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中国社会体育发展趋势


1 前言马克思曾说过:现代社会对体育的需要是由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决定的。在物质生产发展的基础上使社会成员享受各种权益,在体力、身心、精神、道德和个性等诸方面全面发展。这种全面发展的实现和社会对体育的需要,不是以人们的愿望和主观意志为依据,而是由社会生产发展的客观规律所决定的。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体育将越来越显示出它的重要地位。
  社会体育作为我国体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关系到人民体质的增强、健康水平的提高和生活质量的改善,是现代社会文明、健康、科学的重要标志之一。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生产力的不断提高,现代生产方式和人文环境等客观条件将对社会体育的性质、内容、范围、结构、对象及时空关系产生巨大影响。今后15年是我国全面实现现代化建设第2步战略部署,向第3步战略目标迈出重大步伐,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时期。配合国家“九五”规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实施,运用预测学、人口学、历史学、经济学及社会学基本理论,回顾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体育发展历史,剖析影响我国社会体育发展的主要因素,结合世界社会体育发展趋势,预测2010年我国社会体育基本走向,对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乃至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指导意义。
  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体育发展的历史回顾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治稳定,经济发展迅速,综合国力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为社会体育的全面发展和新的飞跃提供了扎实的基础。党和国家大力倡导社会体育。1982年,在5届人大5次会议修订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把国家在新的历史时期的体育任务用根本大法确定下来,成为全国人民必须努力实现的法定目标,国家“六五”、“七五”规划也对体育事业的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1995年6月20日国务院颁布了《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它从面向21世纪提高民族素质的战略高度出发,对今后若干年直到下世纪初我国全民健身的目标、任务、措施提出了新的明确的要求。《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颁布,是新中国体育史上的一个里程碑,标志着我国社会体育的发展将实现一次新的飞跃。随着1995年8月《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的颁布,广大人民群众参与体育的权利,落实“全民健身计划”得到了充分的法律保障。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使这一阶段我国社会体育出现了蓬勃发展的大好局面。
  1978年以来,职工体育呈现全面发展趋势。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职工人数大幅度提高,职工体育活动的内容也由过去以广播操、生产操、武术、球类为主,开始向体育舞蹈、健美操、气功、保龄球、网球、门球等时尚体育项目扩展。在社会体育活动的高潮中,广大职工体验到了体育所带来的快乐,对体育的价值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和企业经营机制的逐步转换,职工体育也由单纯行政命令组织活动,向多渠道、多形式演进;职工体育管理也由集中统一向多元化过渡;职工体育的价值取向也由单纯的健身,转向健身与娱乐、消遣的有机结合;其形式也正在向自愿参与、业余为主、以趣择项、多方筹办、有偿服务方向发展。除了行政组织形式、自由结合形式和家庭形式外,社区组织形式和经营型、准经营型、体育俱乐部形式也随着社会生活环境的变化建立起来。
  党的11届3中全会以来,以“家庭联产承包制”为先导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使农村发生了历史性巨变。随着广大农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他们对精神文化和体育的需求也日益迫切。1986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了中国农民体协,农民体协深入农村,为开展农村体育做了大量工作。从1985年开始的全国“争创体育先进县”活动,至今已有5批468个县跨入先进县行列,占全国县级单位的21%,争创活动在我国农村体育发展中起到了“龙头”作用。近几年来,我国农村体育活动开展逐渐走上了社会化道路,社团和乡镇主办的体育活动次数大大超过县体委,农村体育设施基本建设状况有了较大变化,55.71%的县拥有篮球场,54.5%的县拥有田径场,29.86%的县拥有游泳池,25.4%的县拥有训练房。全国县级下设的体育社团达131种,各种体育社团共办体育,农村20,645个乡镇配备了专(兼)职体育干部12,356名,各种辅导部、指导部6,424个。
  
