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安康文庙


文庙又称孔庙,是供奉和祭祀孔子的场所。在孔子死后的两千多年里,特别是开科取士制度建立之后,孔子被封建王朝的统治者奉为至圣至尊,万世师表,世人对孔子的尊崇也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因而全国各地都在修建文庙,对孔子顶礼膜拜。

安康文庙是安康地区规模最大、级别最高、影响最深远的文庙,以此为依托建立的安康教育博物馆也是目前陕西唯一一个以教育展示为主题的博物馆。

安康文庙始建于元至正元年(1341)年,是祭祀伟大思想家、教育家、儒学创始人孔子的祀庙。安康文庙原址位于安康老城鼓楼街,因屡遭洪涝破坏,于清康熙四十五年(1706)迁往新城东井街。历经300多年的风雨侵蚀,文庙破损较为严重。

2008年,安康市政府决定分三期工程对安康文庙进行保护维修和建设。

第一期工程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对大成殿进行全面保护维修;

第二期工程在考古发掘的基础上,恢复月台、东西厢房、戟门,建设文庙历史沿革与安康教育史陈列;

第三期工程恢复照壁、牌楼、棂星门、泮池等建筑。

目前,安康文庙核心区段的大成殿、东西厢房、戟门等建筑已基本恢复,曾经棱翘分明、雕梁有致、庄严肃穆、气势恢宏的文庙又展现在了人们面前。此外,为弘文励教,传承中华文明,纪念先贤,重聚安康文脉,重振安康文风,重兴安康教育,以安康文庙为依托而建立的安康教育博物馆也于2012年6月15日正式建成并对外开放。

大成殿是文庙的正殿,也是文庙的核心。安康文庙大成殿坐北面南,平面呈矩形,面阔五间,进深四间,单檐歇山九脊屋顶,占地面积463平方米。此殿完全按照宋代《营造法式》的记载建造,是陕西省同时期同类型规模最大的古建筑之一,于2003年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四批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9年大成殿修复完成,2012年大成殿彩绘完成,殿内按照清代《坛庙祀典》的祭孔礼仪摆放孔子、“四配”的塑像及牌位,“十二哲”的画像及牌位,并配置祭祀礼器、祭器、乐器,摩制“万世师表”“生民未有”“道洽大同”等牌匾楹联。

戟门又称大成门或仪门,面阔五间,明、次间开门,位于大成殿前,和大成殿在同一中轴线上,因门内左右列戟而得名。平时次间开门,有重大仪典才开启中门,彰显文庙的庄重和威严,表示对孔子的尊敬。戟门是在原戟门遗址基础上复原的。

2011年实施文庙二期工程时,对文庙遗址进行了部分发掘,在戟门遗址下发现了清代的柱础、砖基、踏步,为保护和展示更多的文庙历史信息,安康教育博物馆对这些遗迹进行了原址保护展示。

东厢房以图版的方式对孔子、安康文庙的发展历史及孔庙祭祀礼仪进行介绍,全面展示了儒家思想在中国的传承、儒家文化对中国古代及当今社会和世界的影响。

西厢房是教育陈列室,陈列内容包括“安康古代教育”“近现代教育”“当代教育”“教苑撷英”“各类教育协调发展”五个板块,采用图版和文物相结合的展示方式,全面反映了安康教育的发展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