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童谣:《月光光》


前言

在这个世界上,凡有客家人聚居的地方,便有人人耳熟能详的客家童谣《月光光》。我收集有近五十首不同地区的《月光光》,虽版本各异,但无不带着美好想象的翅膀,给客家儿童以人生启蒙。

赣南作为客家摇篮,《月光光》的源头当就在石城、宁都。《月光光》有一个关键词“莲塘”。过去,但凡客家村落,都种莲花、莲子,而且一般不用农田,而用深水田稍加改造的池塘,“莲塘”就这来的。

即使今天,客家大本营地区,一乡一镇,谁个没有莲塘的地名呢?

各地不同版本的《月光光》,基本上每个版本都可能与当地的风土人情相关,有地方特色。

南洋客家的《月光光》自然由梅州、河源(古称循州)、惠州等粤东地区传过去。今南洋各地客家八成以上由上述地区客家人“过番”而形成。千里明月共婵娟。

随着《月光光》的不断流传,地方化特征也就越来越明显。

正是这样的客家童谣,如今基本不再有人传唱了。

即使在农村,小孩子也难得凑在一起作游戏、玩耍,一天到晚看电视,守着卡通片度过自己的童年。不要说其他童谣,就是最最经典的《月光光》,还有几人能唱呢?

客家传统文化正面临大量消逝。而客家人素以“最正宗的汉人”自居,将传统文化视为命脉,并引以为骄傲。客家人是否要继续坚守传统文化,继续传承,然后加以发扬广大,这不仅是学者、专家面临的问题,更是年轻一代客家人共同关注的问题。

如何传承?我觉得该从孩子入手。从小培养他们的客家意识,让他们长大后有强烈的客家人同感。只有这样,他们才不至于和上几代的客家人一样,羞于在广府人、潮汕人、闽南人等等面前,说自己是客家。

没有传承的文化,无论你有多么博大精深,无论你有多优秀,都要死亡,在历史长河中被湮没,被埋葬。今天的形式不容乐观。年轻一代中,以客家方言为母语者越来越稀罕。一旦客语消亡了,那么也就不再存在实质意义上的客家或客家人。

新时代,新风貌。近些年,各地客家不断涌现改版的、新创的《月光光》。《月光光》传唱了近千年或千余年,如今在年青一代客家人中得以与时俱进,也是欣慰之事。

江西石城客家《月光光》四首:赖广昌收集整理

(一)

月光光,秀才郎。才郎公,好栽葱。

葱发芽,好煮茶。茶花开,李花红,

杀只鸡子做两筒。滴筒好,嘎筒好。

滴筒留来归大嫂,嘎筒留来归细嫂。

大嫂归来会管家,细嫂归来会绣花。

(二)

月光光,亮堂堂。两只狗子扒砻糠,扒到一块姜。

拿畀婆,婆在灶背炒田螺;

拿畀公,公在楼上跳兵蹦;

拿畀叔,叔在山上斫黄竹。

黄竹尾上有条蛇,吓得叔叔眼俩戛(lia2 gia3)。

唔怕唔怕,下来食碗擂麻茶。

(三)

月光光,照栏杆。栏杆一包银,跌下来讨妇娘。

扛到半路,叫爷叫娘;

扛到门前,亲朋满堂;

扛到厅堂,打鼓拜堂;

先拜天地,再拜高堂;

夫妻相拜,送入洞房。

(四)

月光光,日瓦瓦。撑把伞,送契爷。

契爷做田在坳背,年年崖都去做客。

禾满垅,蔗满坝,包谷辣椒满屋下。

年年食唔完,月月有钱花。

毛仔经常哇,表哥来哩食个饱,外婆包食还包拿。

契爷係大方,个个面前笑哈哈。

江西宁都客家《月光光》:

月光光,秀才郎,骑竹马,到院场;

院场空,好栽葱,葱发芽,摘细茶;

茶花开,桃花红,十只鸡子做两笼;

揩到姐姐门口过,姐姐留涯住,

涯唔住,涯要归去栽漆树。

漆树深深青,遮过观音岭。

观音庙的一伙鹅,呢呢哦哦飞过河;

观音庙的一伙鸡,叽叽嘎嘎飞过溪;