  3 影响我国社会体育发展的主要因素
  3.1 经济因素
  经济是社会发展的基础,社会体育作为上层建筑的一部分,它的发展必然要以经济为基础,无论发展规模还是发展模式,都要受到经济的制约。当前制约我国社会体育发展的主要因素是经费缺乏。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主要是社会生产力水平不够高,特别是包括家庭服务业在内的第三产业不发达。在我国市场经济日趋成熟的情况下,经济状况与个体的体育行为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人均国民生产总值(GDP)作为最重要的经济指标,它不仅反映综合国力的经济总量,而且反映了按人口平均物质的非物质生产部门在某一时期新创造的价值。根据《1996~2010年中国社会全面发展战略研究报告》(魏礼群主编,1996)所预测的2000年和2010年的人均GDP可知,目前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以每年8~9%速度递增,这一高速度在本世纪末还将继续保持下去。而在2000~2010年,由于基数变大,再保持8%左右的高速度恐难以实现,但其发展速度可望仍将保持在6.0%左右。可见,到2010年我国经济实力将大大增强,这必将为我国社会体育的发展提供更多的物质条件,为社会体育的快速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3.2 人口因素
  人口是社会发展的主体,人口发展既受社会发展的制约,反映社会发展状况,又有自己内在的发展规律。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社会体育对象的特殊性决定了其发展与人口息息相关。按照12‰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中线)估算,到2000年,我国人口将达到12.89亿;2000~2010年按9.0‰中线标准估算,人口将达到14.10亿(魏礼群主编,《1996~2010年中国社会全面发展战略研究报告》,1996)。人口总量膨胀与经济水平间的制约关系,在下世纪初对我国社会体育的发展将产生重大的影响。
  从我国人口的年龄结构来看,2000年左右将进入老年型社会。1982~2000年为人口老龄化前期阶段,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比重将从7.63%上升到9.81%;2000~2020年为人口老龄化的发展阶段。在这个期间,老年人口将从1.27亿增加到2.29亿,年递增率为3.0%,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重将从9.81%上升到15.53%。人口的老龄化一方面使社会经济负担加重,社会适龄劳动力比重下降;另一方面必然引起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的变化,从而对社会体育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由于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在农村的落实和经济建设的发展,占全国人口60%左右的农村人口,其剩余劳动力将逐步向城镇转移,1982~1990年平均每年增加374.5万人,预计2000年将达到12,983万人。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及城市经济发展的辐射效应,小城镇及卫星城镇的增加以及城市人口自身增长等因素,预计2010年我国市镇人口将占总数的40~50%。市镇人 增加无疑将影响社会体育的布局,对社会体育的组织形式、活动的时空特征、文化消费比例及场馆设施建设起到促进作用。
  
  3.3 生活质量
  生活质量的高低反映了经济社会发展的结果,是居民物质文化生活改善的重要体现,是反映居民在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中需要的满足程度。生活质量的提高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2010年,随着社会发展呈现出新的模式,居民的消费水平、消费结构、闲暇时间、闲暇生活方式都将发生深刻的变化,而作为文化娱乐重要组成部分的社会体育必将随之相适应得以发展。
  
  3.3.1 消费水平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城镇居民生活和农民人均收入都有了明显提高,居民的消费水平也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从居民消费水平预测(魏礼群主编,《1996~2010年中国社会全面发展战略研究报告》,1996)看出,居民消费水平还将逐步提高,2010年将达到1,806元。
  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预示着居民消费结构也将发生变化。恩格尔系数反映人均食物消费量占总消费的比例,1991年为53.82%,2000年将下降到48.0%,2010年可望下降到44.2%。文化娱乐费用的支出占总消费的比重,1996年为0.30%,2000年可上升到0.50%,2010年将达到0.80%。大量研究表明,当恩格尔系数达到65%时,开始出现娱乐消遣消费,当恩格尔系数达到50%以下时,此消费呈持续增长势头。也就是说,到2010年,我国无论城市还是农村人口,都将有一定的收入余额用于自己感兴趣的其它生活领域中去,用以满足文化娱乐等需要的支出逐步提高,而作为文化娱乐重要组成部分的社会体育,其支出也必将有所增加。
  
