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平遥棒槌山文峰塔的传说


平遥县城东南六十余里之遥的杨家岑西侧超山之巅有座文峰塔。

据清光绪八年(1874年)《平遥县志》记载:“光绪元年,知县令乡绅冀日章等整修庙塔,并饰以红黄二色。”该塔高九米,七层密檐式实心砖结构实心塔,由塔基、塔身、塔刹三部分组成,整个塔身呈棱锥体并自下而上逐层收敛,塔体轮廓线斜直向上。其座呈八边形,无论从任何角度观赏,该塔“晴则兰,阴则白”,,您都会发现它竟然是一样的刚硬、挺拔、巍然耸立、高大无比,赫然入目。提起文峰塔的修建,至今流传着这样一个动人的故事——

却说元世祖忽必烈称帝(1259年)后尚未改国号为元的中统元年(1260年),朝廷钦定梁天翔任平遥县尹。梁县尹乃本县梁官村人士,自幼好学聪明。别看他年仅十八岁却少年老成,办事干练,体恤百姓,“常设酒食召父老询问民情。”在本乡故土做父母官,他上任伊始已连点“薄税敛”和“轻刑罚”两把大火,点得上司赞赏,点得百姓叫好。然而,出人意料的第三把火,他却要到县城东南的山巅去点。你道为何?原来,梁县尹深谙地理风水之说,为转换平遥这块三晋宝地的风水,以期桑梓故里辈出贤才,他决定在山巅修建一座文峰宝塔。

梁县尹主意既定,旋即派人上山察看,选择塔址,筹划修建。诸如搞设计,做预算,烧白灰,制青砖,择工期,招匠工等等倒是好说。惟有一件看似平常却又很棘手之事使他十分犯难。原来,塔址已选定于山巅平台之上,距超山脚下大路少说也有十五、六里之遥。加之,山势险峻,沟壑纵横,怪石嶙峋,重岩迭嶂,松林密布,荆棘丛生,别说往山巅运送数十万块青砖,就是徒步攀登也实在令人望而却步,心怯三分。难怪乎有人空留“登超山难,难于上青天”的感叹。

冬去春来,转眼已是中统二年惊蛰时节。按照要求,修塔相关的各村已将白灰青砖备于超山脚下。真可谓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对于往山巅运砖一事,梁县尹左思右想却苦于无计可施。因为他为官清廉,凡事忧民。向全县百姓以丁派差运砖,诚恐劳民伤财,旷费时日,决非上策。他猛然想起孔老夫子曾曰:三人行,必有吾师焉。妙哉!何不问计于众人,求策于四方!

于是,他先是召集手下吏役商讨之。谁知是瞎子点灯——白熬油。随之,又传谕全县四乡八里各村庄寨堡的庄主里长,各流贤达,择日齐集县衙,共谋运砖修塔大计。然而,此番他的良苦用心却换来个竹篮打水——一场空。

唉——梁县尹为此事愁眉紧锁,茶饭不思,但他自信:丈夫于世,有言必行,其行必果!堂堂一县之主,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岂能知难而退?正当他一筹莫展时,还是王主簿献言道:“大人,何不悬重赏张榜招贤!”梁县尹一听如梦初醒,抚掌称善。于是,一张招贤榜文赫然张贴于县衙署外:

平遥县示

盖闻风水者,犹人之气脉也。气脉壮,人可益寿延年;风水正,邑则地灵人杰。吾平遥县始于陶唐,面超山而背汾水,乃山环水绕负阴抱阳之宝地。今本县拟在县治东南超山之巅修建文峰宝塔,然山嶂而林密,坡险而荆生,漫漫无路其修远兮,逆向攀援,荷砖重负,谈而易乎?古往今来,群出贤才,众有良策。为省工节时,故晓谕吾县百姓黎民,无分尊卑贵贱,五日内有揭榜献计者,定重赏之。

谨此告示

中统二年仲春×日

此榜张出之后,迅及传布城乡,连日观者如流,皆为摇头感叹之辈。眼看四日已过,却仍无人揭榜。梁县尹未免心中焦急。直至第五日未时依然毫无动静。这位年轻县尹更加不安,不由踱步自忖:偌大平遥县莫非无此能人?正在这时,忽有衙役匆匆来报:“禀大人,刚才小人外出观之,那招贤榜已不翼而飞。”梁县尹一听,长嘘一声问道:“可有蛛丝马迹?”“小人未及细察。”县尹急令手下人挑灯,亲往衙署外仔细查看,却见贴榜之处依稀可见十个大字:欲求运砖计,来问山里人。梁县尹这才如释重负地大喜道:“文峰塔成也!”

果然于三个月之后,一座文峰宝塔突兀崛起于超山之巅。登上平遥县城城墙远眺东南方超山之巅,宝塔遥遥在目,观者无不叹服。

梁县尹如何似大海捞针,顺藤摸瓜,寻访那揭榜之人,本文限于篇幅无须赘述。那末,这位揭榜者何许人也?他用何妙计高招能将数十万青砖如此神奇而又神速般运上超山之颠呢?

