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朝 宋 刘义庆在《世说新语》讲了这样一则故事:钟毓兄弟小时候在父 亲午睡时,趁机一起偷喝药酒。他们的父亲当时发觉,暂且故意装睡看他们如何 喝药酒。钟毓行礼然后喝酒,钟会喝酒不行礼。随后父亲问钟毓为何要行礼,钟疏说:“酒是完成礼仪的,不敢不行礼。”又问钟会为何不行礼,钟会说:“偷 本来就是非礼,所以不行礼。”
这则故事就是讲的关于酒德的事情。俗话说:文有文德,武有武德,饮酒自 然有酒德。酒德两字,最早见于《尚书》和《诗经》,其含义是说饮酒者要有德 行,不能像商纣王那样,“颠覆厥德,荒湛于酒”。《尚书酒诰》中集中体现了 儒家的酒德,这就是:“饮惟祀”(只有在祭祀时才能饮酒}; “无彝酒”(不 要经常饮酒,平常少饮酒,以节约粮食,只有在生病时才宜饮酒}; “执群饮”(禁止民众聚众饮酒}; “禁沉湎”(禁止饮酒过度}。儒家并不反对饮酒,用 酒祭祀敬神,养老奉宾,都是德行。
酒德还牵涉到文明礼貌。古人吴彬提出酒要禁忌“华诞、连宵、苦劝、争 执、避酒、恶谑、喷移”。程洪毅在《酒警》中指出饮酒要“警骂座”、“警苛 令”、“警趋附”、“警喧谈”、“警煞风景”。
饮酒作为一种食的文化,在远古时代就形成了大家必须遵守的礼节。比如: 主人和宾客一起饮酒时,要相互跪拜。晚辈在长辈面前饮酒,叫侍饮,通常要先 行跪拜礼,然后坐入次席。长辈命晚辈饮酒,晚辈才可举杯;长辈酒杯中的酒尚 未饮完,晚辈也不能先饮尽。
古代饮酒的礼仪约有四步:拜、祭、啐、卒爵。就是先作出拜的动作,表示敬意,接着把酒倒出一点在地上,祭谢大地生养之德;然后尝尝酒味,并加以赞 扬令主人高兴;最后仰杯而尽。
在酒宴上,主人要向客人敬酒(叫酬},客人要回敬主人(叫酢},敬酒时 还要说上几句敬酒词。客人之间相互也可敬酒(叫旅酬}。有时还要依次向人敬 酒(叫行酒}。敬酒时,敬酒的人和被敬酒的人都要“避席”,起立。普通敬酒 以三杯为度。
今天,我们还应该讲究“酒德”,做个“酒”君子,这才是饮酒的至高无上 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