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中跑运动员的训练应(一)


青少年中跑运动员的训练应

                   以速度储备为中心

 

一、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我国的体育事业得到了很大发展,尤其是田径事业更是取得了很多的好成绩。随着王军霞在奥运会中的披金戴银,更是使中长跑在我国成为了一项家喻户晓的项目。回首这些年来我国中长跑项目的发展过程,的确是经历了一个漫长而又艰苦的时期。在这期间中长跑尤其是中跑项目本身的训练方法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它从以前以注重耐力为主逐步发展成为对运动员有较高速度要求的以耐力和速度并重的项目。大量的实例表明中跑运动员的速度储备功能对于发展跑的专项耐力起着重要的作用。例如:女子1500米世界纪录93年前是由前苏联运动员卡赞金纳保持3:52·47,她的平均百米成绩为15.498秒,而曲云霞破世界纪录时的成绩为3:50·46,它的平均百米成绩为15.364秒。英国中跑运动员塞尔巴斯蒂安·科,为准备参加奥运会,采用每周进行2—3次的不同代谢机制的循环练习与大强度训练相结合,即获得了整体的协调发展,又促进了速度、速度耐力和运动机能能力的提高。从一次身体素质的测验结果:100米10秒39、400米45秒08、跳远6米98 、原地10 级跳30米19 、最大吸氧量82.5毫升/公斤·分看出,塞尔巴斯蒂安·科高水平的身体素质保证了他高水平的大强度训练。例如奥运会前的一次间歇跑专项训练课:800米~5,间歇时间,8分、6分、4分、2分。800米成绩:(1)1分50秒49 、(2)1分49 秒08 、(3)1分48秒27、(4)1分47秒35 、(5)1分46秒73。并在奥运会上800米成绩达1分45秒09、1500米成绩达3分38秒04,获得了银牌和金牌。由此可见,中跑运动员如果想取得好成绩应该在具备良好耐力的基础上,全面发展各项身体素质,尤其是加强速度储备的训练。所谓的速度储备就是指运动员本身具备的速度能够持续发挥作用的能力。速度储备的训练应该在运动员训练的初期,也就是速度发展的敏感期进行训练。只有这样才能为运动员建立一个良好的模式,达到预期的目的。(资料引自:《田径》2001年11期)

二、研究方法:

(一)实验法:

测试各组学生800米和1500米成绩及各项目全程的分段成绩以及这两个项目的速度利用系数和速度耐力的对比情况。

(二)调查法:

根据国际田联推荐的中长跑运动员100米项目的成绩和这些学生的实际情况论证速度储备的重要性。

(三)文献综述法:

通过查阅有关资料结合自己的实验结果得出相关的结论。

三、研究对象:

本文的研究对象为本校田径队中长跑组的男运动员。分为甲、乙两组,甲组为高中学生,乙组为初中学生,每组8人共16人。

四、结果与分析:

我国女子中跑项目的发展近几年来已让世人刮目相看。但是,男子项目的成绩却不敢让人恭维。那么,中跑选手的优劣就是耐力的差异吗?其实,耐力素质并不是唯一影响成绩的因素,中跑项目中速度储备是另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诚然,速度是短跑的重要特性,但短跑中的速度和中跑中的速度是一个相同的概念。所谓的速度就是指位移与这段位移所经历的时间之比,即v=s/t。作为一名中跑选手只有同时具备了较好的耐力素质和速度储备才能创造出好的成绩。

一个中跑选手的优劣,耐力是主要标志但速度储备也是应该考虑的,相对水平差不太多的运动员耐力素质方面的差距并不是很大。

从表(1)、(2)中我们不难看出以下几点:

(1)甲组运动员的成绩比乙组运动员成绩要好。

(2)乙组运动员在800米的最后一个200米和1500米的最后300米的速度比率与甲组运动员的差异并不是很大。

以上两点足以证明:乙组运动员和甲组运动员的专项耐力并不存在太大差距。但是,乙组运动员各段的速度变化却和甲组运动员有很大差别。这说明乙组的同学和甲组的同学在耐力素质方面可以说不分高低,差的只是速度储备也就是速度的变化能力。