  3.3.2 闲暇时间
  闲暇时间是指人们在劳动时间之外,除去满足生理需要和家务劳动等生活必须时间支出后,剩余下来由个人自由支配的时间。闲暇时间的变化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农业时代人们的生活受自然的支配,适应季节和农作物生产的自然节奏,没有固定的闲暇时间,自由时间仅占整个生命时间的22.9%。工业化时代,闲暇时间有了明显改观,自由时间上升到整个生命时间的38.6%。现代信息社会,劳动时间明显缩短且相对集中,人们对闲暇时间观念加强,随着工时制的改革、社会服务保障体系的逐步完善、家庭劳动自动化程度的提高及家庭内部结构的变化,人们有可能在工作之余有更多的时间从事其它休闲性、娱乐性等方面的活动。人们闲暇时间正以每年0.8小时/周的增长率递增,目前我国城市16岁以上人口的闲暇时间已达1,916小时/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收入逐年增长,社会服务系统及第三产业的发展,家庭规模逐渐缩小,核心家庭扩大,预计到下世纪初,我国城市人口人均闲暇时间可达30小时/周左右,制约人们参加体育活动的时间因素得到缓解。闲暇时间的增多和相对集中,为社会体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同时也对社会体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3.3 闲暇生活方式
  闲暇生活方式是指人们在闲暇时间内的活动内容和活动类型。从人类社会发展史来看,随着生产力的不断提高,人们由于社会生产的时间越来越少,闲暇时间越来越多,闲暇生活方式也将越来越丰富多彩。可以说,闲暇生活方式是社会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人们热衷的闲暇生活方式是社会体育存在和发展的外环境,因此,闲暇生活方式也就成了影响社会体育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现代社会快节奏、高效率的生产生活方式,必将给劳动者带来身心上的高度紧张与疲劳,因而追求身心健康及个性的协调发展,将成为21世纪人们的共同要求和社会的时尚。
  文化社会学有关研究表明,串门、聊天、走亲戚这一中国传统的闲暇生活方式,随社会生产力的逐年提高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除了家务劳动、看书报杂志外,参加体育活动、文化娱乐活动已是人们闲暇时间的主要用途,人们用于文化娱乐的费用支出也逐年提高,且增加的速度高于收入增加速度。目前,我国城市人口的闲暇生活方式大多停留在传统养生型和消遣娱乐型的混合方式,从养花养鸟、品茗谈天、电话约见,到打麻将、看电视、卡拉OK、跳交谊舞、练气功太极拳,纷然杂陈,难分伯仲。但人们对自己的文化娱乐活动满意度得分仅为44.27分,反映出人们对闲暇生活方式单调的不满。预计到2010年,随着人口年龄结构和受教育程度及文化体育设施的改善,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开放,生产力的不断提高以及伴随着社会的大规模国际文化交流,人们的闲暇生活方式将从目前的简单混合型向养生、消遣娱乐、健康投资等交融混合型方向发展,人们将更加注重追求科学的人文价值、健康卫生价值和身心上的满足。
  
  3.4 场地设施
  80年代以来,我国虽然新建了一批体育场地,但由于受经济发展水平和城市建设的限制,场地设施仍不能满足人民的需要,以1995年底我国总人口计算,每万人拥有体育场地、人均体育场地面积,均落后于发达国家。
  由于历史原因及城市规划、人口、土地等方面的客观原因,在城市居民区内,可供居民进行体育活动的设施在较长一段时间内还难以全面改观,体育场地的建设这一社会体育发展的硬件环境仍满足不了社会体育发展的实际需要。1995年全国体育场馆调查统计数据表明,目前我国人均体育场地面积为0.65m2,在现有615,693个各类符合普查标准的体育场地中,体委系统占2.34%,工矿系统占7.3%,学校系统占67.17%,农业系统占10.68%,解放军、武警系统占3.24%,其它系统占9.92%,这些场地由于客观的原因,多偏离居民区,此外,管理体制、产权归属、收费标准等众多原因也使多数居民尚难利用。我国社会体育经费来源的渠道十分单一,1994年,在社会体育的经费来源中,行政拨款为72,491.8万元,组织社会体育活动收入515万元,两者合计为7.3亿元,行政拨款占总数的99.30%,占国民生产总值的0.045%。1996年行政拨款51,999万元,组织社会体育活动收入922万元,两者合计为5.3亿,行政拨款占总数的98.11%,占国民生产总值0.0784%。显然,社会体育经费来源的渠道过于单一阻碍了场地设施的建设。因此,在开放体委系统体育场馆的同时,充分提高现有其它系统体育场馆的利用率,加强城市建设规划立法和执法,国家和社会共同加大投入改善我国社会体育的硬件环境,是影响2010年我国社会体育发展的重要因素。
  
