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城道情因兴盛于阳城南关,故亦称南关道情,其曲调优美婉转动听,深受人们喜爱。阳域道情历史悠久,传说从元代就有道情说唱的形式,据推测阳城道情是流行于阳城县境内的一个外来曲种,它于何时何地流入阳城说法不一,不少专家认为,阳城道情音乐具有苏南民间吹打乐的某些特点,很可能是早期由苏南一带传播而来。
阳城道情的唱腔曲牌有[皂调]、[歪调]、[跺扳]、[回调]等十个组成,贯称“十段锦”,其唱腔特色和当地方言土语紧密联系,其旋律委婉明快,行腔流畅自如,富有变化,大有苏南民歌轻柔活泼的特点。
民国年间的毕庚创、白黑旦、刘和尚、韩勋、苏有命、苏石命等人都是道情专家,他们为了红火热闹,经常在农闲串连起来,临时搭班义唱,多则数十人,少则三五人不等,以坐唱的形式活跃在山庄窝铺、家庭院落。
阳城道情的伴奏乐器为渔鼓、简板、铜板、京胡、四弦、箫、三弦、月琴等,说唱曲目多以道教故事为题材,曲目分为韩(湘子)家和李(翠莲)家两类,韩家的曲目有《拷打追湘》、《七仙点化》、《湘十八救母》等十四本,李家的曲目有《何金龙算卦》、《唐王游地狱》、《对金舍钗》等四本,可惜在文革中遗失。
阳城道情的发生、发展,经历了元末明初的产生,清中叶到民国的成熟、兴盛,建国初的抢救、提高,文革中的低落,八十年代的复苏至目前的繁荣。1954年人民作家赵树理在阳城深入生活期间,观看了道情演唱,给予很高的评价,并邀请赴省城演出。1958年春,再次赴省城演出四十多天。1979年和1980年由张天林作词,宁家沛改曲的阳城道情《群英会上挑女婿》赴省参加曲艺调演均获一等奖,这是道情改革的一次大胆而成功的尝试。之后,又出现了融表演与舞蹈于一体的《新婚之夜》、《银线相连四海情》等一批优秀节目,《新婚之夜》继1990年参加省电台“运拖杯”获奖后又在中央电视台《欢腾的金秋》栏目播出。1997年初次尝试的道情剧《小草的婚事》参加省文化厅“三小”调演,荣获一等奖,同年在文化部第七届群星奖评比活动中荣获优秀奖。
阳城道情尽管目前处于繁荣阶段,但仍然存在着不少难以解决的问题,大多曲牌已面临着失传危机,急需抢救,尽管建国初曾发掘、抢救过一大批优秀作品,但是在文化大革命时期全部当“四旧”销毁。目前,一些颇有造诣的老艺人年事已高,逐步退出舞台,相继谢世,有的绝技难以得到传承,一些爱好者由于生活也不得不从事其它活计,外出打工,参加演唱活动愈来愈少,加之没有专门经费,搜集工作不能正常开展,导致许多优秀作品及唱腔逐步失传,故搜集工作迫在眉睫,刻不容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