品以农民独特的思维与手法真实的记录了壮族人民物质和文化生活的状况,刀法纯朴粗犷,饱含浓郁的民族文化气息。2005年阿峨版画制作出了20幅套色版画,使版画由单一的黑白颜色发展到多种颜色。由于套色版画是刻一层印一种颜色,有几种颜色就要刻几层,这样彩色版画就具有与黑白版画不同的不可复制性,从而增加了彩色版画的价值。
刺绣是苗族妇女的特长,很多作品都具有技术高超,造型奇特,想象丰富,色调强烈,风格古朴的特点。苗族刺绣图案色调多种多样,松桃地区以花、鸟、虫、鱼为主,喜欢用粉红、翠蓝、紫等色,较为素净。黔东南多以龙、鱼、蝴蝶、石榴为图案,喜欢红、蓝、粉红、紫等颜色。黔中地带喜欢用长条、长方、斜线等组成几何图案,喜欢大红、大绿、涤蓝等颜色。艺术大师刘海粟对苗族的工艺给予很高的评价:“缕云裁月,苗女巧夺天工”。古藏衣上刺绣的蝴蝶纹,是苗族纹饰中最常见和最重要的装饰文化,除了蝴蝶纹绚丽的因素外,还与苗族一个家喻户晓的神话传说——蝴蝶妈妈相关。在苗族人的心目中蝴蝶妈妈、大宇鹡鸟是苗族的始祖,是创业者,把这些蝴蝶、鸟纹绣在衣服上用以表示对祖先的尊敬与崇拜。这些图案还有明显的阴阳结合、创造生命的寓意。表达了苗族祖先对自然、宇宙、对生命起源的理解和认识。
踩花山,苗语念“道比作”,是苗族传统的春节大型群众文艺活动节日,聚居在花山周围的苗族人民。每到正有初一至初五云集踩花山,欢度这一隆重节日。花山节到来之前,首先选择一个比较平缓的山包作为“花场”,中央立起一棵3-4丈,五颜六色的花杆,花杆上绑上彩旗和松枝,彩旗象征着胜利,松枝象征万古长青。其次由苗族中选一德高望重的长者为主持人。正月初一这天,苗家男女老少穿着节日盛装从四面八方拥来,每年都有三五千人云集花场。当主持人宣布花山盛会开始。公布花山约法三章之后,苗族青年男女就围起一个个大小不同的圆圈随着小伙子们悠扬的三弦声翩翩起舞。不知疲劳,从早到晚持续数日。跳饿了就向前来赴会做生意的小贩买一碗清凉卷粉充饥,口干了就打一碗甘甜的山泉解渴。苗家有跳不完的舞,唱不完的歌。青年男女借歌来抒发自己的情怀,用歌来表达内心对异性的爱慕,选择自己的终身伴侣。当各自选中如意对象后,就开始对歌,有的站在花场上,有的则到花场边的大松树下。一旦“达成协议”就含情脉脉地互赠定情信物。
当然,对歌的也不完全是谈情说爱,寻求配偶。花场上有一条规矩,不论男女老少都可对歌,但出了花场,青年人就不能跟老人对歌了。花杆脚下,常有中年或老年男子吹起芦笙。跳起芦笙舞。传说这样做,可以换来五谷丰登,六畜旺盛的年景。近年来的花山节与过去比已有所变化。前来参加踩花山的人数增多,各民族都有,特别是不少彝族青年也成群集队地参加踩花山节,在花场上对歌起舞,显示出民族团结,融洽的气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