观音庙的一伙鸭,呢呢哎哎飞过塔。

这首《月光光》不仅让我们可以透过歌谣本身,了解过去客家社会的一些真实风貌,也让我们可以欣赏到当时的民俗风情,以及儿童们的心理活动和生活理想。一切都很朴素,很通俗,却很真实,很生动。

江西寻乌客家《月光光》:

(选自《毛泽东选集》之《寻乌调查》,个别方言词有更改,以符合我们的阅读习惯)

月光光,光灼灼。涯跌苦,你快乐。

食又冇好食,着又冇好着。

年年项起来,总住烂屋壳。

暗婧细妹冇钱讨,害涯穷人样得老。

暗好学堂涯冇份,有眼当只瞎眼棍。

天呀天,越思越想越可怜。

事业冇钱做,年年总耕田。

六月割啊就,田东做贼头。

袋子一太捆,擎把过街溜。

吗个都唔问,问谷曾晒就?

穷人一话冇,放出下马头。

句句讲恶话,俨然税户头。

唔奈何,量了一箩又一箩,

量了田租量利谷,一年耕到又阿嗬!

又阿嗬,会伤心。

穷兄穷弟爱同心,穷姊穷妹爱团结。

团结起来当红军,当到红军杀敌人!

经查实,这首《月光光》为寻乌文人刘淑士所作。

这首歌谣显然是客家童谣与红色歌谣的结合,是客家《月光光》最特殊的版本。歌谣流传时间主要在中华苏维埃时期,流传范围遍及整个中华苏维埃地区。歌谣经由毛泽东收录在《寻乌调查》后,已然成为经典文献。由于时代的巨大变迁,现在会唱这首歌谣的人已经很少。

作为革命歌谣,其创作者以客家童谣形式来加以表现,起到了非常好的传播效果。儿童的传唱既迅速,又广泛,而且极容易反馈到儿童的父母以及其他亲人当中,成为革命宣传的最有力文本。中华苏维埃地区涵盖了赣粤闽边区、赣中、湘东,却几乎是清一色的客家地区。其传统社会均是稻作农业为主体的小农经济,穷苦人家无田无地,只好替田东、税户头作“同年”(长工)、雇农,受地主阶层的盘剥尤为严重。歌谣对穷苦人家辛苦忙碌一场,到头来却只能“阿嗬”一声,一无所有,描绘得非常生动。

因为被剥削而伤心,因为伤心而“穷兄穷弟爱同心,穷姊穷妹爱团结”。穷则思变,何以改变现状?唯有参加革命,推翻旧有社会制度,让耕者有其田,让人民当家作主。

中华苏维埃时期,赣南、闽西客家男儿三分之一以上甚至半数以上参加红军,为中国革命做出了巨大牺牲和无比贡献。妻子送郎当红军,父母送子当红军,儿女送父当红军,这种热火朝天的景象,在当时广大客家地区皆蔚然成风。那时期,革命思想的传播,主要是通过客家传统文艺形式作为传播工具,其中便有客家童谣、客家山歌、客家小调等。

“月光光,光灼灼”,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瑞金客家《月光光》以《月光董董》出现

(采自客家学大师罗香林《粤东之风》,该书出版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

月光董董,揩担水桶。

水桶半斤重,揩到广东。

广东买面锣,打到泰和。

泰和买面鼓,打到汀州府。

汀州府,买包盐,食到盐店前。

盐店前,买管笔,做官做到底。

古小彬兄也收集有一首瑞金版《月光光》。

月光栋栋,kai担水桶,

水桶半斤重,kai到广东,

广东买面锣,打到泰和。

泰和买面鼓,打到汀州府,汀州府买包盐,食到盐店前。

盐店前买杆笔,做官做员做下出。

梅州丰顺县客家《月光光》:

月光光,秀才郎;骑白马,过莲塘。莲塘背,种韮菜。

韭菜吂打花,先生喊你去摘苦瓜。

苦瓜吂打子,先生喊你去钓拐子。

拐子跳入窿,先生喊你打罔龙。

罔龙趴趴跌,先生喊你学打铁;

打铁冇铁锤,先生喊你学揩肥;

揩肥冇担竿,先生喊你学打砖;

打砖冇砖斗,先生喊你老猪狗。

方言词汇注释:

吂:客语读作mang2,未曾。打花:开花。打子:结果。钓拐子:钓青蛙。窿:地洞。罔龙:这里指蜥蜴。揩肥:挑粪。担竿:扁担两端套上钩绳,用来挑担东西的器物。砖斗:用来制作土砖的模子。老猪狗:戏弄语,比喻像猪狗一样愚笨。)