  3.5 专业人才队伍
  任何领域,专业人才队伍都是关键性力量,他们决定着某一领域的成熟程度和发展质量。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群众对体育的需求与参与热情的不断高涨,对社会体育专业人才的数量、质量、类型及管理使用等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要求。社会体育指导员是我国社会体育活动的组织者和指导者,他们根据各时期群众对体育的需求,按照人们生活的空间和时间,以体育社团等形式组织人们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指导人们科学地进行锻炼,传授科学锻炼方法,提高体育技术水平,调动人们锻炼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丰富人们的业余文化生活,提高生活质量,促进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
  随着我国社会体育事业的发展及《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社会体育指导员技术等级制度》的颁布、实施,我国社会体育专业人才队伍已见雏型。1998年底,社会体育指导员已发展到9万人,但无论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与体育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社会体育指导能力远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有组织的社会体育活动所占比例较低,绝大部分是自发地参加体育活动,参加单位、社区、辅导站及俱乐部组织的体育活动者只占总人口的1.84%,而其中参加辅导站、俱乐部组织的体育活动者只占总人口的0.11%。
  按《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中提出的到本世纪末全国城市和农村社会体育指导员配备要求,以现有全国体育人口的比例和乡镇计算,全国社会体育指导员人数尚需增加3~5倍。若按日本目前全国平均每2,000人中有1名社会体育指导员计算,2010年我国应有社会体育指导员70万人左右,社会体育指导员数量差距极大。从质量上来看,我国现有9万名社会体育指导员的等级结构有待完善,社会体育指导员的文化程度、体育专业素质有待提高,社会体育指导员类型有待充实。从管理和利用体制上来看,尚未把分散的社会体育指导员存在模式纳入到大社会网络系统中去,以充分利用现有社会体育指导员的资源,提高社会体育指导率。随着我国社会体育的蓬勃发展,21世纪初我国体育专业人才培养,将逐步从目前以学校体育教育人才为主向学校体育教育人才和社会体育人才同步发展、相互协调、兼顾并举的方向转变,以适应社会体育朝着健康、科学、有序的方向发展。
  
  3.6 传播媒
  社会体育得到人们的认同,有其本体需要的根本原因,也有社会模仿、相互感应的重要原因,各类媒体和社会传播对社会体育的发展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广播和电视作为最普及、最直观、最具贴切感的一种宣传途径与现代体育传播关系密切。1962年我国仅有14家电视台播放体育节目,1993年已发展到683家,体育节目在观众收视率上居第4位。1952年我国有72家广播电台,1993年发展到983家。1952年我国有296种报纸,1993年发展到2,039种,各类报纸开设体育专版或登载体育有关信息的数量也逐年提高。1952年我国出版了13,693种体育书刊,1993年则达到97,600种。新闻媒体的宣传报道,一方面说明了人们对体育认识的不断提高,同时也促进了社会体育从内容形式到规模的明显发展。随着传播媒体的进步,CCTV开了体育频道,因特网也将向我国广大观众提供丰富的体育节目,我国社会体育将进入一个更加良好的舆论环境。
  4 2010年我国社会体育发展趋势
  未来一个时期,将是我国改革开放经济快速增长的时期,我国将从机器化的工业社会进入以电子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社会,预测2010年我国社会体育将呈现下列特征:
  
  4.1 社会体育社会化
  未来十几年,我国社会体育的社会化程度将进一步加强。一方面,体育人口总量的增加,各分层体育人口中成年人体育人口爆炸式增长;另一方面,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将走向社会化,社会办体育的积极性、主动性更加高涨。
  
