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华瑶族自治县的民间舞蹈很多,有长鼓舞、度曼尼舞、伞舞、关刀舞、穿灯舞、蝴蝶舞等等,其中瑶族长鼓舞最能反映瑶族质朴、浪漫的历史和文化,以及瑶族人民的个性和情致。长鼓舞是瑶族民间歌舞的典型代表。表演时,鼓手左手握住长鼓的鼓腰上下翻转,右手随之拍击,边舞边击。表演形式主要有4人合舞、双人对舞等。动作主要有造屋、制鼓、耍鼓、模拟动物、祭祀等。舞姿刚健,风格淳朴。有的还可以在一张八仙桌上手舞长鼓,边打边跳。一般以唢呐、锣鼓伴奏,有时也唱“盘王歌”来助兴。
湘南地区的瑶族,每年的农历十月十六日都要跳芦笙伴奏的长鼓舞,祭奠盘王。传说瑶族始祖盘瓠上山打猎,与一野羊搏斗时跌落悬崖,死在一棵树权上。人们便挖空树心,剥下羊皮蒙成长鼓,日夜敲打以祭盘王。舞蹈动作是表示盘王及其子孙开辟千家峒的勤劳勇敢;低沉哀怨的芦笙曲,是再现盘王死前的痛苦呻吟;拍击羊皮鼓面,表示为盘王报仇,惩罚山羊;唱盘王歌表示盘王后人对祖先的缅怀和追念。
长鼓瑶语称“播公”,其历史悠久。南宋绍兴二年(1132)五月三日颁发的《十二姓瑶人过山榜文》载:“天子殿前,国王长衫大袖,长腰木鼓,斑衣赤领,琵琶吹唱。”据此,瑶族长鼓已有800多年历史。
“播公”大打72套,中打36套,小打24套。有伐木、锯板、建房、架楼、生产、打猎等动作,是祭祀盘王时不可少的表演活动。旧时瑶民进官府衙门告状也要"播公"。现在,每逢婚姻喜事,欢度节日,喜庆丰收,瑶寨男女老少聚集,都要“播公”。
长鼓按其形状分小、中、大三种。小长鼓亦称短鼓,长约70—90厘米,鼓腰直径为4—5厘米,两端鼓面直径为8—10厘米;中长鼓亦称长腰鼓或黄泥鼓,长约110—130厘米,鼓腰直径约15—20厘米,两端鼓面直径约25—30厘米;大长鼓亦称赛鼓,长约 180—200厘米,鼓腰直径约20—25厘米,两端鼓面直径约30—40厘米。
长鼓通常用沙桐木作材料,牛、羊皮蒙鼓面。1.2米左右长,中间小,两头大,其中一头又略大三分之一。木心挖空,两头喇叭蒙上精制过的黄羊皮,然后用6至8条染色麻绳拉紧两头黄羊皮,再涂上红、黄、白等色彩,绘上龙凤图案,美化鼓身。跳舞时,舞者用一条彩带绑着两头“鼓颈”,挂在肩上,横于腰间,右手使掌、左手持竹片分别击鼓,随着音乐节拍,即发出“唪啪唪梆”的铿锵之声。如果4人以上击鼓,随着音乐节拍,即发出“噼啪蓬平”的浑厚激昂之声。若配之牛角、芒锣、唢呐伴奏,则如古代列队排阵厮杀,鼓角喧天,山鸣谷应,振奋人心。
长鼓舞分“单人舞”、“双人舞”、“群舞”等类型。它有72套表演程式,而每一套又分“起堂”、“移堂”等若干动物细节。其动作特征是粗犷、勇猛、奔放、刚强、雄劲、彪悍、洒脱。不管是跳、跃、蹲、挫或旋转、翻扑、大蹦、仰腾等动态,都表现了瑶族人民热情奔放、坚强勇敢的性格特征。
长鼓的击鼓动作大多是表现生产、生活内容,如建房造屋、犁田种地、摹仿禽兽动作等,形象生动,富有生活气息。击鼓有文打武打之分。文打动作柔和缓慢,武打粗犷豪放;有2人对打、4人对打,也可大群人围成圆圈打,气氛热烈,鼓声洪亮。
