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体育学科以其自身的鲜明特性,为学生提供了独有的,开阔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以及充分的观察,思维,操作,实践的表现机会,对于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具有其它学科所无法比拟的优势。本文试从教学环境,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三方面来探索体育教学如何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关键词:创新,体育教学,创造力,学生。
江泽民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必需把增强民族的创新能力提高到关系中华民族兴衰存亡的高度来认识,教育在培养民族的创新精神和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使命。”然而心理学研究早就证明,智力决不是创造力的唯一构成成分,甚至也很难说是创造力的最重要的构成成份。人的创造力除了智力以外,还有很多别的构成成分,比如:丰富的想象力,广泛的兴趣,强烈的好奇心,坚强的意志,独立性和自信心,以及思维的灵活性,辐和性和发散性特征等,都是一个具有较高创造力的人所不可缺少的心理与人格品质。而体育教学对这些品质的培养发挥着直接的作用。基础教育中的体育,内容十分丰富,有些侧重于表现,如技巧,体操,舞蹈,教师总是启发学生学习表现美,鉴赏美和创造美。对于那些寓意创新变化的内容,如球类,健美操等,教师总是要鼓励学生玩出自己的“灵气”,表现出更多的自信和变好,对侧重于实力而对抗性十足的跑,跳,投等,总是激励学生,“煽”起他们竞争的渴望去追求更快,更高,更强的目标。通过大量对体育的参与实践,不仅改善了学生的体质,更磨练了他们的意志,真是“苦其心志,劳其筋骨”。为培养造就适应时代要求的具有创新意识和开拓进取精神的创造型人才,提供了最脊背的健康体质和最重要的精神素质。本文旨在探讨如何利用体育教学优势及自身特点引发学生创新动力。
1、教学环境
宽松自由的学习环境是培养学生创造力的一个重要条件,创造力的发生和发展,不是一个自然,自发的过程,它离不开客观世界,但在主体方面,创造力的源泉和动力都来自于人的深层心理,在自由状态下,个体会感受或把握一种积淀着丰富的情感和特定的社会内容的完整形式,从而使感知,想象,情感,理解等诸种心理因素活跃起来,处于一种极其自由和谐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深层心理会获得自由的充分的表现机会。体育的魅力正是由于它能消除深层心理的压抑与束缚,保障心灵的自发性,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1.1、新颖的场景设计
学生对体育教学认识的倾向和情绪状态直接关系到学生创新意识的产生与否,体育课与其它学科不同,它具有空间大,活动强,转移频和室外上课等特点。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客观环境来增强良好的课堂教学气氛,课前老师必需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需求,精心组织,合理规划,以美观大方的图形,清晰的线条,新颖的情景道具等醒目于学生眼前,给学生增添美感,引发好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创新激情。
1.2、良好的师生关系
健康的师生关系,崇高的教师威信是唤醒学生内在的创造潜能的重要条件,教师要把激情,微笑,情趣带入课堂,在教学过程中热情地关心,爱护每一位学生,尤其要厚爱身体素质差,协调性,接受能力低下的学生,让他们能真切地感受到教师的热忱与温暖。对每为学生都抱以尊重与信任的态度。同时,教师在工作态度,思想品质,业务水平,教育能力等方面,也要严以律己,增强学生对教师的尊重和信任,试想一下,有时我们一个规范,流畅,优美的示范就能使学生得到美的感染和熏陶,尤其是有一定难度和惊险性的动作更能博得同学的钦佩和赞叹,这样,不仅增进了师生友谊,而且还能激发学生锻炼热情,何乐而不为呢?因此,只有在这种良性互动,情感交融的民主,平等教学氛围中才有利于萌发创新精神。
2.教学内容
体育,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有深刻的寓意和趣味,富有挑战性的魅力,满足学生好奇,探究,体验,甚至“冒险”的心理,体育内容的实践性和开放性对学生创造力的发展具有不可低估的意义。
2.1.精选教材
体育教材是体育教学的中心,我们需要的是适应学生和社会发展的教材,而不是只在理论与逻辑上讲得通的教材,而我们现在所使用的教材有许多是从体育院校教材中简化而来的。体育课为了配合“达标”测验,升学考试,只能围绕这些相对单调,乏味的项目进行日复一日的练习,测验,学生不是专业运动员,这些枯燥乏味的项目训练,肯定会使中学生感受不到上体育课以及从事体育活动的快乐。运动学专家也认为,不同年龄的孩子选择不同强度的锻炼项目,才能在运动中较好地完成心理锻炼。因此,要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出发,精选一些适应学生主体条件和各地方特点的教材,加强教材在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方面的实践性,降低体育教材的难度,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对体育运动充满信心。
