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在教学中采用的方法,不应该是主观随意的。正如其他学科一样,应该依据教学对象的年龄、能力所要教授教材的内容和要求制定相应的教学方法。
本学年度舞蹈班的年龄都是在4岁左右。这段年龄幼儿的特征,他们的模仿能力理解能力强,他们善于模仿教师的舞蹈动作,却不易理解教师对动作所作的理论讲解和分析。因此,对于初学的儿童应该更多地采用直观教学(即教师给幼儿以反复的动作示范)。此外,幼儿做动作时往往自我知觉比较迟钝,不善于按照教师的要求自觉地对动作进行自我纠正。因此,教师要耐心细致地一个人一个人地、一个动作一个动作地纠正学生动作上的差误。
一般来说,有两年以上舞蹈训练基础的,通过实践对舞蹈动作的理解有了提高,对自身训练时动作中存在的毛病进行自我纠正的能力亦相应提高。这时,教师除了做必要的示范外,应对幼儿进行必要和适量的舞蹈动作理论分析,使学生在实践的基础上从感性认识向理解认识飞跃。此外,教师可以加强训练中的口头提示,帮助幼儿及纠正动作,以节省时间。
作为舞蹈教师,我会研究自己的教学对象和所要教授的舞蹈内容,制定与两者相适应的科学的教学方法。实践证明,当教学方法同教学对象相适应时,幼儿就能较快地、正确地掌握所教授的舞蹈动作,也会较自觉地及时纠正自己练习舞蹈动作时出现各种毛病,教学质量会显著提高。下面谈谈我的几种具体教学方法。
1、教授新的动作
(1)、教授新动作时,首先应当给幼儿正确的示范,同时讲清动作规格和要领,说明动作的形态和用力的方法。在讲解时语言简练,精讲多练,把大部分时间用在反复练习上。
(2)、一般来说幼儿掌握一个新动作往往是先会做,然后做到较果好,最后才能达到精美,一教就会这是不可能的,必须循序渐进,逐步提高。
(3)、要选择有效的训练步骤。教授一个新动作往往要经过若干然后达到“完成体”,即经过由简至繁、由易到难的过程。制定的训练步骤是根据教学对象的年龄、能力来设计。
(4)、教授新动作或开技巧。幼儿往往是先入为主。一个动作初学时养成的毛病,以后改正极为费力,甚至难以改正。如果一旦成为习惯,尔后是极难纠正的。每一个新动作初学时是否正确掌握规格与方法,对幼儿以后能否很好掌握这一动作、继而上升到精美的程度关系极大。
(5)、教授新动作时先解说动作的做法,然后解说节奏,或教师口数节拍让幼儿练习,然后再配上音乐练习。
(6)、教授一个新动作后(即使仅仅是动作的某一步骤),我要在教室中选择一个能纵观全班幼儿练习动作的位置,观察幼儿掌握动作的进程,以便对幼儿在练习动作时出现的问题和毛病及时指点、纠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