以下这首在梅州、河源、惠州、潮州、深圳等广东东部客家地区广泛流传。

月光光,秀才郎,骑白马,过莲塘。

莲塘背,种韭菜;韭菜黄,跳上床;

床无杆,跌落坑;坑圳头,看黄牛。

黄牛叫,好种猫;猫头雕,好种鸡;

鸡入埘,好唱戏。唱戏唱得好,虱嫲变跳蚤。

跳蚤跳一工,虱嫲变鸡公。鸡公打目睡,天龙走得脱。

天龙走忙忙,撞到海龙王。龙王做生日,猪肉豆腐大大粒。

客家方言词汇注释:

杆,托住床板的横杠。圳,水沟。种,饲养。埘,普通话读音shí,客语读作ji4,指靠墙壁搭建的鸡窝。虱嫲,虱子。一工,一天。打目睡,打瞌睡。天龙,壁虎,常用作中药。走忙忙,跑得很快的样子。

闽西武平县客家《月光光》:

月光光,秀才郎;骑白马,过莲塘。

莲塘背,割韭菜;韭菜花,结亲家。

亲家面前一口塘,打条鲩鱼八尺长。

大头拿来熬汤食,尾巴拿来入学堂。

入嘅学堂四方方,搬条凳子读文章;

文章读哩几多本?三十零二本。

一本丢落塘,一本丢落井。

井里起银杆,银杆好架桥。

桥上好食饭,桥下好洗碗。

一洗洗到乌舌嬷,拿给阿婆养鸡嬷。

一轮明月,照耀着客家的山山水水、芸芸众生,那样深情,那样真挚,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中国文学史上,吟月、颂月、唱月、写月、画月的作品,浩如烟海。仅《全宋词》就有808位词人,在词作中有自己对月亮相似的或独特的吟哦。而客家则是一个尤其热爱月亮的族群。

如今,客家足迹遍及整个世界,凡是有客家人的地方,便有《月光光》的传唱。地域的不同,便有其独特的文化元素,这些多样性的文化,总是自然而然地影响着各地的客家儿童。因此,《月光光》尤其精彩无限,版本无数。

广西南部陆川县客家地区《月光光》:

月光光,照地方。龙眼子,荔枝秧。

祠堂屋背种韭菜;韭菜叶,包槟榔;

韭菜梗,扛新娘。扛打奈去?

扛打观音门口过,观音出来办嫁妆。

大娘十八笼,细娘十八箱。

银打锁匙开花笼,金打锁匙开花箱。

银担湿,担到软;金担湿,担到断。

客家方言词汇注释:

照地方:照遍所有的地方。

龙眼子:指龙眼果核。荔枝秧:指荔枝树秧。

槟榔:槟榔树的果实。主要出产于两广、云南、海南。客家自宋代开始有女儿结婚送槟榔的习俗,夫家也用槟榔作为聘礼之一,用染红的槟榔若干,在外包装上写上双喜、百子千孙、百年好合、五世其昌等吉祥话。槟榔分别谐音“宾”、“郎”,合起来则谐音“奔郎”,表示男女双方情投意合。

扛打奈去:扛到哪里去?奈,哪里。

观音门口:观音庙前。

大娘、细娘:泛指母亲。大娘,指父亲的原配。细娘,指父亲的小妾。

十八笼、十八箱:指嫁妆非常丰富。十八是客家人的吉祥数字,往往用来虚指很多。

银担湿、金担湿:指装满金银首饰的嫁妆担子很重。湿,重。

台湾北部地区客家《月光光》:

月光光,秀才娘,船来等,轿来扛。

一扛扛到河中心,虾公毛蟹拜观音。

观音脚下一朵花,拿给阿妹转外家,转去外家笑哈哈!

