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剧是苏州地方戏,前身是一种戏曲清唱体的曲艺—苏州滩簧,简称苏滩。原名“对白南词”,南词是发源和盛行于苏州的一种声腔。始于明代中叶,至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
据《清稗类钞·音乐》载:“滩簧者,以弹唱为营业之一种也。集同业五六人或六七人,分生、旦、净、丑角色,唯不化妆,素衣围坐一席,用弦子、琵琶、胡琴、板鼓。所唱戏文,唯另编七字句,每本五六出,间以谐谑。”所以,滩簧是一种所唱内容不拘一格,唱腔也不严格要求像昆曲那样“字正、腔圆、板准”,具有浓厚地方气息及轻柔委婉、圆润幽妙的艺术风格的民间花鼓小戏。
清乾隆后,因昆曲开始衰落,不少昆曲艺人改唱苏滩,从而进一步促进了苏滩的发展。
苏滩分为前滩和后滩。据民间传说,前滩的产生,是因为清王朝的一个皇帝死后,三年中不准大锣大鼓演戏。于是钱某去掉昆曲的锣鼓,把昆曲脚本中深奥典雅的文词,改成通俗的七字句,成为用丝竹伴奏的苏滩清唱。当时称为钱滩,后来谐音误传为前滩。前滩是正戏,都是由昆曲改编、移植过来的整本戏,是通俗化了的昆曲,也称全滩。后滩是诙谐戏,以地方习尚、风土人情为内容,多为一旦一丑的对子小戏。轻松活泼,随意穿插,较多保存民间滩簧特色。由于演唱时油腔滑调,笑料百出,亦称油滩。此外,还有一个人独唱的赋,因能及时编唱时事新闻而风行一时。
苏滩是说唱曲艺,演员穿便服坐着演唱,既不化妆,也没有舞台动作,称“便服清唱”或“素衣坐唱”。直到20世纪初,开始由便服坐唱发展为化妆坐唱。继而由化妆坐唱发展为有简单的舞台动作的立唱。如此逐渐地向戏曲发展。
民国元年(1912年),苏滩艺人郑少赓借鉴文明戏表演方式,开创了苏滩化妆演出。但到民国十四年(1925年)以后,才出现穿古装的生、旦或丑、旦同台演出于茶馆或水陆码头。其间女子苏滩对苏滩的细腻表演和婉转唱腔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前滩已由叙事体的演唱,发展为代言体的曲艺,已经接近戏剧。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苏滩艺人在上海成立“苏滩歌剧研究会”,同年以戏剧形式第一次登上舞台,演出《昭君和番》、《描金凤》及《三笑》等。过后,由于得不到必要的支持,仍以坐唱为基本演出形式。随着社会动荡,苏滩濒临绝境。只剩下“开智社”等一、两个班子在杭、嘉、湖水陆码头演出。
解放后,苏滩获得新生,正式在舞台演唱,并发展为苏剧,由坐唱的曲艺形式发展为完整的综合性的舞台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