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栏跑(Hurdle race)田径运动中跨越栏架障碍的短距离跑。跨栏跑起源于英国。17~18世纪时,英国牧羊人经常跨越羊圈,这种活动逐渐演变为跨栏跑。成为田径比赛项目已有100多年历史。
最早的跨栏跑比赛出现于1860年。当时跨栏跑对距离、栏高、栏间距离、栏架数量均无统一规定。1864年在英国牛津、剑桥两大学首届对抗赛上,正式举行了跨栏跑比赛,距离为120码(109米73)。剑桥大学体育俱乐部的丹尼尔以17秒7的成绩首创120码高栏比赛的纪录。最早的跨栏跑也叫障碍跑,是跨越埋在地上的既笨重又危险的木支架或木栅栏。1900年后,出现了可移动的倒T形栏架,促进了技术发展。1935年后,比赛中采用了L形栏架,栏架底部加重,栏架顶部只要受到3.6~4公斤的冲撞力量,即可向前倒翻。栏架的这种结构一直沿用至今。跨栏跑的主要技术包括:起跑及栏前加速跑、“跨栏步”、栏间及途中跑、终点跑及终点冲刺几个部分。
1896年第1届奥运会举行了男子100米跨栏跑比赛,栏高1米,栏数8架。由于过栏技术差,冠军的成绩为17秒6。跨栏跑真正得到发展并形成技术风格是在美国。19世纪末,美国运动员A.克伦茨莱因完善了直线前跨和单臂前导技术,后来成了现代跨栏技术的基础。在跨栏史上,他被称作“现代跨栏运动之父”。在1900年奥运会上他获得110米和200米栏金牌。1907年美国F.史密森把过栏技术发展为上体半屈,在1908年奥运会上以15秒成绩获得冠军,并创造110米跨栏的第一个正式世界纪录。1916年过栏姿势已发展为上体触及过栏腿,1920年加拿大汤普森发明了过栏时双臂前导技术,第一个突破了15秒大关。1936年,美国运动员汤斯对跨栏技术进行了改革,他过栏时把摆动腿抬得很高,这对过栏落地第一步起作用很大,他用这种技术在1936年奥运会上夺得冠军,之后又创造了13秒7的世界纪录。40年代后期,美国优秀跨栏运动员H.迪拉德以其“特别突出起跨腿式”跨栏技术,几乎影响了所有后来选手。他在1952年创造了13秒7的奥运会纪录。70年代初的代表人物是美国的米尔本,他创造了13秒24的第一个电动计时世界纪录。1979年美国的内赫米亚用综合型过栏姿势创造两次世界纪录,1981年他突破13秒大关(12秒93),1982年内赫米亚成为橄榄球队职业选手,失去参加田径比赛的资格。1987年重返田径赛场后,却未能恢复原来水平。1988年美国选手R.金多姆跑出12秒97的好成绩,成为第2个跑进13秒以内的选手。在洛杉矶奥运会夺冠后,在汉城奥运会又以12秒98的成绩夺得金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