  4.1.1 体育人口的增加
  未来十几年,我国社会体育人口的增加具体表现为体育人口总量的增加和分层人口的增加。从体育人口的年龄结构看,仍呈年龄金字塔的特点;在分层人口的增加中,成年人体育人口呈现爆炸式和跳跃型的特点;社会体育的年参与率增加,并呈现两头热、中间冷的格局。
  “人口年龄结构所反映的是各个年龄组在总人口中所占的百分比”,不同年龄人口组成的年龄结构对社会经济以及人口再生产产生重要影响。联合国将人口年龄结构类型划分为年轻型、成年型、老年型3种。目前中国人口年龄结构属于成年型,但体育人口的年龄结构总体格局属于年轻型结构,呈现年龄金字塔。十几年后,这种格局虽然会向成年型迈进,但大体上仍呈现年龄金字塔,这个金字塔的塔底会进一步变宽,塔尖也会膨胀起来。
  从中国体育人口年龄构成看出,年龄越年轻,百分比越大;年龄越大,百分比越小,呈底宽顶尖的金字塔型。在成年体育人口中,16~25岁体育人口百分比最大,占42.44%,这部分体育人口的绝大多数滞留在学校体育阶段,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最浓,闲暇时间多,同时又没有承担社会责任,因而所占百分比最大。41~55岁,体育人口百分比最小,仅占13.51%,这部分人的社会负担系数最大,既要赡养老人还要抚养孩子,同时还具有繁重的职业工作,即使有兴趣参加体育活动,也力不从心。
  2010年,随着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我国将迈入老年型国家,使我国体育人口年龄结构的金字塔的塔底进一步变宽。金字塔的塔底是由16~25岁年龄组的体育人口构成,这段年龄组的人口特点主要是高中与高等学校的受教育人口。到2010年,高中受教育人口将面临一个入学高峰期,而高等学校的毛入学率也会增加到9%。显然,滞留在学校的体育人口的百分比有绝对性增长,导致金字塔的塔底变宽。低线预测,届时16~25岁体育人口的百分比将达到50%。
  2010年,中国已步入老年国家之列,老年人口的百分比增大,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预计为7.95%,老年人口增长的速度远远大于总人口的增长。但我国老年人口的年龄结构比较年轻,1994年在老年人口中60~69岁的低龄老年人口占老年人口总数的61.48%,这部分人刚刚离开工作岗位,物质生活较为富裕,闲暇时间较多,对健康的渴望程度也较高。这部分体育人口的百分比增加,导致体育人口年龄金字塔的塔尖膨胀。综合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原有的群众基础,预计2010年老年体育人口的百分比将会赶上1988年时日本的水平,接近46%。
  从人口自身发展变动角度来看,少年人口的变动直接决定着下个时期成年人口的变动和更长些老年人口的变动,是总体人口结构变化的基础。根据人口预测,2010年少年人口比重大幅度下降,成年人口比重有相当大的提高。虽然2000年以后总生育率开始提高,但在2010年尚没恢复到替换水平,少年人口比重仍处于下降阶段。同时,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初期生育高潮间出生的人口仍然滞留在成年人口高层年龄组内,使老年人数量的增长低于少年人口数量的减少,成年人口比重及其绝对数量增大。根据现有体育人口的年龄构成及15年后的代际更替,成年人体育人口中的中年(41~55岁)体育人口百分比和绝对数增加,使我国体育人口结构变化在分层体育人口数量增加的同时成年人体育人口呈现“爆炸式”增长。
  目前,我国社会体育的年参与率较低,呈现“两头热,中间冷”的格局。从年龄分布看,16~20岁年龄组参与率最高,分别为67.24%和46.49%;其次是61~65岁和71~75岁年龄组,分别为45.48%和42.98%;45~50岁年龄组参与率最低。2010年我国人口的出生率已经开始下降,老年人口的增长率超过了总人口的增长率,其中60岁以上非农业人口比重超过了农业人口的比重,这部分人口脱离了体力劳动,又有大量的闲暇时间和富裕的物质条件,会有更多的人参加到体育活动中来,使老年人口的体育年参与率发生很大的变化。相反,45~50岁年龄组的社会负担系数的增大,同时又处于事业的颠峰时期,国家的中坚力量,虽然经济的发展会为他们提供较多的闲暇时间,但对于老年体育年参与率的增长来说,显得较为缓慢。对于16~20岁的青年来说,一方面,他们大部分仍滞留在学校里,对体育有浓厚的兴趣;另一方面,他们还没有社会负担,因而这部分人口的年参与率仍保持最高。我国社会体育年参与率“两头热、中间冷”的格局将更加明显。
  
  4.1.2 体育指导社会化
  随着人们对科学健身意识的提高,越要求提供更多的体育技术服务,提高体育锻炼的科学性,从而促进体质增强。这一方面使那些从事社会体育指导的人们成为满足科学健身的具有较高业务水平的专业技术人才,从而推动各级社会体育指导中心的建立、健全,培养一支有组织能力和技术水平、面向社会、服务大众的社会体育队伍;另一方面,由于企事业单位、街道办事处、农村文化站和社区在社会体育发展中积极组织指导,社会体育组织有了较大发展,各种体育协会、俱乐部、辅导站将会承担起社会体育的大量指导工作。随着社会体育市场体系的成熟,体育娱乐消费、体质健康投资、有偿体育服务将逐步被人们接受,被指导的群体又将自发地形成社会体育指导群体。由此,我国体育指导社会化将大大提高,社会体育将出现一个崭新的局面。
  
