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杯清明酒,满盏思故人_酒史文化


一杯清明酒,满盏思故人
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高翥《清明日对酒》
    清明节与酒,总有不解之缘。
    早在春秋时期的晋国,清明节就已有相应的饮酒活动。这一天,举行家宴时,去世的祖先留在上席,并置放酒菜,并示意让祖先饮酒或进食后,一家人才能开始宴席。同时,还会在祖先的灵像前,还要插上蜡烛,放一杯酒和若干碟菜,以表达对逝者的哀思和敬意。
    相辅相成的清明和酒。
    清明节常在四月四日到五日之间,阳春三月,草长莺飞,所以辛弃疾才说:“春事到清明,十分花柳。"清明,最早只是一种节气,随着岁月变迁,人们不断增添了各种习俗,才逐渐演变成为纪念祖先的节日。约从唐代开始,人们在清明扫墓的同时,也会伴之以踏青游乐,在哀悼祖先之余在明媚的春光里骋足,也算是节哀自重转换心情的一种调剂方式吧。“清明时节雨纷纷”,此时的湿润而暖和的气候,让空气中丰富而且独有的酿酒微生物群落开始苏醒,并逐渐滋生于各个角落,墙角、树根、瓦砾……在投身于酒曲前,或许也会稍稍停在郊游人们的发梢上,人文与自然也在此刻达到了至臻和谐,这就是酒的酿造本源--道法自然,在极具特色的酿酒环境系统中,以“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境界,注入数千年延绵不绝的技艺传承,成就一滴醇厚悠长。
    酒,天人合一,直通天地。以酒祭祀,含了一份酒以忘忧、借酒消愁之意。若是家人安康,不妨小酌几杯若是故人已去,当端起酒杯到庭院中去,邀月共饮,将烦事抛开,就像故人仍在身侧,喝酒、赏花。清明节的忧愁不是闲愁,是“而今识尽愁滋味”,举杯独饮思故人之愁。
    清明节饮酒也与寒食节有关。
    清明与寒食本前后相随,有说寒食在清明前一日,也有说在清明前两日,由于两者时间相近,又加上扫墓与寒食禁火习俗的融合,古人常把寒食节的活动延续到清明,久而久之,寒食与清明便合而为一了。历史上,唐以前重寒食,宋以后重清明。寒食节时,家家要禁烟火,只能吃预先做好的冷熟食。传说这是为了纪念春秋时代功成隐退、抱树焚身的晋文公重臣介子推。一般从寒食禁火到清明起火,需要三天时间,也就需要一连三天仅吃冷食,不过寒食节虽禁火,却不禁酒,喝酒暖身之举便就此流传开来。据晋代陆翙《邺中记》载:“寒食三日作醴酪。"说的就是当时寒食节制作饮用甜酒浆的习俗。唐代有不诗人吟咏过寒食饮酒诗,有赵嘏的“相劝一杯寒食酒”,有张祎的“野寺一倾寒食酒”,其中最为有名的是白居易的何处难忘酒,朱门美少年,春分花发后,寒食月明前”,“寒食枣团店,春低杨柳枝。酒香留客莺语和人诗”。
    酒在古代中国的地位十分重要。当时的饮品莫过于酒和茶,茶在休闲娱乐时喝,而酒不光在平时喝在重要的祭祀、社交场合更是少不了。随着酿酒业的日益发展,酒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用物,酒事活动也随之宽泛,经过历史的发展沉淀后,逐渐形成较为系统的酒风俗礼仪。但从古至今,酒在祭祀的这个风俗中始终举足轻重。与其说“用酒祭祀和祭祀用酒”的风俗来源于酒,还不如说,酒的风俗折射、演绎和尊崇着尘世间的文化规则。在寒食清明这个祭祀先祖、缅怀故亲的节日,酒,无疑成了人们缓解哀痛心情的最好载体。
    一杯烈酒,是无数后辈对先祖的祭奠哀悼,是异地游子对故乡的眷恋与不舍,也是对过去时光的思念对人生无常的叹息;更是返回内心,对自我的追寻与洗礼。酒是人生最真挚的朋友,它会让你在追寻理想的道路上永远不会感到孤单。
    当我们端起酒杯,思往者,念生者,醇厚酒液入口,驱散瑟瑟春寒,人们在酒中获得力量,酒业也通过人们再上层楼。而今正值清明,愿君抬首尚有来路,回望可见归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