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唱发声的共鸣有三个条件:一,共鸣空间,二,存在于共鸣空间的音响:三,通入共鸣空间里的空气。“共鸣三要素”缺一不可。唱的过程中,始终要感觉从胸腔,经过咽腔与口腔、鼻腔、头腔中的空窦互为通气。让声音从胸口“嗓子眼儿”贴着咽腔后壁向上传送;一部分声音从鼻咽进了鼻咽腔,形成了声音的“涡流”,一部分声音反射到上口盖;于是,在上口盖的中部产生共鸣焦点。随着音高上升,共鸣焦点向后移动,到了“换声区”,声波就进了软口盖后上方的空间,感觉鼻腔后面多了一大块声音。鼻咽腔就会出现明亮的共鸣焦点,同时向前反射;眉心脑门的地方也出现明亮的振动的音响。所有这些共鸣调整的方法,都是在心理活动的“想”、“听”、“看”指导下完成的。有了“又呼又吸”的用气感觉,唱的时候,共鸣腔就会自动地松开。只要“声门适度”就能产生良好的“基间”,共鸣焦点上明亮悦耳的泛音音色就会自动的出现。
中音艺术学校声乐教学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