丢花包(布依族)



  丢花包是贵州布依族青年男女非常喜爱的一项游戏。它的历史悠久,最早的活动形式尚无文字记,但从宋人朱辅《溪蛮丛笑》中描写苗、瑶、撩、仡伶、仡佬5个民族的风俗来看,这一活动在宋代就已形成“土俗”,岁节数日,野外男女分两朋,各以五色彩囊豆粟,往来抛接,名“飞砣”,可见,宋代“僚人”的“飞砣”就是今日布依族的“丢花包”。清朝康熙年间《贵州通志?蛮僚》中载:仲家(明清两代对布依族的俗称)……于孟春跳月,用彩布编小球如瓜,谓之花球,视所欢者掷之,”说明至少在康熙年间布依族青年中丢花包活动已盛行。

  丢花包选择在村寨附近平坦宽阔的地方,在丢花包开始之前,青年男女互相对歌,暗中寻找花包伴。片刻之后,便各站一排,相距约二三十米,这时姑娘们手握提绳将花包左转右转向自己的如意郎抛去,后生接到花包后,即回掷给心爱的姑娘,如此往返抛接,投掷,花包左右穿梭,为青年男女传情达意,到若干回合后,便一对对地悄然离开,另寻一外叙衷肠唱情歌去了。过去,丢花包有不定期的惯例,一般事先规定,花包丢过肩可以不接,如没有过肩而自己没有接到,那么不管是男是女都要给对方一件礼物,如项圈、手镯、戒指等饰物。现在,丢花包作为比赛,一般不限人数,对等进行,通常是男女混合,但也有男子单项和女子单项对掷。丢花包主要靠手臂的力量,借助两三步助跑,在腰腹力量的配合下将花包掷出,要求甩得远,掷得快,丢得准,接得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