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中学排球队是学校体育工作任务之一,有利于提高学校排球运动水平,培养排球运动骨干,有助于精神文明建设,增强学生体质。
中学排球队的任务,在于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加强思想品德教育,促进学生身体正常发育和各项运动机能的发展,推动学校排球运动广泛开展,活跃学校文化体育生活。通过校内外的竞赛,能增进友谊,提高排球技术水平。中学的排球队,可视学校具体情况,组织班级队、年级队、初中队、高中队、学校队。
(一)中学排球队的组队办法
组织中学排球队,应根据学校体育工作总的任务,结合场地、器材设施、教师素质和队员等情况来考虑。当教师接受组队任务后,首先要拟订组队工作计划,具体内容为下列几个方面。
1.选拔队员的日期、地点、时间。
2.规定报名资格。
3.报名办法由学生直接向体育组或班长、班主任统一报名。对个别条件较好的学生,要进行启发动员,让其报名。
4.选拔的内容和方法选拔内容包括思想、学习、身体素质、技术水平。选拔方法可采用身体素质和各单项技术测试或通过比赛来观察,然后由教练员征求班主任和其他体育教师的意见来决定队员入选。
5.排球队的组成一般一个队保持15名队员为宜。选拔队员应考虑到场上不同位置的需要;从年龄结构新旧队员的交替衔接来全面考虑。拟定队员名单确定后,由学校领导审批向学生公布。组队后,召开排球队的成立会,由教练员主持,请学校有关领导参加会议。明确组队的目的任务,以及训练的要求和必要的纪律。在充分讲座和协商的基础上选举队长,队长的产生也可由教练员与学校领导商量指定。队长必须由学习好、纪律性强、思想作风和技术较好的学生来担任。组队工作全部结束后,根据组队的目的任务,组织队员讨论全队训练计划和个人训练计划。通过认真讨论充分发挥队员主人翁精神,使全队训练计划和个人训练计划建立在积极自觉的基础上。
6.队员的调整学校各种类型排球队的组成,要注意队
员调整。因为学生毕业、新生入学、学习阶段变化和个别队员已不适应参加排球训练等情况均可能出现。调整队员一般每学年一次。学校排球队的调整,应留适当的核心队员来带新队员。调整队伍时,不宜大动,应考虑队员的相对稳定性。
(二)测验内容与方法
测验内容应包括学生的形态机能、身体素质、基本技术。方法应是简单易行,其具体内容和方法如下。
1.身体形态特征主要指身高、体重、四肢长度、躯干与下肢的比例等。测验时应注意选择身高有发展趋势,手臂长、手掌大、下肢稍长的学生。
2.身体机能测验身体机能是提高排球运动技术的重要因素。应注意选择反应灵敏,视野开阔、身体灵活、神经类型安静或活泼的学生。
3.身体素质特征全面的身体素质是排球运动的基础。选择队员时,尽量注意选择身体素质好,身材高大的学生。排球运动员的身体素质主要表现在反应速度、起动速度、腰腹力量、肌肉爆发力、弹跳力等方面。身体素质测试项目可设垒球投远、30m跑(站立式)、立定跳远、助跑摸高、3m移动等。各校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决定。测试标准应按不同性别、年龄组别确定指标。队员入队前的身体素质是队员入队前的基本素质,应作资料保存,待训练一定时间后作对比检查使用。
4.排球基本技术测试主要测试传球、垫球、扣球、发球、拦网(女子可以从略)等。通过测试,以便了解学生掌握技术熟练程度和对球的控制能力。
5.比赛 比赛是一个综合测试方法。通过比赛,教练员可以全面观察队员的思想作风、基本技术的掌握和运用战术意识、临场经验以及比赛心理素质等情况。
二 中学排球队的训练
(一)训练内容与要求
1.思想教育的内容与要求
(1)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参加排球训练的目的及意义,端正思想,提高学生训练的自觉性。通过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促进精神文明建设,增强学生体质,对普及学校的排球运动应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2)加强责任心和集体荣誉的教育。排球运动是一项集体的运动项目,每项技术、战术部是通过场上每个队员去完成的,为了集体的荣誉,每个队员必须要顾全大局,团结协作。否则,将会影响整个训练和比赛。
(3)对学生进行勇于实践,勇于开拓,勇于克服困难,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教育。训练中应努力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大胆创新的精神。使他们在身体训练和技术、战术训练中去克服各种困难,提高自己的技术、战术水平。
(4)赛前思想教育。中学生由于年龄小,技术、战术又不熟练,但好胜心强,因而对比赛的胜负比较关心,比赛时受情绪和外界影响较大。要注意教育他们正确认识比赛,正确对待胜负,正确对待个人与集体的关系等。同时,还要培养良好的赛风,服从裁判,讲文明,讲礼貌,自觉遵守纪律。
2.身体素质训练内容与要求全面提高中学生排球队员的身体素质,是提高技术、战术的重要保证。在训练中,应注意学生的生理特点,主要提高他们的速度、弹跳力和灵活性等。力量训练必须在教师的指导、帮助和保护下进行,安排要适当。对青少年学生的身体训练内容,既要全面,又要有所侧重。具体内容将在本章第四节作重要论述。