长鼓舞大部分反映瑶家人的生产斗争和生活习俗,反映了瑶胞的思想感情和理想愿望,具有瑶族独特的风格。在表演形式和程式上,都充分表现瑶胞的性格特征和气质。舞蹈的动作粗犷、勇猛、奔放、雄劲、洒脱;节奏明快、敏捷。舞蹈语汇模仿上山落岭、过溪越谷、伐树运木、斗龙伏虎等等,形象生动,一看就懂。瑶族舞蹈几乎全是群众性、广场性的,并且都有一定的道具,如长鼓、花鼓、牛角、阳伞等,构成本民族的风格,为群众喜闻乐见,易于流传。因此,在节日、婚事、宗教、丧葬等各种场合,有歌有舞,热闹非常。
瑶族长鼓舞属于喜庆舞蹈。瑶家逢“过新年”、农历十月十六“耍歌堂”等传统节日,或是喜庆丰收,恭贺新婚等喜庆场合,青年歌贵们即兴而跳,一呼百应,龙腾虎跃,气势磅礴,实在壮观。
瑶族打长鼓大多在农历三月三、六月六、八月十五、十月十六日举行。尤以十月十六日瑶族“盘王节”最为盛行。“还盘王愿”三年一小愿,十二年一大愿;小愿打长鼓三天三夜,大愿则打七天七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此类活动由同姓宗族组织进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则以村为单位组织,而且不限于上述节日,国庆节、春节或庆贺丰收时,均可打长鼓。
由于瑶族进入江华地区的时间差异和所处地理环境不同等原因,便演变出多种形式的长鼓舞:盘古长鼓舞、芦笙长鼓舞、羊角短鼓舞、锣笙长鼓舞等。
盘古长鼓舞
流传于江华瑶族自治县蔚竹口一带,是祭祀盘王“还愿”仪式中所跳的一段舞蹈。除邀请两名长鼓手外,还请四名歌手(男女各二人)伴唱《盘古歌》,歌舞曲是瑶族的“拉华”。整个“还愿”仪式分“请愿”、“落马”、“开天门”、“点兵”、“诉师”、“分段”、“除苗”、“围愿”等段,盘古长鼓舞只在“请愿” 和“围愿”中表演,有锣鼓伴奏,舞步舒缓、持重。
羊角短鼓舞
流传于江华瑶族自治县平地瑶地区,由七人表演,一人拿朝笏或牛角领头,两人拿羊角,四人执短鼓,载歌载舞,唱着“野羊撬、野羊撬”之歌,互相穿插,另有两个吹笛子的伴奏,舞场两侧吊着两个赛鼓,按音乐节奏击鼓烘托气氛。
芦笙长鼓舞
流传于江华瑶族自治县高滩一带,由七人表演,一人手执朝笏,吹牛角领舞,二人吹芦笙,二人打长鼓,一人打锣。表演者围方桌而舞。全舞分“迎圣”、“起拜”、“行路”、“梅花”、“欢鼓”等五段。每舞一段之后,领舞人呼喊:“色----色麻悠”,再敲锣打鼓走一圆圈。动作粗扩,场面热烈,山野气味浓郁。
锣笙长鼓舞
是江华瑶族自治县岭东瑶族调庙时跳的一种集体舞蹈。二人打长鼓,二人吹芦笙,一人打锣,其余各执小旗、纸币、铜铃等道具跟在后面,六位姑娘打着花伞,边唱边舞,用锣鼓芦笙伴奏。(摄影:山风珍鸣)
长鼓通常用沙桐木作材料,牛、羊皮蒙鼓面。1.2米左右长,中间小,两头大,其中一头又略大三分之一。木心挖空,两头喇叭蒙上精制过的黄羊皮,然后用6至8条染色麻绳拉紧两头黄羊皮,再涂上红、黄、白等色彩,绘上龙凤图案,美化鼓身。跳舞时,舞者用一条彩带绑着两头“鼓颈”,挂在肩上,横于腰间,右手使掌、左手持竹片分别击鼓,随着音乐节拍,即发出“唪啪唪梆”的铿锵之声。如果4人以上击鼓,随着音乐节拍,即发出“噼啪蓬平”的浑厚激昂之声。若配之牛角、芒锣、唢呐伴奏,则如古代列队排阵厮杀,鼓角喧天,山鸣谷应,振奋人心。