  4.1.3 社会办体育的积极性、主动性明显提高
  1996年,原国家体委将本年度发行体育彩票提存的公益金3,007万元投入“全民健身工程”。这笔资金成了引燃干柴的烈火,大大激发了全社会办体育的积极性。据有关资料统计,截止到1998年底,全国511个“全民健身工程”全部完工,聚集资金近亿元,受益者达5,000万人。1998年6月30日完工的北京市“全民健身工程”为全社会办体育提供了有力佐证。国家体育总局投入180万元,资金增加了10倍,原计划的30个“工程”点增加到36个,总面积增加近1/3,遍布了京城东西南北11个城近郊区的街边新区。在建好“工程”的同时,各区政府、街道办事处还精心管好、用好“工程”,实行了责任制、承诺制。责任制除了明确责任人、责任单位等,还着重就“工程”业务指导、日常维护和保养,明确了各自的责任。可以预料,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社会办体育的主动性、积极性将达到一个新的高度,一个个“全民健身工程”将陆续走近每一个中国人。
  
  4.2 社会体育法制化
  为更好地配合“九五”规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的实施,确保体育走向市场,依法治体,实现体育法治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党的11届3中全会以来,国家制定和颁布了500多部体育行政法律、规章,占建国以来颁布的体育法规、规章和地方性法规总数的95%以上。建立以宪法为指导,以《体育法》为龙头,以行政法规为骨干,以部门规章和地方性法规为基础的体育法规体系,将是2010年我国体育立法的目标。《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社会体育指导员技术等级制度》、《中国成年人体质测定标准施行办法》、《社会体育指导员管理办法》、《国民体质监测管理条例》等一系列法规性文件,都是为了尽快将社会体育的管理工作纳入法制化的轨道。
  建立体育法规体系是体育立法目标,建立体育执法监督体系和法律服务体系、建立体育执法监督检查队伍是体育执法与监督目标。法律监督是对法的制定和实施的合法性所进行的检查、监督,督促和指导由此而形成的法律制度。酝酿多年的《监督法》将于1998年出台,这将对政治法律制度的运行起到有效的调整作用,同时,对体育监督机制的建立将产生巨大的影响,从而进一步推进社会体育法制化的进程。
  
  4.3 社会体育产业化
  社会体育面向市场,走向市场,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为指导,以产业运行方式发展社会体育事业。2010年,社会体育产业化主要表现在俱乐部体制健全、社会体育产业的主体意识加强、社会体育产业在第三产业中的地位进一步提高。
  
  4.3.1 俱乐部体制健全
  体育市场的形成过程,既是培育新型消费者与新型产品的过程,也是经营者由一家独办变为社会合办的过程。市场经济要求利益各自独立的体育经营实体为体育市场主体,体育改革要深化,就要确立体育的俱乐部体制和运行机制,解放体育生产力,实现体育运动发展的良性循环。
  俱乐部是开展社会体育活动的最基层载体。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俱乐部体制如一个初生的婴儿,还需要经历一个艰难的历程。今后15年,在探索社会体育产业化的道路上,政府和民间组织之间会形成牢固的组织体系,突出民间团体的作用。社区体育联合会等基层民间组织将发挥健身、增强社会感情、深化体育意识、强化地域意识、扩大体育人口等多种功能,以完善社会体育的服务体系,在推进社会体育产业化进程中发挥作用。
  
  4.3.2 社会体育产业的主体意识加强
  目前,我国已经成立了20多个运动项目管理中心,这是推进社会体育产业化的一大举措。这些中心为了生存和发展,必须迫使自己在培养观赏运动项目的群众的同时,更多地在吸引群众直接参与上下功夫,强化社会体育产业的主体意识。
  随着人民经济收入的提高,闲暇生活观念的更新,融休闲、健身、娱乐、交际为一体的休闲体育方式将逐渐取代一度盛行的一些高消费、低格调的娱乐项目。在物质生活上富裕起来的人们将更加注重生活质量、身体健康、心情愉快、个性发挥,并成为人们闲暇生活的目标,社会体育健身消费的支出意识进一步提高,社会体育产业的主体意识得到加强。
  
  4.3.3 社会体育产业在第三产业的地位进一步提高
  在市场经济体制中,社会体育走向市场,俱乐部就要通过增加盈利来不断增加投入,增加积累。在社会体育发达的英国,社会体育产业在经济中占据重要位置,仅增值税1项,1986年体育创造了41.46亿英磅的财政收入,超过了汽车制造业和烟草业,体育、闲暇、娱乐产业的雇佣人口已经超过了农林产业和电力、能源产业。在美国,体育产业已被列为第三产业中的第2位。
  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目前我国社会体育产业的收益虽微乎其微,但体育彩票和体育用品业具有很大的潜在市场。1995~1997年我国体育彩票发行量分别为5亿、12亿、15亿,1995年体育用品业国有份额仅为12%,但全国体育用品业总产值正以每年493.738亿元的速度增长,出口额也以35.94%的速度增长。这种增长将带动体育消费的增长,扩大体育雇佣人口及体育服务体系。十几年后,我国社会体育产业在第三产业中的地位将更加突出。
  
