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作者:张凯    地址:石景山区八角北路小学    点击数:1188    更新时间:2005-10-23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重要突破口,创新能力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搞好体育教学的关键。因此,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从儿童的身心实际出发,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

了解学生情况要“清”。教师要了解学生的思想、感情、兴趣、爱好;了解学生的行为动机和心理特点;了解学生的学习习惯、知识基础、认识心理,学习态度、接受能力、参与的主体性、环境影响;了解学生的学习意向、体察学生的学习情绪,诊断学生的学习障碍,只有对学生的情况了解清楚,才能采取有效措施,因势利导,取得良好的效果。

对于低年级的孩子们年龄小,形象思维优于抽象思维,对事物认识先表后里的这些特点。我讲课运用故事化,情境化教学。通过人物、时间、地点等编成故事给学生听,让孩子们观看各种体育运动图片。直观、形象的把体育运动摆在学生面前,对他们进行感性认识。还根据他们模仿力强的特点,在教学中运用古诗《小池》里的诗词配上音乐编一套儿童拍手操,学生被美妙的音乐和拍手操的节奏所吸引,讲课的效果非常好。让学生在快乐、宽松的学习气氛中进行学,在学中乐,在乐中学。教师教学要有艺术性,语言符合少年儿童的特点,让学生易接受理解。

二、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为实施21世纪的体育教学目标,首先树立学生全体性的思想。学生主体性发展的重要基础是其“生理--心理--文化”结构的全面和谐,充分的发展某个方面或部分的局部发展,学生主体性的素质是一种综合的整体素质。所以,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练习为主线的体育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翁,真正参与到教学实践中。创新意识是实现创新能力的基础条件,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在课堂中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学生创新意识才会激发出来,因此,教师要做好以下工作。

(1)要善于激发学生对体育内容的兴趣,让学生喜欢上体育课。一节课的导入就如一篇文章的开头,能否抓住人们的注意力吸引她们读下去非常重要。因此,在课堂导入这个环节上我都用不同的游戏方法来吸引学生从而激发他们学习体育技能的兴趣。例如:在上“单双足向上跳”一课时,让学生模拟篮球被拍时上下动作状态,学生随着教师的手势反复做动作,体会动作。

(2)根据所授的内容设疑,用提问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进取精神。如:在上“爬行动作”一课时,让学生发挥想象力,模仿小动物的神态去移动.比如:爬行为小猫;爬行为小兔子;爬行为螃蟹等等.同时设置一些障碍,让学生爬上爬下或从障碍物的中间通过,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又激发了他们的进取精神.

(3)教学组织多样化,充分利用教学场地、挂图教具创设教学情境,给学生创设创新的条件和机会。例如:在上“跳模板”一课时,让学生根据模板上的箭头自己摆出跳的方向,在示范后带领同学进行练习。

三、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教学内容上必须新颖有创意。

新异事物对每个人都有新鲜感和吸引力,并对其进行探究。新奇刺激是引起创新能力发挥的有效方法,而获取新知识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必要条件。平时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有以下方法:让学生了解事物一般规律后,使他们掌握获取一般知识的方法和途径,懂得自己当前的水平。

1、学习掌握新知识并运用到体育实践中不断创新进行自我评价。

2、鼓励并启发学生亲身去尝试某些事物并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挑战问题。

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阵地,学生都能够运用足够的体育实践活动时间充分参与体育练习过程。通过各种形式多种、生动活泼、层次分明、结构紧凑的身体练习。实现学生自身创新能力。如:教完一套韵律操让学生们自主选择伙伴自己编操,学生热情很高并争先恐后的表演,展示自己自创动作的能力。轮滑时,教师教会简单动作,学生自由发挥自己的运动动作形式,提高运动水平,达到自己创新、动作、技能效果。

四、培养创新能力必须运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

1、“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要重点放在学生的学法指导上,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强化学生能力意识,让全体学生积极地主动参与教学的全过程。