身体训练的要求有以下几个方面。
(1)身体训练要有目的、有计划的进行。并在全年训练计划、阶段训练计划和课时训练计划中具体落实。
(2)身体训练应以全面身体训练为主,并与专项身体训练、基本技术、战术训练和场地意识培养紧密结合起来。
(3)身体训练不能安排太集中,各阶段都应穿插安排和有所侧重。
(4)青少年学生,各年龄阶段不同,身体发育也不一样。训练时,应因人而异,注意区别对待。可通过一些竞赛性游戏性的练习来提高他们对身体训练的积极性。身体训练负荷量大、单调而又艰苦,教师除了加强思想教育和合理安排训练手段和方法外,还应严格要求,严格训练,以提高训练质量。
3.技术与战术训练内容与要求根据排球训练规律和中学生实际情况,技术与战术训练内容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每个阶段安排的时间,应结合各学校实际情况来决定。
第一阶段:以基本技术中准备姿势、移动、发球、传球、垫球为主,并结合专项素质练习。这个阶段,应抓好基本技术的动作规范,各个技术环节应严格要求。初学时,往往对来球落点缺乏预判能力,造成起动不及时,移动不到位现象。教师应结合各种专项素质训练和其他手段,重点加以解决。发球技术除了要求动作规范外,还应与接发球训练结合,一传与二传结合,与“中一二”接发球站位相结合,扣球技术较为复杂,这一阶段可适当安排一些助跑起跳、原地扣球等方面的练习,为下一阶段重点训练扣球打下基础。
第二阶段:重点训练扣球技术和“中一二”接发球防守、“中一二”进攻战术。复习提高上一阶段的训练内容。扣球训练,先从助跑起跳扣固定球或扣摸悬挂物体训练起。然后扣3号位抛向4号位的一般高球。待扣球基本技术逐渐掌握后,再练习其他位置的不同高度、不同距离、不同弧线的扣球动作。为保证扣球训练,还得加紧对二传队员的培养,以利于队员之间的配合。在这个阶段,可学习单人拦网技术。
第三阶段:主要学习单人拦网、接扣球防守与组织“中一二”进攻(反攻)战术,以及保护、接应的训练。这个阶段是一个综合性训练,它既要复习提高第一、二阶段所学的技术,同时也得抓紧防反的串联训练。这一阶段的时间安排稍长一些。并结合理论学习,提高队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随着全队训练水平的提高,教师应通过各项指标的检查,进行分析总结,对今后的训练内容和要求制订出切实可行的计划。
4.比赛 比赛是排球运动发展的动力。通过比赛全面检查训练质量,从中找出差距。同时也促进基本技术、战术水平的提高,而且还锻炼了思想、作风、心理素质等。合理安排比赛是不可缺少的。
5.心理训练心理训练同传统的身体训练、技术训练、战术训练相结合构成了现代训练的完整体系。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心理训练,能提高运动员的心理素质和心理能量;促进运动员心理过程的不断完善,形成专项运动所需要的良好个性心理特征;同时获得较高水平的心理能量储备,使其心理状态适应训练和比赛的要求。心理训练主要包括高度灵敏的思想能力;迅速、准确、灵活的反应能力和良好的情绪体验及意志品质等。心理训练的方法应根据排球运动的规律,采用各种手段,调节队员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使队员在训练过程中保持高度的兴奋和最佳心理状态,以提高教学与训练的质量。如在竞赛时提出处罚的要求,使队员处于紧张气氛中训练。
(二)训练时应注意的事项
1.实事求是,注意难度和质量。从队员的实际出发,以及技术战术等方面的具体要求,从难、从严、从实战出发进行训练。从难,主要体现在教师训练手段和方法上。如当队员基本掌握了正面传球技术后,教师又要求队员传不同弧线、不同距离的球或在移动中传各种来球。从严,主要体现在质量上。如训练防守,教师从起球的方向、弧线、落点等方面进行严格要求,决不许马虎。总之,难度和质量在训练中要提得合理,符合实际,能使队员通过自己的最大努力基本能完成。否则,就会影响队员的积极性。
2.合理安排运动量。运动量的安排应根据训练计划的要求,结合队员性别、年龄、体质、训练水平等差异来考虑。运动量小了达不到训练目的,大了容易出现过度疲劳甚至容易受伤,影响训练质量。运动量的安排,应注意大、中、小交替进行。强度、密度要求安排合理,同时还应随时掌握队员的身体反应。整个训练要严格医务监督,使训练更加科学化。
3.合理安排比赛。训练质量好坏,可通过比赛来检验,而且比赛又不断促进训练质量的提高,使队员所学的技术、战术逐渐趋于巩固和熟练。合理安排比赛还可以提高队员的积极性,锻炼赛场的作风,提高心理素质。比赛过多会影响训练,过少了又不能促进训练,因而必须合理安排。
4.技术、战术、身体训练与思想教育相结合。思想教育应落实在技术、战术、身体训练的始终,能经受比赛的检查。要把作风和意志品德的培养抓紧、抓好。
5.加强基本功和基本技术的训练。训练中应狠抓基本功的训练,狠抓基本技术的规范化。对队员中出现的错误动作,应采取各种有效手段和方法进行纠正,扎扎实实进行训练,为进一步提高排球技术和战术水平打下良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