在这里,骑着白马打从莲塘走过的秀才郎转变成了“秀才娘”,足见童谣的原创作者是一个女性的成分多一些。客家人虽然历来尊师重教,但在封建社会时代,“耕读传家”的总是男性,女性能进学堂的非常少。月光皎皎的夜晚,走过来一位美丽端庄、文采飞扬的“秀才娘”,实在是一种不凡的景致。如此难得的客家妹,自然身价倍增,说媒的人络绎不绝。当秀才娘最后觅得好人家,自然是“船来等,轿来扛”,风光得很。

南洋地区客家《月光光》:

月光光,学种姜;姜毕目,学种竹;

竹开花,学种瓜;瓜吂大,细赖捉来卖;

卖到三吊钱,学打棉;棉线断,学打砖;

砖断节,学打铁;铁生镥,学迟猪;

迟猪冇吗赚,赚两个猪核卵,转去屋卡炒冷饭。

湖南浏阳、平江一带客的《月光光》:

月光光,照水上;船来等,轿来扛。

扛到老爷门口过,老爷哇你好嫁妆。

上麓麓,好种竹;竹开花,好种瓜;

瓜吂大,孙子偷去卖;卖到几个钱,学弹棉;

棉线断,学做砖;砖角烂,学做伞;

做伞难熬油,学打油;打油难背撞,学和尚;

和尚难念经,学当兵;当兵难讲话,学叫化;

叫化难掼筒,学钉砻;钉砻难破篾,学做贼;

做贼难挖垒,学种菜;种菜难弯腰,学打雕,打到雕子碰碰飞。

歌谣随着韵脚的延伸,大多转移到各种手工艺职业上,几经选择,几经评价,往往莫衷一是,最后学艺不精,被人嗤笑。这里有许多逗趣的成分,在童谣唱念过程中,给人们带来生活风趣。歌谣在让孩子们接触各种职业、行当之余,又告诫儿童这样一个朴素的道理:如果不专心学艺,凡事被困难所折服,那么最后就肯定一事无成,成为他人的笑柄。

广西博白县客家《月光光》二首:

(一)

月光光,照地方;马来等,轿来扛。

扛曼人,扛姑娘。姑娘不在家,扛亲家;

亲家冇去嫁,留出来,补烂褂。

曼人:什么人。

这则月光光显得十分诙谐、有趣。

(二)

月光光,照岭背,鸡公砻谷狗踏碓。

狐狸烧火猫炒菜,马骝送饭用背背,

一送送到老岭背;捡到一只花老妹,着涯共佢针针嘴。

马骝:猴子。针针嘴:亲嘴。

梅州客家《月光光》:

月光光,星子光;

荷兰树,桂花香;

城隍庙,好烧香;

烧了香,百过岁;

寿年长,做大生日讨(娶)新娘;

讨个新娘矮笃笃,朝朝起来打屁股;

打个屁股腩啵啵,拿奔鸡公食哩上山赶鹞婆,

拿奔鸭嫲食哩撺田螺;

田螺壳刺到家官脚,家官牙牙叫;

心舅嘿嘿笑,家娘听呀倒,就话惹(你)鬼麽家教。

客家后生左溪河新创《月光光》:

月光光,月光光,照在门前禾堂

禾堂啊,一张凳

坐着我的亲娘

亲娘泪汪汪啊,哭我走他乡

亲娘泪汪汪啊,哭我离家乡

走他乡啊,走他乡

年庚十七岁呀,儿进大学堂

年庚十七岁呀,儿要去闯荡

月光光,月光光

照进我的厢房

房中啊,有张床

亲娘痴痴望 ,儿女已长大呀

美梦在远方,儿女已长大呀

寻梦去远方

在远方啊,在远方

他乡的儿女呀,谁为你铺床

他乡的儿女呀

谁为你洗衣裳,月光光,月光光

照在儿的心上

你儿啊,心里话

要对亲娘讲

如今新时代呀,人人要自强

如今新时代呀,人人都自强

要自强啊,要自强

儿会好好学啊,以后做栋梁

儿会好好学啊,一定做栋梁

来年事业成啊,归家看亲娘

来年事业成啊,归家陪亲娘

归家再陪亲娘

长到成年后远走他乡去开创新的基业是客家人的传统,其中的喜悦与艰辛只有亲历的人方能深知,母亲的眼泪终不能阻止儿女那“日久他乡即故乡,任从胜地立纲常”的决心,于是有了世世代代客居他乡的人

本文是左溪河根据新编的女声独唱男声伴唱的客家山歌《月光光》歌词改编而成,这首山歌曲韵优美,情感细腻,唱出了年轻的客家儿女自强不息远走他乡寻梦的心里话,唱出了母亲的无奈与关爱。可按原山歌韵律吟唱,独唱合唱均可。

