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届全日本武术太极拳选手权大会侧记
日本,我国的东邻,早在两千多年前,中国的武术就随着古代中日文化交流的航船开始传入。约在20世纪70年代前后,现代武术开始普及。1987年“日本武术太极拳联盟”成立,日本武术(太极拳)活动开始逐步走上组织化、规范阶级的发展道路。现在全日本47个都道府县都建立了“联盟”的下属组织机构,其注册会员已达1000成人。“联盟”亦是国际武联的重要成员之一,在国际性武术大赛中其选手业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好成绩,“联盟”的工作为武术走向世界做了贡献。当前,随着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的成功,推进竞技武术进入奥运成为更加切近紧迫的议题,其中研究包括日本在国外武术运动的发展状况,借鉴其成功经验,这无疑对推进竞技武术走向奥运具有一定意义。
2001年7月20至22日,“第18届全日本武术太极拳选手权大会”在日本首都东京举行,此间,正值笔者在日本国立民族学博物馆从事东亚太极拳运动的比较研究,欣闻此讯,便抽身前往观摩、考察。
东瀛拳友的热望与行动
七月下旬的东京热浪逼人,然而2275名参赛选手和3000多名观众却从全国各地赶赴、聚集东京体育馆(参赛人数与观众数均为历届之最)。走进馆内,只见赛场上方悬挂着醒目的会题横幅,紧接其下方是一幅“祝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成功,让武术太极拳进入奥运会”的大标语。时值北京申奥成功一周之后,这幅标语表达了日本武术界的期盼和决心,亦给本次大会增添了分外的喜庆气氛。
6块比赛场地正紧张而有序地进行着各项目的竞赛。上场的选手中既有年近八旬的老人,也有稚气未消的儿童。高水平选手的精彩动作博得了场上观众的阵阵掌声。这种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竞赛形式,对带动日本武术太极拳运动整体水平的稳步提高具有导向意义。从技术水平看,由于长拳、南拳类的项目起步较晚,相比之下太极拳的整体水平较高,尖子选手的技术水平日臻成熟(虽与我国优秀选手仍有一定差距),青少年选手的技术水平也有较大幅度的提高。
整个赛会设个人竞赛项目38项(男女共计76项)、团体竞赛项目3项。规模如此之大的竞赛使得赛会的裁判工作量相当繁重,但是,大会的运作有条不紊,各裁判组的工作井井有条,裁判员们兢兢业业,工作认真、规范。他们除午间一小时和比赛换项时得以短暂的休息外,几乎从上午九点四十五分到十九点全天工作。据悉,赛会所有裁判员、工作人员三天的工作均是不计报酬。由此可见东瀛拳友对武术事业的热爱和武术太极拳联盟组织的凝聚力。
自下而上的大会组织运作
目前日本国内的武术竞赛活动主要有四种形式:春季的“全日本竞技大会”、夏季的“全日本选手权大会”、“日本奥林匹克少年赛”以及“太极拳交流大会”、“太极拳大会”。始于1984年的“全日本选手权大会”是“全日本竞技大会”的预选赛,它是日本国内开展时间最早、规模最大的全国性武术竞赛活动之一,其参赛选手除了各项目种子选手外,大部分是当年各都道府县武术太极拳选手权大会选拔出来的优胜者。
本次赛会的主办单位是日本武术太极拳联盟,而举办地东京都武术太极拳联盟为大会的承办单位。笔者注意到该大会运作的特点:大会组委会陈设委员长(1人)、副委员长(2人)外,下设委员会团体,即东京都武术太极拳联盟及其诸加盟团体(共28个团体,诸如东京太极拳协会、日中太极拳交流协会、世田谷区武术太极拳联等)。大会事务局下设的各种具体办事部门如竞赛组、记录组、场地组、表彰组、接待组等均由以上各基层武术团体来负责管理运营。这种至下而上地依靠地主基层武术团体管理竞赛的组织运作方法,既分担了大型赛事的大量工作、节省了资金,也调动了地方基层武术的积极性,对日本地方基层武术组织发挥自主性、推动武术运动的普及与提高起到了促进作用。
默默耕耘的武术传播使者