  4.4 社会体育科学化
  由于终身体育的确立和社会体育在发展经济、社会、科技、文化生活以及解决人类素质中的地位得到肯定,在未来十几年里,随着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加强社会体育科研工作,加大科技对社会体育的渗透,提高全民健身的科学性将日益受到重视。这种科学性主要体现在社会体育研究科学化、国民体质监测手段科学化和社会体育手段、方法科学化上。
  
  4.4.1 社会体育研究科学化
  
  社会体育科学是研究社会体育现象和揭示社会体育规律的知识体系,是一个多学科、多层次的结构系统。目前,我国的社会体育科学已经与世界体育科学接轨,并随着世界体育科学的发展呈现出整体化趋势。
  社会体育科学研究整体化趋势,受现代科学发展整体化趋势影响,由体育科研发展和新方
  法论的采用而形成的。社会体育科学研究已与生物学、医学、教育学、人口学、历史学、经济学、社会学、法学等社会科学学科发生联系,学科间相互交叉、相互渗透,为社会体育实践提供了丰富的理论依据。
  
  4.4.2 国民体质监测科学化
  在国务院颁布的《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中指出,在本世纪末,我国要“初步建立国民体质监测系统”。到2010年,基本完善国民体质的监测制度,对国民的营养、卫生、生活习惯和体育锻炼活动进行科学指导。
  国民体质监测系统是对国家公民身体质量发展变化信息进行检测、收集、整理、研究、评价、反馈等若干环节相互配套的系统工程。目前,我国国民体质监测工作已初具规模,但系统化程度、组织力度、体质监测效益还不够高,体质监测的结果尚未和个人、集体、国家的利益紧密结合起来,大多停留在研究成果阶段。国民体质监测的仪器、器材的研究还很薄弱,监测网点的布局和分层抽样办法有待加强。21世纪初的国民体质监测科学化,大体体现在监测网络、监测标准、监测设施和监测效益等4个方面。建立监测点的科学布局,完善我国国民体质的监测标准体系,提高监测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扩大体质调查的规模,将国民体质的发展变化情况纳入《社会发展与进步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对国民体质的监测,了解国民体质的状况,评价健身活动的效果,指导社会体育活动的发展,保证国民能健康地工作和学习。
  
  4.4.3 社会体育手段、方法科学化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飞速发展,新的科学技术和理论不断产生,广播、电视、电影、录像、通讯卫星、计算机、微电脑以及多媒体等得到运用。社会体育手段和设备的现代化,改变了过去大众参与体育活动单向沟通模式,加强了双向交流,强化了社会体育指导员的指导、咨询、顾问的职能,促使大多数人更加积极、主动、创造性地参加体育活动。现代化手段与设备的采用,为社会体育的实用化,保证社会体育高度机动灵活而富有自主选择性提供了可能。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兴趣,选择项目内容与方法,注重项目内容、管理理论的掌握和实效应用,增加体育锻炼的能力。
  随着社会体育的国际化发展,我国将不断引进世界社会体育资源,补充与更新我国社会体育资源,使我国的社会体育走向世界,接受国际上的新内容、新方法、新理论,为我国社会体育科学体系的建立奠定基础。
  
  4.5 社会体育生活化
  21世纪,社会各领域将向巨大化、组织化、民族化方向发展。因此,在社会体育方面政府和民间组织之间将形成更牢固的组织体系,突出民间团体的作用,使社会体育在类型、内容、结构、活动层次和组织形式等方面呈现生活化趋势。
  
