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教育正经历着一场深刻的变革。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推进的今天,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已愈来愈受到我国教育学术界和各级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及中小学校的重视。教师的专业能力,直接影响着教师参与课程发展的质量,乃至影响着此次课程改革的成败。而教师参与课程发展是一种高创造性的教学活动,教师不再只是课程的消费者和被动的实施者,而要在某种程度上成为课程自觉的生产者和主动的设计者。这无疑对教师的创新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培养创新型教师势在必然。
1、从课程功能的改变看,《纲要》强调了课程的功能要从单纯注重传授知识与技能,转变为更关注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以及学习的过程与方法和指导。这就要求教师必须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新课程条件下的知识的传授者、学生的促进者、教育的研究者。为实现这一角色转换,教师必须遵照新课程的教育理论与目标,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创造性地研究新的课堂教学,以培养和造就21世纪新人。
2、从课程结构的改变看,这次课程结构的改革,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置为必修课,旨在加强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课程结构的改革还强调了课程的均衡性和选择性,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并为每个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创造条件。所以,课程结构的改变对教师的创新素养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需要教师在课程目标指导下,从学生、时间、地点等实际出发,创造性地确定活动的主题、内容与方法。
3、从课程学习方式的改变看,学生的学习方式由“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向“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转化,对教师的创新素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不确定的可变因素将会更多,教师不但需要策略上的随机应变,更需要行为上的积极探究与创新,使自己的教学方式适应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做到以学定教。
4、从课程评价的改变看,新课程十分强调教师要对自身的教学行为进行分析与反思。分析即衡量自身的教学行为是否科学合理、切实并具意义;反思即教师通过自我对比和相互对比的方式来批评自己,改变自己。这分析与反思的过程就是研究的过程,而教师的创新素养直接关系到研究的成效。教师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以创新的头脑开展研究,必将促使自己的教学行为日新月异。
5、从课程管理的改变看,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意味着课程创新层面的增多。这不仅要求教师创造性地实施国家课程,而且要求教师依据课程标准,创造性地进行教学,反对经验主义和本本主义,确保课程对学生、学校、地方的适应性。同时,还要求教师创造性地研究和参与校本课程的制定与实施。
美国创造教育权威史密斯认为,创新型教师“应当是吸收教育科学的新成果,把它们积极地运用到教学上,而且发现新的实际可行的方法的人”。而对课程改革这一“新成果”,教师理当努力“吸收”和“运用”,并且不断“发现新的”。二、新课程背景下创新型教师的基本素质
(一)新鲜的教育理念。新课程要求教师必须转变陈旧、落后的教育观念,树立符合新课程改革需要的新理念。具体而言,课程改革的新理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教育目标观。由只重视知识的传授与各种能力的单项训练向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新课程不仅重视学生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基本技能的训练,也特别强调学生对学习过程的理解、学习方法的掌握、各种综合能力的培养,以及态度、习惯、情感与价值观的培养形成。