比赛场内不时传来一阵阵汉语的“加油”呐喊声,仿佛置身于中国的武术赛场。笔者寻思,莫非“加油”的人群中有来自祖国的同行?走下看台进入场地,在友人的指点下,先见到了原北京主力队员、曾多次获得中国武术女子全能冠军的李霞(现为日本武术太极拳联盟技术委员会副委员长),她正在一个不显眼的角落里忙碌着,一会儿指导要上场的阴员,一会儿为场上的队员计时。接着又遇到了孙建明(原北京男队主力队员,现为日本武术太极拳联盟技术委员会副委员长)、陈静(原河南女队主力队员,现任大阪府武术联盟特别教练)以及在名古屋教太极拳的丁杰(原河南队主力队员,曾多次获得全国太极拳冠军)。从交谈中得知,他们的队员平时每周仅上一次训练课,其余时间均靠教练布置训练任务,由队员独自去完成。平日用的训练场地上没有地毯,队员们全是在硬木板地上完成各种技术动作。细看比赛,那些由他们执教的运动员大多身体素质较好、基本功扎实、动作规范,对于新编第二套国际竞赛套路亦能较好掌握。在本次大赛中,长拳、南拳系列的前六名基本由他们所带的队员包揽了,真可胃“强将手下无弱兵”。现代武术太极拳在境外的发展离不开这些默默耕耘的武术传播使者,反观之,人们亦可窥见大和民族对异国优秀文化和技术的“拿来主义”态度之一斑。
日本太极拳运动的春华秋实
据有关资料介绍:“太极拳在日本广泛开展约有40年在历史,而长拳、南拳和传统拳术在年轻人中开展则主要是近几年的事。太极拳是众多武术拳种之一,由于日本太极拳爱好者众多,因此将太极拳和其他各种中国武术的拳种并列称为‘武术太极拳’,以推进武术太极拳运动的发展。目前,日本的太极拳爱好者约达100万人”。字里行间透出太极拳在日本武术运动发展中所占的重要地位。在本次比赛中,太极拳亦扮演着重要角色。在2275名选手中,太极拳选手达1074人。六块比赛场地中有四块主要是用来进行太极系列项目的比赛。在38个单项、3个团体竞赛项目中,太极拳系列竞赛项目约占50%,包括42式拳、剑,24式拳、32式剑,杨、陈、吴、孙规定套路,48式、88式、太极剑、刀,及推手和集体太极拳(其中多数单项又按年龄分为A、B、C三级进行竞赛),集体项目的比赛、套路的编排有所创新。选手在柔和缓慢、行云流水的成套动作演练中巧妙地变换各种队形,给人以艺术享受。从技术水平上分析,获得本次比赛金银牌的年轻选手(C组)水平较高,显出较强的实力。他们基本功扎实,动作规范,但在太极动作“求意”与个人技术的“雕风”上和我国优秀选手仍有一些差距。中老年选手的整体技术水平与我国同龄人的整体水平相当。显然,通过几十年的努力,太极拳已在日本大众中生根开花。
经过两天紧张的预赛,23日进行了决赛。下午决赛结束后,举行了闭幕式。首先进行的是表彰式。日本武术太极拳联盟向在本次大会各项目比赛中获得名次的团体和个人颁发了奖牌、奖状;日本航空(JAS)和日本雀巢株式会社(Nestle)分别向参赛最高龄选手(男女各1人,分别为77、79岁)和参赛最低龄选手(男女各1人,均为5岁)颁发了航空券和特别奖。随后,联盟副委员长、专务理事村冈久平宣布了参加第六届世界武术锦标赛日本代表团名单。接着,中国武术学校访日参观团(以中国武术协会常务委员、中国健身气功管理中心主任黄鹰为团长的一行6人参观视察了本次大会)黄鹰团长向日本武术太极拳联盟加藤六月会长赠送了大会成功纪念贺牌。最后,联盟会长加藤六月致闭幕词。傍晚时分,为期三天的“第18届全日本武术太极拳选手权大会”降下了帷幕。
走出体育馆大门,只见广场上聚集着一群天真可爱的小选手,征得他们教练的同意,笔者拍下了他们的武姿。虽然照片中小选手中们的动作还不够规范,但将来或许日本武术队的主力就在其中。据悉,日常学生武术太极拳联盟已于1997年成立。部分大中小学体育课已开始使用武术教材。“强化对青少年选手的培养,提高国际竞争力”是日本武术太极拳联盟新的五年发民计划(2001年6月16日通过)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学习、赶超、夺金牌”是日本武术界十几年前就对中国赴日武术教练组许下的雄心。本次大会让人感到十几年来东瀛的武术太极拳运动确定在一步一个脚印地向前迈进。交流益发展,竞争促创新。知己知彼,方可玉全竞技武术迈进奥运、武术太极拳造福人类之伟业。
(编者注:本文作者为赴日访问学者,“选手权大会”即“选手资格选拔赛”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