2.2.增加游戏
体育游戏是由一定的情节,形式,规则和结果等几个部分组成的综合性运动,它既不是组织松散的一般性游戏,也不是控制严格的一般性体育教学和训练,它以其鲜明的特点和特殊的功能在学校体育中占有一席之地,通过游戏既可让学生体验成功的愉悦,又能培养学生遵守纪律,遵守规则的习惯,游戏过程中可让学生摸索或讨论取胜对手的方法,使整个游戏充满公平竞争,冒险获胜的比赛氛围,学生一旦参与,积极性很高,可以有效地激发团队精神,合作精神,有利于智力发展和创新能力提高。
2.3.加强左侧练习
研究结果证明,人的左,右半脑的功能不同,左半脑同词语思维,逻辑分析等有关,执行着抽象思维的功能,右半脑与感性认识有关,执行着形象思维的功能。传统教育所设置的课程以及讲课和考试等基本上发挥的是左脑的功能而忽视右脑功能的开发,不利于学生创造力的发展,只有左右半脑的功能获得平衡发展,左右半脑协同活动,学会用全脑来思维,人的创新思维能力才能得到高度发展,因而根据大脑两半脑对身体两侧交叉支配的特点,可以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加强左侧肢体部位的练习,如体操项目中尽可能地利用左侧手,脚支撑,加强左侧手,腿的力量练习,利用左手做游戏等等,这就是体育运动促进智力发展的基本原理。
3.教学方法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体育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对象,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充分利用体育教学的优势,多渠道启迪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
3.1.开放法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是为了不教”。对于学生来说,“会学”比“学会”更重要,教会学生锻炼比带学生锻炼更重要。因此,在教学组织中,不要集中过多,统得过死,提倡“形散神不散”。当学生的思维活动越出教师所设计的轨道时,教师要给予准确恰当的评判,多鼓励,少批评,允许学生创造性地理解练习动作,在练习过程中,教师尽可能多地作为一个实际的参与者,从中也可以让学生来评价老师,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教师要发扬民主,帮助,引导学生学习锻炼方法和培养终身体育的意识。
3.2.媒体借助法
多媒体技术在体育课中的运用作用是显而易见的。比如:一个背越式跳高动作的分解示范,任何一个体育老师也不可能“逐帧”慢动动作完成;而运用计算机则使这些动动作变简单了,它不但可以使学生观看到各种不同难度规格的技术示范和逐帧分解示范,并且还可以把学生自己的技术采集到计算机和正确的技术进行“重叠”比较,从而便于教师纠正和改进学生的技术。而这仅仅是计算机在体育教学上运用的一部分,它更以其生动形象的图形,多媒体动画,声光技术,以及高速的数据处理能力和智能化软件,深深地吸引住学生,并且通过学生主动的参与,使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融为一体,不仅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果,同时也开发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3.3.自编自导法
体育课在准备操,游戏,舞蹈等项目的教学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尝试自编自导的方法,首先教给学生基本的动作,在一定掌握的基础上,再给学生介绍创编的规律,以及生理要求等,然后要求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作用,让他们自行创编游戏,或编排健美操,舞蹈等,并鼓励学生出来演示,由于学生自编自导,学生的积极性很高,课堂气氛活跃,而且学生的表达能力,团结协作精神也得到了锻炼和提高。这样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活动,无疑会促进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提高。
3.4.竞赛法
体育内容有很多是以团队竞赛的形式参与的,如球赛,团体操,乃至一场仅需几分钟时间的拔河赛,每一个成员都置身于一个集体之中,团对胜利了,大家分享集体的荣誉;失利了,每一个成员都承担着责任并进行自省。团队荣我荣,团队耻我耻,从而培养了他们为集体而奉献的品质。每一次的经历都需要大家默契配合默契,斗智斗勇,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意识。
可以这样说,体育教学以其生动,直观的特点,在引发学生创新动力方面,有着其他任何教育方式难以取代的效果。通过体育运动和思维训练的巧妙结合,不仅有利于诱发和促进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也有利于学生智力的发展和思维品质的改善。因此,只要我们体育教师能得当运用,准确把握,一定能事半功倍。
参考文献:1.体育教学第1期相关文章。
2.中国学校体育第1期马国英,马莲媛的“培养学生主动性,创造性学习能力的尝试”一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