月光光(音yue gang gang):儿语,意为皎洁的月光。

禾堂(音wo tang):客家房屋门前用于晒谷子的平地。

归家(音gui ga):回家。

粤东饶平县客家《月光光》:

月光光,照四方。四方暗,跌落墈。

墈下一枚针,捡来敬观音。观音微微笑,拿来敬大庙。

大猫王,偷干塘;塘冇鱼,偷挖薯;

薯冇肉,偷砍竹;竹无丫,跌落山脚下。

皮做皮,骨做骨;扛过饶平换猪骨。

猪骨香,换南姜;南姜辣,抱铙钹;

铙钹滴滴转,换芋卵;芋卵绵,换铜钱;

铜钱烂,换火炭;火炭乌,换头猪;

猪爱走,换条狗;狗爱吠,换条袋;

袋恁长,换条羊;羊爱死,由得佢。

(大猫王:指盗贼。干塘:指将池塘水抽干捞鱼的整个动作。皮做皮,骨做骨:皮是皮,骨是骨,形容皮开肉绽的样子。铙钹,一种常见铜质打击乐器。)

梅州大埔县长治、茶阳客家的《月光光》:

月光光,照茶阳。

茶阳背,种韭菜。

韭菜冇开花,

摘来送公爹。

公爹冇抬起,

摘来送阿姐。

阿姐冇梳头,

摘来送黄牛。

黄牛跌落溪,

水牛来救命。

大埔另一首以“月光光,照茶阳”起兴的《月光光》:“月光光,照茶阳。茶阳背,种韭菜。韭菜花,结亲家。亲家门口一口塘,一条鲤嫲八尺长。头子拿来食,尾子拿来送家娘。”

江西赣县客家《月光光》:

邱冠英收集整理:

月光光,照南塘;南塘水,界平江;

平江流,到贡江;贡江水,连赣江;

赣江头,进鄱阳。鄱阳满,出长江;

长江坦荡荡,浩浩入东洋。

冲掉龙王殿,冲掉东洋床。

淹死东洋鬼,浸死日本狼。

呵呵呵呵,哈哈哈哈!

发梦好做田,禾谷堆满仓。

一颗谷,一颗谷,公鸡声声咯,

一颗沙,一颗沙,母鸡笑哈哈。

江西上犹客家《月光光》四首:

(一)

月光光,光索索。

捱跌苦来你快乐。吃又冇好吃,着又冇好着。

年年拼命做,总是住个烂屋壳。

再多学堂捱冇分,走出世来当狗粪。

再娇妻子冇钱讨,害得穷人样得老。

(二)

月光光,秀才郎;

骑白马,过莲塘;

莲塘背,种韭菜;

韭菜花,结亲家。

亲家门口一口塘,蓄个鲤蟆八尺长;

鲤蟆背上承灯盏,鲤蟆肚里做学堂;

做个学堂四四方,掌牛赖子读文章;

读得文章马又走,一走走到伯公坳。

伯公坳上讨姑娘,讨个姑娘矮笃笃;

煮个饭子香勃勃,讨个姑娘高天天, 煮个饭子臭火烟。

(三)

月光光,照河上。

河来等,轿来扛。

扛嘛咯,扛花鞋。

扛到几多双,扛到十八双,

奈双好?双双好!

留到明年取太嫂,

太嫂歪,寻奶奶。

奶奶嗯得唅(闲),

告到紫阳太路坪。

(四)

月光光,照和尚,

和尚懒得去守庙,改行卖草帽,

草帽冇人贪,改行去挖岭,

挖岭又嫌苦,改行撵猪牯,

猪牯会踢人,改行学挪绳,

挪绳软咪咪,改行去撑排,

撑排跌下河,改行学补箩,

补箩手出血,改行去打铁,

打铁墨墨乌,改行学杀猪,

杀猪唔干净,改行学算命,

算命又算错,改行去推磨,

推磨又冇力,改行做油漆,

油漆腥死人,改行做裁缝,

裁缝针线差,改行推土车,

推土难上路,改行做豆腐,

豆腐硬笃笃,改行卖杂货,

卖货亏大本,改行卖薯粉,

薯粉结成板,改行去做伞,

做伞手艺粗,改行去教书,

教书冇兴趣,改行学唱戏,

唱戏唱唔来,改行做棺材,

棺材埋哪个,埋了你爷埋你奶,

最后埋你小妖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