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小三弦


    彝族小三弦是彝族弹拨弦鸣乐器。流行于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和玉溪、思茅、保山等地区。
 
    相传很久以前,在乌蒙山区里有个叫阿热的小伙子,每天为头人放牧牛羊,苦度岁月。有一天,阿热救了一匹跌落悬岩的白蹄小马驹,精心饲养后长得膘肥体壮,人们都说这叫脚踏白雪乌骓马。小伙天天骑着它去放羊,也练就一身好骑术。一天阿热正在放羊,忽然马儿跑到土司家的场,这里正在进行选婿,开始的火炮刚响过,骑手们像离弦之箭朝前奔去,乌骓马冲开人群,跑到马队最前面。土司远望从天而降的好汉,欣喜若狂,当他看出是自己的奴隶时,阿热惨遭毒打,心爱的小马也被土司夺走了。过了不久,土司请了些山官来家做客,想骑乌骓马显显威风,谁知小马双脚乱踢,摔下土司,挣断缰绳逃跑,土司命兵丁射死乌骓马,小马虽浑身中箭仍跑回了家,阿热一边拔箭,一边给马上药,小马终因伤势过重而死。小伙日夜思念心爱的宝马,有天晚上,乌骓马托梦给阿热:“主人啊,你不要悲伤,用我的皮箍个琴箱,用腿骨做琴杆,尾巴搓成弦,让我们一起咒死土司,再一起欢欢乐乐。”小伙醒来后,用樱桃树做成一支精巧的琴,马皮蒙面,马尾做弦,用手弹出叮咚的音响,这声音有哀伤、有欢乐。从此,三弦就在彝族人民中广为流传。

    彝族小三弦的形制与汉族三弦相似,由共鸣箱、琴头、琴杆、弦轴、琴马和琴弦等部分组成,规格尺寸不一,琴身全长50厘米~70厘米。共鸣箱(琴鼓)多呈扁圆形,但不是正圆,而是较椭圆形稍圆,琴框多用四块花梨木、核桃木、樱桃木、茶木、楠木或其它硬木板拼接胶粘而成,上下开有插入琴杆的方孔,两面蒙以蟒皮或羊皮,皮面四周用竹钉固定,稠猪胶粘牢。琴箱面径9.2厘米~16厘米、厚4.5厘米~8厘米。琴头多为扁铲形,上部较宽而厚、并向后朝上呈45°角弯曲,也有的地区在琴首上部雕刻以龙头或马头为饰。琴头下部中间开有弦槽,两侧设有三个硬木制弦轴(左一右二),多呈花蕾形或圆锥形,轴长9厘米~14厘米,外表刻有直条瓣纹为饰。琴杆较宽,为半圆形柱状体,前平后圆,正面为按弦指板,不设品位,上端与琴头相接、设有木制山口,下端与琴箱相连。琴马呈桥空形,用黄杨木等硬木制成,马长3厘米、高1.5厘米,置于正面皮膜中央。张以三条琴弦,过去民间曾用马尾弦或羊肠弦,现多用丝弦或 钢丝弦,琴弦下端系于琴杆末端的尾柱上。在琴身的弦轴和尾柱之间,还拴系有一条彩色绸布背带。

    演奏时,采用立姿或坐姿均可,将背带挎于颈项,琴杆斜于胸前,琴箱放在右腹处或右大腿根处,琴头斜向左上方,左手虎口托持琴杆,用食指、中指、无名指按弦取音,并常以食指为主,用指甲部位触弦,民间称其为“跪指”,可使发音脆亮、余音较长。右手用拇指、食指弹拨琴弦发音。小三弦以五度、四度关系定弦,即里弦和中弦为五度关系,中弦和外弦为四度关系,里弦和外弦为八度关系。常定弦为:f、c1、f1或c1、g1、c2。音色柔和、清脆,音量较大。左手技巧有滑音、打音、揉音等,右手技巧有弹、拨、滚、扫等。可用于独奏、合奏或为、舞蹈、彝剧伴奏,是彝族人民喜爱和常用的弹弦乐器。

    每逢彝族传统节日和喜庆场合,人们就要身穿节日盛装,聚集在一起欢乐歌舞,称为“跳乐”。小三弦就是这种群众性歌舞活动不可缺少的伴奏乐器,奏者常边弹边舞。在玉溪地区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参加伴奏的弹弦乐器除小三弦外,还有彝族月琴。乐曲有《扎巴底夺》等。小三弦还是伴奏“梅葛调”(彝族史诗的唱腔)的主要乐器之一。在青年男女的恋爱生活中,小三弦也形影不离,它要为山歌对唱伴奏。著名的彝族小三弦独奏曲有《诉苦调》、《彝族调》和《模嘎德赫》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