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族艺苑奇葩:大本曲


大本曲是大理白族人民生活中喜闻乐见的一种曲艺演唱形式。每逢过年过节,红白喜事,白族群众都喜欢在广场或庭院演唱大本曲。过去民间流行一句俗话叫:“三斋不抵一曲”,这曲指的就是大本曲,意思是说,与其求神拜佛办三次斋,还不如请艺人唱一回大本曲。所以,不少人把大本曲称为“高谈教化”、“劝化世人”、“祝福消灾”的一种民间娱乐形式。由此可见,大本曲在白族民间的影响。

1、大本曲的形成和历史

大本曲白族称之为“倒奔之枯”,直译过来就叫“大本子曲”。大本曲广泛流行于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的白族聚居地区,特别在洱海周围的大理市、洱源县、剑川、宾川、漾濞等县市的白族村寨更为普及和流行。

大本曲唱词,大多数为“七七七五”古体诗的格式,这古老的曲艺已在白族地区流传了好多年代。有人说它产生于南诏时期,有人说它起源于明代,但都缺乏确切的历史记载。根据徐嘉瑞先生《大理古代文化史》所载;《五代会要》所记的南诏上大唐皇帝舅书一封,附有转韵诗一章共十联,有类击筑词。这就是“七七七五”诗最古老的记载。到明景泰六年(公元1445年)有赵公碑,化成十七年(公元1481年)有杨寿碑,碑文都是“七七七五”格式。至今还完整保存的明代白族著名学者杨黼先生(1370年-1450年)所撰写的《词记山花·咏苍洱境》大理石碑,俗称“山花碑”,诗体也是“七七七五”,共三韵、二十联。碑文为汉字所记,读时只能用白语才读得通,俗称汉字白文碑。全文可用白族调或大本曲演唱,十分优美动听。

白族大本曲的产生,传说古时,从天上飘下来三个本子,被下关风分别吹到大理、凤羽和剑川。落在大理的是大本曲,落在洱源凤羽的是吹吹腔,落在剑川的是本子曲。从此以后,这几个地方才有大本曲、吹吹腔和本子曲。

关于大本曲,白族民间还有一种传说,就是过去进京落榜的秀才,心怀不满,为抒发胸中的郁闷,控诉封建社会的黑暗,遂将当时流传的时事编成曲本来唱,据说这就是最早的大本曲了。

实际上大本曲是白族人民在生产生活时演唱民歌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大本曲的音乐,有许多更是吸收了白族民间音乐,加上一代又一代艺人的创造而不断丰富起来的。

白族艺苑奇葩:大本曲

2、大本曲的演唱特点及“三腔”曲牌

大本曲是一种白族民间曲艺,曲牌丰富,曲调优美,旋律委婉动听,具有浓郁的白族音乐特点和民族气息,是我国民族民间曲艺大花园中的一朵奇葩。

演唱大本曲一般从农历春节开始,到九月九关门。为何形成这样一种习惯呢?一是大本曲多在白族的本主节、三月街、绕三灵、火把节、中秋节等庙会或节日举行,这些节日多集中在这段时间;二是大本曲演唱多在广场庙宇进行,听众都在露天之下。当然这只是指一般情况而言,除此旺季之外,一般农户为老人祝寿,小孩满月,结婚、盖新房或祈求家庭平安吉利,也常请艺人到家演唱。

在庙会或节日演唱大本曲,必须搭高台、摆香案祭祀神灵祖先后才演唱。开始先由三弦琴师弹奏引曲“大摆三台”和“小摆三台”,演唱者一般执纸扇和手巾,以惊堂木击桌,引起听众注意后,分别根据故事情节,吟一首四言诗或八言诗,再表白一番后,才在三弦的伴奏下起唱,风格近似于汉族的“大鼓书”,有说有唱,是说和唱的巧妙结合。唱本中有散文也有韵文,常见的有以下几种形式:

