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鼓是佤族等少数民族人民使用的民间乐器。历史久远,形制古朴,发音低沉,应用广泛。1700多年前,已在我国今台湾省流行。
佤族人民聚居在祖国西南边陲的阿佤山区。在每个佤族村寨里,至少都有一对木鼓,大的为母鼓居左,小者为公鼓居右,供放在寨中高地的一间竹制木鼓房里。佤族人民视木鼓为尊贵而神圣的乐器,制作木鼓的日子被当作盛大的节日,称为“拉木鼓”。
佤族人民用悬崖峭壁上砍下的树木制作木鼓,认为这样能带来更多的吉祥。树木砍倒以后,全寨人及邻寨人都盛装前来拉原木,敲起铓锣声,边歌边舞,场面极为欢快,后来便发展成为独具佤族特色的“拉木鼓舞”。
木鼓的应用范围广泛,佤族除逢年过节、宗教活动或盛大集会时演奏外,还常用木鼓传达战争或火灾等消息。此外,当猎人们捕到大的动物时,人们也击木鼓欢迎他们归寨。小型木鼓现已用于伴奏佤族《木鼓歌》和《佤族木鼓舞》,富有浓郁的民族风格。
佤族的木鼓是用一整段原木制成的,多以红毛树或椿树的树干下部为材。传统的木鼓,长1.5~2米,直径40~60厘米,在原木中部挖一狭长空隙,向中间掏空而成共鸣腔,内部构造和南梆子有些相似。
成对的佤族木鼓,外形和构造相同,但取材、大小和音响有别。稍大的母鼓,多用马老鹰树制作,长1.8米,直径66厘米,发音较低而沉重;略小的公鼓,常用红毛树制作,长1.5米,直径62厘米,发音较高而明亮。
近年来,经音乐工作者的改革,出现了长1.25米、直径35厘米的小型木鼓,在原木中部挖一条两头宽、中间窄的直槽,槽里两头留有对称的称为“鼓舌”的木墙,鼓舌的周围掏成两头浅、中间深的鼓腹。因鼓舌厚度和鼓腹深浅的有别,敲击木鼓的不同部位,便能发出不同的音响。木鼓常置于两块木板上,使其离开地面有利共鸣。
演奏木鼓时使用两根特制的鼓棰,棰长40~43厘米,两头粗、中间细,与运动器械哑铃大致相同。敲击时,奏者两手各执一棰中部,一边跳舞,一边向鼓身两侧杵击,发出“咚咚”之声,可传数里之外。有时赛者右手持一鼓棰,左手执一竹片,两手配合敲击鼓的中部,发出“咚咚”与“啪啪”的音响,时而统一,时而交错,节奏丰富多彩。木鼓还可由2人或4人合击。奏出多种不同的鼓点。
贵州苗族和台湾高山族民间,也流传着木鼓。它们的形式和佤族木鼓相似,也是木梆类型的节奏乐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