根据科研资料表明:中跑项目的成绩与400米和100米这些速度型项目有很密切的联系。也就是说400米和100米的成绩可以作为衡量一名中跑运动员速度储备的标准。(资料引自:《广州体院学报》00年第1期)在我们的身边就有很多这样的运动员,他们的主项是800米或1500米,但他们有时也参加5000米或400米以及接力的比赛,而且成绩还算理想。可以说他们是那种既有良好的耐力素质又有一定的速度储备的运动员,属于速度——耐力型选手。

另外,从表(3)中可以看出,虽然乙组运动员的速度利用系数(400米/800米成绩)和甲组运动员水平很接近有的甚至超过了甲组运动员。但是,由于乙组运动员速度耐力系数(1500米/800米成绩)明显低于甲组选手,这就说明了乙组选手在速度储备上明显逊色与甲组选手,这一点从表(2)中最后300米的速度对比水平中也可以清楚地看出。因此,在专项成绩方面乙组选手和甲组选手还是存在着一定的差距。究其根源,就是速度储备不足,速度水平不能充分发挥作用,因而阻碍了运动员速度水平的进一步发挥。

根据国际田联所提功的数据可知,中跑运动员在100米项目中13—14岁应达到13.4秒,16—17岁中跑运动员百米成绩应达到12.4秒。(资料引自:《沈阳体院学报》01年第3期)。而本校乙组运动员平均百米成绩仅为14秒,与国际田联所规定的标准差值为0.6秒,甲组运动员的平均百米成绩也不过为12.9秒,其差值也有0.5秒。现在越来越多的教练员在训练中都在着重培养运动员的速度储备能力,以使这种差值缩小到最小的限度。如果一个运动员的极限速度超出水平速度多,则他的速度储备就越雄厚。我们利用奥佐林公式:GV=tx/n-tka来计算两名800米成绩相同而速度不同的运动员的实际情况,便可说明这个问题。(资料来源同上)

例如:甲运动员800米成绩tx为2:09=129秒,100米成绩tka=12.2秒,全程距离和对照距离的商n=800米/100米=8,那么:GV=129秒/8-12.2秒=3.925秒,即该运动员的速度储备为3.925秒。

同时乙运动员800米成绩也为2:09秒,百米最好成绩为12.8秒,则他的速度储备就为3.325秒。

如果甲、以运动员同时参加一场比赛并分在同一小组,那么在比赛中两人可能咬得很紧,但在最后的冲刺阶段乙运动员很可能会输给对手。

作为一名中跑选手耐力素质和速度素质是同等重要的。一般来说,速度的培养和提高比较困难,它需要运动员长期不间断的利用科学、系统的方法来进行训练。而且成绩的提高速度也不是很明显,有时还会出现停滞不前或下降的情况。而耐力素质的培养相对来说应该比较容易一点。它的训练方法主要是每天坚持一定量和一定强度的耐久跑,随着时间的推移耐力素质也会不断提高。这就说明在上面列举的两名具有不同速度储备能力的运动员中速度储备大的发展潜力比较大。因此,教练员在选材时应着重考虑那些速度较好、跑的能力比较强的运动员。

五、结论与建议:

青少年时期是发展速度的最佳时期。诚然,对于中跑运动员来讲耐力训练是不可缺少的,但一味追求则不利于专项成绩的提高。我们应该有步骤、有计划、科学合理、系统的发展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和速度水平。

但是,高强度的训练对青少年运动员的身体刺激很大,稍有不慎就会导致运动损伤和过度疲劳。因此,除合理安排训练计划外,还要区别对待,而且严格地进行义务监督并使运动员得到及时的恢复。如果教练员运用科学的训练方法进行有目的的专门训练,一定会为祖国培养出更多的有用之才!

六、参考文献:

1、李杰晨  《田径》:《中长跑运动员身体训练的重要性》97.2

2、姜  丽 《沈阳体育科技》:《论速度对中长跑运动员的重要作用》                 

3、国际田联推荐标准基础教育手册。

4、《田径运动》 人民体育出版社  01年第9期。

5、付丽文  《田径指南》:《少年中跑运动员的基础训练应以速度为中心》 01年第6期。

6、《田径》  02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