  4.5.1 社会体育类型生活化
  随着社会保障体系的健全和完善,2010年社会体育类型的生活化主要体现在公益型和社区、单位福利型持续发展;准经营型大幅度增长;商业经营型发展稳中有升。
  社区作为一个稳定的生活区域,在人们重视余暇生活的同时,势必把体育这一生活方式列入到精神文明建设之中。尤其是新兴城市的社区,会更多地出现以社区为单位,组织居民进行体育活动的形式。在一些经济发达省份、城市和地区,政府会以一定的措施来推进公益型社会体育的发展。
 “准经营型”是指社会体育的组织、管理和服务虽纳入经营轨道,但低于商业性经营的收费标准,收入主要用于弥补国家或单位投资不足的管理形式。对于经营单位来说,是在不增加或少增加投入的情况下增加产出,提高效益。对消费者来说,是以较低的支出,获得较好的服务。当前,城市中的体育场馆、拥有一定体育设施的企事业单位、各类健身俱乐部、体育指导中心多属准经营型。今后十几年里,与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相适应,准经营型将持续获得较大的发展。
  “商业经营型”是指社会体育以盈利为主要目的的一种管理形式。80年代末以来,我国以外方独资或中外合资形式建立起来的体育商业经营型设施迅猛发展,满足了部分消费者的需求。但由于强烈的谋利性,在经营内容、服务费用和经营地点的选择上首先服从于商业的目的,这就在客观上限制了更多的人进入这一类型。下世纪初,社会体育的商业经营型虽会借助国民经济的发展稳中有升,但在社会体育中不会占据主要位置。不过,商业经营型追新求异,坚持高标准,具有一定的广告效应,对社会体育某些项目的发展将起到一定的示范和推动作用。
  
  4.5.2 社会体育内容结构生活化
  鉴于人们对社会体育内容的选择,届时社会体育的内容结构将更加生活化。对场地和经费投入要求不高的稳定基础部分,如武术、气功、散步、跑步、徒手操等,包容的人数最多,其主体为中老年人。对需要一些专门场地和设施、需要一定投入的逐渐成熟主干部分,如网球、游泳、家庭器械健身等,参加这类活动的人数虽然不多,但他们多具有较强的体育意识和一定的体育修养,在社会体育中属于成熟的一族。对场地、设施和投入要求较高的活跃新潮部分,如高尔夫球、赛车、摩托艇、登山、攀岩、热气球、蹦极等,参与者主要是中青年人。活跃新潮部分虽然对全民健身没有普遍意义,但具有很强的示范性和诱导性,可以唤起人们对体育的关心和兴趣。
  
  4.5.3 社会体育活动层次生活化
  随着社会消费热点向娱乐、健身、欣赏方面转变,很多曾经被称为“贵族运动”的项目,在我国已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使我国社会体育活动层次的生活化表现出“高移化”。
  社会体育活动层次的这种“高移化”与我国人民生活的贫富差距和城乡差距的扩大有一定的关系。据国家统计局10万户城乡住户调查,以20%的高收入户和20%的低收入户人均收入相比较,城镇居民的贫富差距从1978年的1.8倍扩大为1993年的2.9倍,1994年又扩大到3.0倍;农民的贫富差距由1978年的2.9倍扩大为1994年的6倍多,城乡加权平均贫富差距为5.6倍。在城乡差距方面,1994年城乡差距扩大至2.6倍,比1978年扩大了0.3倍和0.5倍。今后若干年内,城乡差距还将进一步扩大,预计到2010年城乡差距将扩大至3.1倍。在这种情况下,为了适应富裕层次人们的体育需求和消费水平,社会体育的活动层次将出现“高移化”趋势。如保龄球运动在我国正式开展11年之后,正式成为最普及的运动项目。据不完全估计,我国保龄球道总数在8,000~10,000条之间。我们正采取社会与国家共同创收,以建基地为主;普及提高与经营,以普及提高为主;经营赞助,以搞好经营为主;体育经营与商业经营,以体育经营合作为主等方法,创造有利于高层次项目发展的土壤和环境,为社会体育的发展提供条件和方便。
  
  4.5.4 社会体育组织生活化
  现代组织中出现了以地域为中心的形式,这就使得基层组织间的横向联系得到加强,活动的空间增大。社会体育组织生活化体现在组织形式的多样化和组织功能的多样化两个方面。
  21世纪初社会体育组织形式主要转向宏观由国家社会体育行政机构进行调控,微观上主要由社会各级社会体育部门、各类社会体育团体和社会化体育“市场”机制来协调,基本上由各类社会体育团体根据当地的民俗、民风和社会化基础及本身的情况自行组织安排。这样,一方面,可制约社会自我协调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某种盲目性;另一方面,又可制约行政规划中可能产生的某种主观性,使宏观控制与社会自我调节互相取长补短,使社会体育组织形式更加多样化,从而推动社会体育的健康发展。
  现代组织必须是一个多功能的组织,许多体育组织都表现了以体育活动为主,适当加入多样化的文化活动、民俗活动的倾向。这就使基层民间体育组织兼有健身、增强社会感情、深化了解、扩大体育人口等多种功能,民间团体的组织活动成了人们闲暇生活的主要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