2、教师观。教学的根本点在于学生的学,教师必须为学生学习服务,以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为中心。因此,教师的角色亦被赋予新的内涵: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化为学习的促进者;由学生的管理者转化为学生的引导者;由居高临下转为“平等中的首席”;由被动的学习者转化为主动的研究者。
3、学生观。学生是人,我们必须尊重学生的人格,维护其尊严和人身权益。学生是整体的人,我们既关注学生的认知识心理,更要关注他们的情绪、情感体验、道德修养和人格养成。学生是发展中的人,在教育教学中允许学生犯错;学生具有可塑性,正因为如此才使教育成为可能。学生是具有巨大潜能的人,我们必须予以充分挖掘。学生是一个独特的生命体,我们应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
4、课程观。课程管理即将由国家统管制逐步走向国家、地方与学校的分权决策制,这意味着教师将有权也有责任参与课程的管理与课程的开发工作。因此,要求教师必须具备课程意识,形成正确的课程观念、培养和增强课程开发的能力,逐步由国家课程的执行者转化为学校课程的研制者和开发者。
5、教学观。新课程要求改变原来的单一、被动的教学方式,建立和形成能够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把接受学习与研究性学习、体验性学习、探究性学习和实践性学习等密切地结合起来,以促进学生的创造性和个性的完善发展。要达到这个目标,就要实现教学行为的几大转变,即由教师的“教”转向重学生的“学”、由重知识传授转向重学生发展、由重教师的权威转向重师生的平等交往与对话、由重结果转向重过程以及由重统一规格转向重差异性教育。
6、教材观。新课程教材观认为,不必过分强调教材的精华性、权威性和学术性,教材只是一种材料和资源,一种帮助学生学习的工具。因此,教师不必完全忠实于教材、一味照本宣科,而应大胆质疑与创新;教师不仅是教材的使用者,也可以是教材的编写者;教材应该是多样化的。
7、评价观。传统的评价观只重视考试、分数、升学率,这样的片面评价导致了学生的片面发展。新的评价观认为,评价应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把结果评价与过程评价、多样化评价相结合,以实现从量到质,从知识、技能到习惯、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的全方位的评价,增强评价的科学性和客观性,更好地发挥评价在课程改革中的功能。(二)崭新的专业能力
1、课程参与的能力。课程参与要求教师全程性地、主动地、批判地、合作地介入课程开发、决策、实施、评价等过程;要求教师能自主地去识别、捕捉、积累、利用各种课程资源,特别是课程实施过程中动态生成的资源,从而为学生提供多种发展机会、条件和途径;要求教师以课程开发者、研究者的身份进入课程,必须了解一些课程研究和基本规范,掌握课程研究的基本方法技能。
2、指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的能力。进行探究性教学,对教师的能力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它要求教师能够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调查、解读、研讨等活动,发现知识、获得知识、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索问题、创造性地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习惯和能力。要达到这些目标,教师自己首先必须成为探究性的学习者和实践者,以自身的探究性的学习经验和实践能力,去更好地指导、丰富和发展学生的探究性学习活动。
3、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现代信息技术对于教学过程的渗透以及教学活动对于现代信息技术的需求会更加强烈。因而,将现代信息技术与教学活动有机结合的能力是必不可少的。(三)自我更新、自主发展的意识。
如果教师缺乏自我更新、自主发展的意识,则更新教育观念、掌握新技能只能是无本之木。只有当改革真正成为教师自我更新、自主发展的愿望和需要时,崭新的观念才能通过付诸实际行动而取得实际意义。
1、热爱教育。有一句话说得很好:“教育是科学,科学的价值在于求真;教育是艺术,艺术的真谛在于创新;教育是事业,事业的意义在于奉献”。我们必须耐得往寂寞,受得起挫折,将自己的全部精力投入到富有创造性的课程改革实践活动中去。
2、热爱学生。“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一个连学生都不爱的教师,根本不可能成为创新型教师。那么,教师的爱应体现在哪些方面呢?(1)博爱,面向全体学生,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2)真诚,绝不能以虚言欺骗学生。(3)宽容,它是一种伟大的教育力量,能够化解许多矛盾。(4)责任感,如果说教育能改变人的命运的话,那么学生的命运就掌握在我们手中,可见责任之重大与神圣。