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面向每一节课,精讲、善导、激趣、引思。讲在精处,导在学法,激发兴趣,引发思考,提高学生多种能力。要面向每一个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不可损害学生的自尊心,使学生感到自己是教学活动的主人。因材施教,坚持一法为主,多法结合。使课堂真正体现出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创设培养创新能力的环境。例如:我在《21世纪教材》中教授一年级学生单,双脚向不同方向跳,学生利用我自制教具经过我创设情境,引导启发根据音乐节奏,学生自己思考,编动作并讲解示范,来发挥学生主体性,更好培养学生们的创新能力。

要想提高教学质量,就要具备新颖、有趣、活泼多样的教学方法,才能给学生耳目一新的感觉,才能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参与性。过去由于受应试教育和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把学生当成一个容器,总是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考什么,练什么。在实施素质教育的当今时代首先要废除以前那种“填鸭式”、“注入式”教学,提倡多启发、多直观、多引导和讲、练、评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并进行鼓励学生辩论,有主见、有创新的培养学生动脑、动手的实践能力,把学习主动权教给学生,让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学会自己找路走。例如:在教授单杠一脚蹬地翻身上的动作时,学生做动作比较困难,以往教师先讲、后示范再练习,我采用启发式与诱导相结合的办法,给学生思考和自由发挥的空间。让学生大胆尝试鼓励学生树立自信心,学生们各显身手,各种姿势和手段都运用上来,学习效果很好。

2、在教学中设计、尝试以创新为核心的教学程序,激发学生探索知识的兴趣。充分发挥电化教学,计算机在教学中的作用,让多媒体介入到教学中来。因此,可以多角度,多层次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活学生兴趣,使教学由平面到立体,静止变动态抽象具体化。所以教师要考虑学生想学什么?有什么困难?怎样在做中学,练中悟,悟中感,感中乐,增强创新的能力。

3、扩展学生合作的组织形式,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创新能力只有在实践中获得,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采用多启发,多直观,多实践。鼓励学生敢于质疑,敢于向教师提出问题,鼓励学生标新立异,鼓励学生“青出于蓝胜于蓝”。教学中教师要按学生的年龄、性别、能力、个性等差异努力为每一个学生提供表现的机会,多一些讨论式,座谈式,游戏式的教学组织形式使每一个学生保持积极向上,活泼进取的心理,让每一个学生都有自主学习的倾向,自主学习的机会和自主学习的能力。例如:在教授五年级肩肘倒立时我根据学生情况分为几个小组,以小组学习为核心,各组广泛交流,教师有效指导等方式,优化课堂结构,让全体学生都参与到实践中,鼓励学生学会求知、合作、选择。让每个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依靠互帮互助,利用共同资源相互交流、共同协作、支持帮助、扩展和丰富自己的新异信息,培养创新能力。在肩肘倒立教学过程中,我利用自制教具:通过展示{三角形}于{平形四边形}的稳定性和牢固性的力学对比向学生展示肩肘倒立的动作要领。我还利用自制教具(人体模型)能够充分直观的教学,学生采用小组合作形式,运用自评、他评手段和相互学习讨论进行学习。例如:第一种方法是让学生运用自制木尺测量从肩到脚的高度为原始高度与倒立后木尺测量的高度进行对,差数越小代表动作越成功。第二种方法是利用挂不同高度的彩球,一种颜色代表一种高度,让学生自由选择,用脚尖顶球,体会技术动作要领,顶到为成功。从肩到脚的高度为原始高度与倒立后木尺测量的高度和自己选择彩球的高度的平均高度进行对比,数值越小说明动作成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体验成功的喜悦,达到成功教学。

由此可见,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素质教育的关键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为此在教学中利用体育教学的优势,因材施教,多渠道多层次的启发学生的思想,塑造创新意识,开发创新潜能,使他们的创新能力逐步得以培养。科教兴国战略能否实现,关键在于我们的教育能否培育和造就出适应时代发展的大批创新人才。国运兴衰系于教育。创新,成为教育的灵魂之魂,教育责无旁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