长鼓舞分“单人舞”、“双人舞”、“群舞”等类型。它有72套表演程式,而每一套又分“起堂”、“移堂”等若干动物细节。其动作特征是粗犷、勇猛、奔放、刚强、雄劲、彪悍、洒脱。不管是跳、跃、蹲、挫或旋转、翻扑、大蹦、仰腾等动态,都表现了瑶族人民热情奔放、坚强勇敢的性格特征。
长鼓的击鼓动作大多是表现生产、生活内容,如建房造屋、犁田种地、摹仿禽兽动作等,形象生动,富有生活气息。击鼓有文打武打之分。文打动作柔和缓慢,武打粗犷豪放;有2人对打、4人对打,也可大群人围成圆圈打,气氛热烈,鼓声洪亮。
长鼓舞大部分反映瑶家人的生产斗争和生活习俗,反映了瑶胞的思想感情和理想愿望,具有瑶族独特的风格。在表演形式和程式上,都充分表现瑶胞的性格特征和气质。舞蹈的动作粗犷、勇猛、奔放、雄劲、洒脱;节奏明快、敏捷。舞蹈语汇模仿上山落岭、过溪越谷、伐树运木、斗龙伏虎等等,形象生动,一看就懂。瑶族舞蹈几乎全是群众性、广场性的,并且都有一定的道具,如长鼓、花鼓、牛角、阳伞等,构成本民族的风格,为群众喜闻乐见,易于流传。因此,在节日、婚事、宗教、丧葬等各种场合,有歌有舞,热闹非常。
瑶族长鼓舞属于喜庆舞蹈。瑶家逢“过新年”、农历十月十六“耍歌堂”等传统节日,或是喜庆丰收,恭贺新婚等喜庆场合,青年歌贵们即兴而跳,一呼百应,龙腾虎跃,气势磅礴,实在壮观。
瑶族打长鼓大多在农历三月三、六月六、八月十五、十月十六日举行。尤以十月十六日瑶族“盘王节”最为盛行。“还盘王愿”三年一小愿,十二年一大愿;小愿打长鼓三天三夜,大愿则打七天七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此类活动由同姓宗族组织进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则以村为单位组织,而且不限于上述节日,国庆节、春节或庆贺丰收时,均可打长鼓。
由于瑶族进入江华地区的时间差异和所处地理环境不同等原因,便演变出多种形式的长鼓舞:盘古长鼓舞、芦笙长鼓舞、羊角短鼓舞、锣笙长鼓舞等。
盘古长鼓舞 流传于江华瑶族自治县蔚竹口一带,是祭祀盘王“还愿”仪式中所跳的一段舞蹈。除邀请两名长鼓手外,还请四名歌手(男女各二人)伴唱《盘古歌》,歌舞曲是瑶族的“拉华”。整个“还愿”仪式分“请愿”、“落马”、“开天门”、“点兵”、“诉师”、“分段”、“除苗”、“围愿”等段,盘古长鼓舞只在“请愿” 和“围愿”中表演,有锣鼓伴奏,舞步舒缓、持重。
羊角短鼓舞 流传于江华瑶族自治县平地瑶地区,由七人表演,一人拿朝笏或牛角领头,两人拿羊角,四人执短鼓,载歌载舞,唱着“野羊撬、野羊撬”之歌,互相穿插,另有两个吹笛子的伴奏,舞场两侧吊着两个赛鼓,按音乐节奏击鼓烘托气氛。
芦笙长鼓舞 流传于江华瑶族自治县高滩一带,由七人表演,一人手执朝笏,吹牛角领舞,二人吹芦笙,二人打长鼓,一人打锣。表演者围方桌而舞。全舞分“迎圣”、“起拜”、“行路”、“梅花”、“欢鼓”等五段。每舞一段之后,领舞人呼喊:“色----色麻悠”,再敲锣打鼓走一圆圈。动作粗扩,场面热烈,山野气味浓郁。
锣笙长鼓舞 是江华瑶族自治县岭东瑶族调庙时跳的一种集体舞蹈。二人打长鼓,二人吹芦笙,一人打锣,其余各执小旗、纸币、铜铃等道具跟在后面,六位姑娘打着花伞,边唱边舞,用锣鼓芦笙伴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