在新课程实施的今天,教师应本着对教育、对学生的满腔热情,积极自我反思,自主发展,勇于挑战自己,不断进取,根据自身专业能力的不足与欠缺,确定发展目标,设计发展策略,学会利用学习资源,寻找学习机会,并认真审视、改进自身的发展,使自己成为专业发展的主人。这是教师在新课程改革实现源源不断自我创新与发展的内在动力所在。三、新课程背景下创新型教师的培养
(一)建立有利于创新型教师培养的制度体系,创建“学习型校园”。
优秀的、创新的制度体系总能调动人的积极性及长处,发挥人的创造精神,并能提高群体的凝聚力与战斗力。学校应整合好教导处、教科室、各教研组等力量,调动教师个体的积极性和群体的合作性,保证学校教育研究有序有效。学校必须从实际出发,制定创新的、有活力的制度体系,包括课程制度、教学制度、评价制度、教研制度、奖励制度、评优评先、青年教师进修制度等一系列内容管理制度,以人力、物力、财力诸方面给教师提供学习和研究的保障,帮助教师不断创新,走向成功。学校应努力成为教师创新、发展的精神家园,促进教师的教学、科研培训融为一体。
创新离不开研究,而研究必须与学习结合。学习对于教师尤为重要。创新需要信息的交流,知识的积累,开放的环境。学校应特别注重教师学习制度的建立,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营造浓郁的学习氛围,使学校成为一个学习型组织。比如设法改变教师生活封闭、信息闭塞的局面;尽力把教师从繁杂的事务中解放出来,挤出时间组织教师学习,获取外界信息。同时,鼓励教师自觉地投入个人学习,努力学习先进的教育理论和教学技术,不断地以边缘知识武装自己,完善和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进一步提高自身的学力,并形成一种对工作和学习的强烈内驱力与积极性,全身心地投入教育研究,勇于进取,敢于创新。(二)积极开展校本研究,大力倡导“教师”即“研究工作者”。
没有研究就没有创新。创新型教师必须是“研究工作者”。如何促进教师由经验型向研究型转变?关键就在于教育研究,校本研究正是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学校在校本研究这一平台上,不断地去激发和唤醒教师研究和创新的欲望,张扬教师的个性,发展教师的教育教学智能和技能。学校应构建起国家、省级、市级、县级、校级课题网络,成立各级课题领导小组和研究小组,出台研究方案。并让每位教师在学校科研课题框架下,确定自己的子课题,把日常的教学行为与自身的专业成长结合起来,与课题研究结合起来,与积极投身课程改革结合起来,实现以研促改,以改促新。当然,校本研究同样需要创新。学校应不断创新校本研究形式,丰富校本研究内容,创设校本研究的机会和平台。如联系上级教科研部门指导研究工作;邀请专家与教师面对面共同研讨;各学校之间开展联片活动;有针对性地组织集体培训,为教师提供学习资源;鼓励教师自觉进行教学反思,撰写教学随笔,教研总结或教研论文。另外,学校需要建立相应的体制和机制,诸如激励机制、导向机制和保障机制等,保障校本研究有效开展,使教师永远走在教育科研的前沿,永葆教育创新的活力。(三)改革传统的教育教学评价,为教师创新注入活力。
传统的教育教学评价是以学科价值为本,以知识技能体系为目标参照;以教师为中心;重结果,轻过程;用简单的分数去衡量千差万别和活生生的人格面貌及其内在深刻、复杂的认识、行为、态度和价值以及创新教育能力的发展状态。而新课程提倡创新教育,提倡“以人为本”和个性发展;而创新意味着前所未有,具有一定的非预见性和“测不准”。同时,创新明示着独特、首创和出新,意味着个体在思维和行为上的能动。
与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评价相适应,也要改变传统的对教师的评价方式,尤其是要改变把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为评价教师工作成绩的唯一标准,或者把那些致力于加班加点、进行大面积补课和题海训练的教师作为典型加以宣传表扬的做法。我们应把目光放在教师是否用最先进的理念,最恰当的方法,最短最少的时间,教出高质量的学生;把教师的教育教学思想、艺术和技能作为教师评优评先的重要标准,将教师的积极性引导到创造劳动上来。我们要改革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充分尊重教师选择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自主权,减少不必要的限制和规定,允许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有不同的教学风格和特色。要发现和挖掘教师的创新潜能,对于那些思想活跃,敢于突破常规,敢于开拓创新的教师给予积极评价。学校积极的评价方式,必将给创新型教师的培养注入活力。总之,创新型教师的培养既有赖于教师本人积极主动的努力,又离不开学校管理上的创新。如果我们有大批创新型教师在创新意识的驱动下,在创新精神的支撑下,在实践中充分运用创新智慧与能力,那么我们的新课程改革就一定能够产生质的飞跃,我们就一定能够开创21世纪中国教育的崭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