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阴民间艺术:淮海锣鼓


淮海锣鼓历史上名为“工鼓锣”、“公锣鼓”,亦称“唱书”,它源于沭阳,形成于清代中叶,流行于沭阳、灌云、灌南、泗阳、淮阴、涟水、响水、连云港等地,是苏北广大农村颇受群众欢迎的一种曲艺形式。

据民间传说,东周列国时,楚庄王让人用竹筒做鼓,当作乐器,在农人下田劳动时敲鼓娱乐,后又编成故事说唱,以娱人视听。后来庄王收徒传艺,弟子散于各地。传说庄子殿下有一太医名叫崔公,因受奸臣所害,崔公觉得说书倒是一个很好的生计,后来崔公便以说书为生,后人传称为“庄王公鼓”,或称为“崔公鼓”。《精忠说岳》一书中曾记载这样一个故事,宋岳飞进京赶考,与牛皋同游相国寺,看到众人围坐在一起听艺人说唱。那艺人一手敲锣,一手击鼓,众人听高兴了齐声喝彩,可见当时已有锣鼓说唱人在活动。书中讲道:当时说书人备有做好的竹签,每唱一场或一段,就有人凑成一串钱给艺人,艺人称“拿串子”,又名“拿签子”,此卖艺形式一直沿用至今。

淮海锣鼓百余年来,门派很多,支系流传很广。大约在明朝中叶,苏北至山东一带曲艺分张、沙、杨、韩、邵、李、高、南、柴、桂十大门派,淮海锣鼓属“李门”,清代后期,主要有东汪门、西汪门、谭门和方门四大门派。艺人演唱的书目很多,一般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传统节目,演唱的多为历史人物和历史故事,其中又分为有版本书目和无版本书目两种;另一类即是艺人在近代和现代新编的配合时政宣传的书目。

泗阳淮海锣鼓第一代传人曹友林,师承者发展到数十人,著名艺人有张同生、卞同银(盲人)等。演唱者左腕系铜锣(7寸苏锣),左手敲之;鼓置凳上(鼓径5寸),右手击之。根据说唱需要,或敲锣,或击鼓,或锣鼓齐鸣,或行或止,有疾有徐,有板有眼。它的唱腔比较单调,说多于唱,唱法分两种:一种是“浮调”,另一种是“老工调”,浮调多用于针线匾和悲叹的内容,老工调多用于刀马词和“叫头”、“悲腔”、“喜腔”、“扬子声”、“滚板”、“数板”等。艺人说书通常都要来个开场小段,称“书头子”,往往与正书无关,旨在招徕和等候听众。艺人无固定演出地点,多于农村逢集日在街头隙地演唱。靠“拿签人”向听众索取钱币。民国三十年民主政权建立后,泗阳成立了“艺人救国会”,通过淮海锣鼓的艺术形式,结合说唱古书,又自编了许多新段子、新篇目,进行抗日、反内战、反封建的宣传。

淮海锣鼓形式独特,唱腔优美,说表自如,且对演出场地要求不高,既可登上灯光辉煌、布景华丽的大舞台,也可摆在农家大院、庄头、麦场或任何一块能容纳少则几人,多则几十、几百人的场地上演出。因此,该曲艺形式以其通俗易懂、喜闻乐见而风靡乡土,她与苦难和时弊共存亡,与欢歌和笑语共交融,与惩恶和扬善共辉映,堪称本地艺术一绝,深受广大农民群众的喜爱,并长期扎根于人民群众之中。

20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末是淮海锣鼓活跃和辉煌时期,自90年代起,由于电视网络的普及,人们文化生活日益多元化,再加上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生活节奏逐步加快,所以,对淮海锣鼓的兴趣也逐渐趋淡,老艺人逐渐老化,新人接不上茬,淮海锣鼓开始萎缩。目前,淮海锣鼓已经被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它为苏北民间文艺史写下了重重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