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什么来吸引你,我的学生--- 体育课堂和谐教育初探


三、我巧妙机智“激”学生                                                          
    我渴望,课堂是一条欢乐的小溪,一曲动听的歌声。少一点师道尊严,多一点呵护平等。我常常关注王小丫的《开心辞典》,李咏的《幸运52》,李湘的《快乐大本营》,虽然,这些节目阵容强大,耗资巨大,但我们的确可以理出一些可资借鉴的头绪来。它们内容是如此生动,形式是如此多样,主持人是如此充满睿智和灵气。没有说教的面孔,有的是智慧与亲和;没有一成不变的一问一答,有的是零距离的互动。虽然课堂不同于娱乐节目,但课堂难道就是地狱吗?不,课堂应该是孩子们的天堂。怎样走近天堂呢?我认为首先要学生喜欢教师,教师要做到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对体育有兴趣了,才会对教师有意思。心理学研究表明,激励、需要和动机有密切关系,当产生某种需要未得到满足时,会产生一种不安的紧张的心理状态,这是激励的起点,在遇到能够满足需求的目标时,这些紧张心理状态就会转化为动机,使人有一股内在的动力,某种生理、心理要求又不满足了,又产生出新的需要和刺激,于是又引起新的行为和激励过程,如此周而复始,延续不断。学生的学习是有动机激起和推动的,学习兴趣是内部动机中最活跃的成分,是推动、激励学习最有效的动机。激发学生的动机和兴趣,首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性格、爱好、特长及学生的自身需要;其次要通过挖掘教材的娱乐因素,运用体育特有的魅力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第三,教师应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多和学生进行情感交流,使其做到“亲其师,信其道”。第四,要让学生在学习新知识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培养体育兴趣。

 

例如:在教学低年级跳短绳时,由于学生的手、脚配合身体协调能力较差,可以设立阶梯式教学目标:1、徒手模仿练习,要求手、脚配合一致,30秒内不乱;2、手摇绳,双脚跳,连续50次不掉;3、100次跳绳,看谁跳得快;4、1分钟跳绳,看谁跳得多。这样的目标学生通过一定的时间的练习是可以达到的。在这样的基础上老师教给或引发他们继续学习“蹲三轮”、“前后编花”等等高难动作,不断增强学生新鲜感、满足感,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这样可使学生消除厌烦感,使学生感到自己经过多次努力练习取得成功后的喜悦心情。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教师的教学目标也实现了,相得益彰。

 

学习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的强化因素,只有当学生对学习感兴趣时,他才积极主动而又愉快地投入,不会觉得学习是一种负担。体育教学中,教师要从教学内容中挖掘其新颖性和情趣因素,吸引和激发学生的偶发兴趣。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必须在教学中选择灵活多样,寓乐的教学方法来唤起他们的学习激情,并使之不断品尝到“智力劳动的成果”。当侧重于提高身体素质和机能时,可适当采用集体的竞赛游戏,以促进学习态度与情感的补充,激励;当侧重于掌握知识、技术和技能时,可增加示范性等多种引导地基础上,采用多种辅助器材的练习或改变难度的练习来帮助体验动作;当侧重于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时,可让学生观看别人的练习或表演,经观察思考后互相评论的方法,或适当引入音乐伴奏来诱发学习情趣。 

 

那么如何引导学生保持已有的体育兴趣呢?       

                                         
    首先:引导学生在身体活动中消除抑郁,烦恼等不良心境,产生愉悦,爽快的情绪感受。例如:准备活动,如不精心设计,安排做几节操,或做一些专门性的准备活动,学生很可能感到枯燥,不喜欢做,应付了事。这样不但达不到准备活动的目的,也影响到对主教材活动的效果,更重要的是由于准备活动不充分,很可能在运动中出现损伤现象。一般情况下是针对本节课的基本部分的教学内容来安排活动的,如:韵律操和游戏等。在跳绳课中,可根据主教材的内容有针对性地安排准备部分,让学生在动感的动画片音乐下跟老师一起完成自编绳操,这样可使学生的大脑兴奋,随音乐的节奏运动,身体各部位相互协调配合。可使学生由相对静止状态积极地过渡到运动状态,充分热身,为上课做好生理和心理的准备。在基本部分,可利用挂图,让学生自己看图,然后以猜谜语的形式导出游戏《闯三关》,学生看图中跳绳练习的演示,然后自己模仿、学习,老师从中加以指导。这些合理安排都可以使学生产生兴趣,并积极参与活动。   

                       
    其次: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启发学生对知识的积极思维,吸引学生对动作技术的主动探索,使他们产生追求新知识的好奇心和新动作的美感体验。

 

课堂中,选择合理、科学的组织教法,教材的灵活应用是教师教学能力的体现,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有效途径。教师要善于把学生的心理活动和身体活动结合起来,尊重学生人格和自主性,利用课堂组织教法中的各个环节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注重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独立性、自主性、创造性以及热爱美、鉴赏美、表现美的情感培养,促使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下面是我在教学中所遇到的几则范例:

                                                                          
    例1:在三年级下册《模仿动物走》中,我只示范了两个动物的模仿动作,之后,就安排让学生自己模仿、自己想象动作进行练习5分钟。在这5分钟里,学生模仿了各种动物形象,并且有的学生还模仿起动画片中的英雄人物和动物玩起游戏。使整堂课保持浓厚的运动氛围。       

                                             
    例2:在掷垒球教学中,有几个学生的动作不正确,用直臂掷远,还认为这样的方法掷得最远,不改动作。就此,我用形象的例子说明了发力原理,鞭打动作的科学性……此后,学生逐渐改了动作,成绩有了明显的进步。     

                             
    例3:在课堂学习方法形式上,允许学生自己创新。在跳绳和呼啦圈教学中,在完成课的要求后,有几个学生自己玩起了绳子和呼啦圈。我并没批评他们,还表扬了他们,依次让全体学生进行了创造练习,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得到了充分的调动。

                                                                                   
    再次:教师自始至终应重视自己教态的感染性,从尊重学生出发,做到目光期待,语言诚恳,手势恰当,表情和蔼,才能以情动人,使学生对教师产生一种既崇敬又友好相处的亲近感,促进学习情绪和责任心的提高。我上课有一个习惯,目光随时与学生交流、对视,即我是看着学生的眼睛来上课的。我喜欢孩子们上课时眼睛里荡漾的欢乐、幸福和感动的光芒。我认为课堂应像火把,点亮孩子们澄澈的童心,照亮他们未来的征程。课堂上,我用自己一生的体验与孩子们感受生活的真谛,同学生一起享受体育,享受学习。另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善于捕捉学生的情绪反映和心理变化,根据反馈语言来调整自己的教态,计划和方法,始终保持一种良好的课堂气氛,从而获得教学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