白族艺苑奇葩:大本曲

一是先用散文叙述一段故事,再用韵文复述或歌咏,汉白两种韵文相互结合进行演唱,表现独特,妙趣横生;二是韵文和前后散文互相衔接运用连接而不重复,其中散文不是为了唱,但也是作品中不可缺少的叙事部分。演唱中常用惊堂木击桌,强调重点或表示发怒。说白和唱腔都十分生动活泼,褒贬赞颂,喜怒哀乐尽在其中。再加上三弦的伴奏渲染,一步步将观众带入引人入胜的故事场境。

大本曲唱词,每节主要为“七七七五”(前三句为七字,后一句为五字)和“五五七七五”(前二句为五字,中间二句为七字,最后一句为五字)两种。这两种不同字句的唱腔,往往用节奏的快慢体现,唱起来十分协调优美。

大本曲唱腔音韵十分严格,主要分为“花上花”、“油噜油”、“捞利捞”、“翠茵茵”等四大韵。白话韵和汉话韵,相互混杂运用,这是一种在我国曲艺中比较独特的音韵,汉白韵相互补充,抑扬顿挫,妙趣横生。

大本曲根据洱海周围唱腔各自的特点和区域划分,一般分为三腔、九板、十八调。所谓三腔就是南腔、北腔、海东腔三种各有联系又有所区别的流派。九板指的是九个曲牌,这是大本曲中最基本的唱腔,不论叙事、抒情或对话,都用这一部分。“十八调”是大本曲演唱中的小调,调门与所唱人物情况有密切的联系。正如过去有人赠给大本曲艺人的一付联所概括的:“不妆相不着色摹拟出忠奸孝悌;有弦声有音调听来有生旦净丑。”此联将大本曲特点表现得淋漓尽致。

3、大本曲传统曲本及发展前景

大本曲在大理地区流传,最低也有五六百年的历史,传统演唱的曲本相当丰富,不少优秀作品经过千百年的演化锤炼而成为经典,口耳相传,至今仍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喜爱。关于民间流传的大本曲演唱本子,有人说三十六种,七十二记,共一百零八本。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大理县文化馆的文艺工作者深入民间作广泛调查,发现总数已达到一百一十六本之多。

这一百一十六个曲本,良莠皆有,差参不齐,有精华,也有糟粕。当然能够流传至今,无论从内容到艺术形式,都有值得保留的地方。千百年来,白族人民用大本曲来歌唱自己的生产生活,爱情和苦情,揭露旧社会的黑暗,歌颂本民族的英雄,它凝结了白族人民的智慧、心血和感情。所以大本曲在白族历史文化发展的过程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白族艺苑奇葩:大本曲

大本曲在解放前,一直没有专业班社组织,始终保持了群众自演、自唱、自乐的方式。解放后,大本曲才受到党和人民群众的重视和保护。五十多年来,党的文艺政策,才使大本曲这株古老的民族文艺之花,老树发新芽,开出绚丽夺目的花朵。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起,大理州、大理县党委和政府,先后举办过多次大本曲民间艺人培训班、讲习班。不仅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大本曲民间艺人,还组织一些艺人开展大本曲创作,创作了一大批优秀的大本曲,配合各个时期政治形势进行宣传演唱,既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也收到较好的宣传效果。

为推动大本曲的迅速发展,于上个世纪在一些老艺人和文艺团体的探索下,大本曲从一人演唱,一人弹三弦伴奏的简单曲艺,逐步发展成戏曲。产生了有深远影响的大本曲剧。如《上关花》、《杜朝选》、《窦义下科》、《夫妻竞赛》等剧目的产生,使大本曲迅速发展成有说有唱,有戏有舞的戏剧。此后大本曲与吹吹腔结合,于1960年被省州正式命名为“白剧”,同时州里也成立了白剧团,一个新兴剧种由此而诞生。在今后的几十年中,白剧团编导演出的《红色三弦》、《望夫云》、《苍山红梅》、《阿盖公主》、《苍山会盟》、《白洁圣妃》等白剧,多次上北京演出,获得多种全国性大奖。其中《望夫云》还被拍成电视在全国播放,产生深远影响。

我们深信大本曲这朵祖国民族艺苑中的奇葩,将以强大的生命力,不断绽放出绚丽夺目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