说来话长,此人姓杨名光,乳名丑蛋,其年岁不到而立之年,祖籍平川某村,因当时战火连年,兵荒马乱,举家避居山中。杨光少时倒也读过几年私学,聪明过人。进山不久,不幸父母相继亡故,留他孤苦独身,遂以牧羊为业。他每日吆赶羊群,南洼转到北坡,自由自在,优哉游哉。然他颇有心计,练得一身功夫,十分了得。他久有报国志,只恨无人荐。县衙署张榜招贤的第五日午后,他才闻知此讯。在他看来,运砖上山之事易如反掌。待他急匆匆下山跑了五、六十里路赶到县城时,已是掌灯时分。揭榜那会儿恰已四周无人,于是他旋即留言而去。梁县尹求贤若渴,当他亲往山里几经察访终于见到杨光时,两人一见如故,土窑洞里一夜促膝长谈,彼此甚觉相见恨晚。梁县尹问及运砖修塔之计,杨光说只需如此如此,十日来定可交差。梁县尹真是大喜过望。却说平遥平川各村庄之羊群,每年春天清明过后皆要进山放牧数月。超山脚下乃进山之咽喉要道,羊群必经之处。杨光与山下各村之羊倌无不稔熟。故这些羊倌对他非常尊崇敬服。杨光辞别梁县尹后,迅速告知山下各村庄之羊倌,互相联络,择日在超山脚下会齐各路羊群。

这天,山下四乡八里数以百计的大小羊群果然如约而至,浩浩荡荡汇聚超山脚下。茫茫羊海里,羊倌的吆喝声,群羊的“咩——咩——”声此起彼伏,连天震耳。梁县尹早已责定各村庄所派来的民夫统一听候杨光调遣,人们以荆条代替绳索,分别将青砖两块捆扎成一驮一驮,绑搭于羊背上,每只羊一驮。然后由羊倌吆赶群羊,逐群逐批,前呼后拥,攀悬崖,爬陡坡,绕松林,穿荆丛,沿此梁左拐右弯而上,直至山巅平台之上卸砖后再顺彼坡东绕西环而下。真乃上有上道,下有下路,有条不紊,井然有序。那驮砖的羊群一批批,一群群,犹如一片片白云漫山遍岑徐徐飘上去又飘下来,煞是壮观。青山、绿树、蓝天、白云,好一派独特的亮丽风景;羊群咩咩,松涛阵阵,恰似疆场厮杀鏖战的颦鼓声声,战马嘶鸣。羊群驮砖,上下循环,一日数趟,数十万块修塔用的青砖便如此这般地不出十天尽皆运转到山巅。这就是流传至今,脍炙人口的“赶羊驮砖修宝塔”的故事。

杨光能独出心裁地赶羊驮砖,正是巧妙地利用了天时地利及人和之因地制宜的好条件,从而化难为易,欲速则达。而梁县尹做为封建朝代一县长官,可贵之处就在于他礼贤下士,不耻下问,敢于相信群众,善于依靠群众。

话休絮烦。且说文峰塔修成后,梁县尹果然不食前言,对杨光赏银千两,并为其免除终身徭役税赋,而杨光却坚辞不受。梁县尹甚爱其文武双全,德才兼备,诚聘杨光做贴身近从。起初杨光婉言谢绝,经县尹再三表明心迹,方才应允。从此,杨光跟随梁天翔走南闯北,不离左右,屡献奇谋,深受赏识重用。梁天翔于至元元年(1264年)离开平遥,迁介休,调郢州,赴岑南,转四川,下云南,去浙江,返大都,官至吏部侍郎。他勤政爱民,嫉恶如仇,两袖清风,政绩卓著,深受百姓拥戴,备受元世祖忽必烈赞赏。去世时(1297年)年仅五十五岁,赠嘉仪大夫,追封安都郡侯。梁天翔乃平遥儿女之佼佼者也。

话说回来,平遥这块三晋宝地,藏龙卧虎,人杰地灵,自古文风甚兴。自文峰宝塔建成以来,先后出过刘基(字伯温,元末明初人,曾辅佐朱元璋统一天下建立明王朝)等诸多贤士名人和雷履泰等中国票号鼻祖,晋商巨子。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如马列主义历史学家侯外庐、外交家郝德青、著名学者王瑶、著名画家李琦、作曲家巩志伟、歌唱家郭兰英、闫维文、晋剧表演艺术家程玉英等等,不胜枚举,他们不都是平遥的骄傲吗?

平遥,古称平陶, 古塔虽居宝塔山之巅,但它历经了几百年沧桑的风雨洗礼,一直安然无恙地耸立在那里,文风塔既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平遥人民捍卫民族文化的见证。1938年夏,国军一六九师一部与日本侵略军在棒槌山恶战,文风塔被轰去半边,幸得不倒犹存,日本鬼子只好放弃了攻超山的打算而望塔兴叹。古塔坐落山巅,身伴险情,伟岸的身躯伤痕累累,迎风而泣,写满了日军侵略的罪行

平遥人说,文风塔是平遥的风水塔,塔在,风水就在。修缮文风塔是民心所愿。古塔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景观建筑,更饱含着平遥人民浓浓的历史情结和人文情怀。1982年文风塔被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在相关部门的重视下,2015年3月开始的修缮工作于10月基本竣工,文风塔成功修复了!修旧如旧的文风塔重新放射出绚丽的光芒,宛如笔峰直插云霄,指星画斗,挥斥方遒,激扬文字!

修缮后的文风塔坐落在八角平台上,每边长8米,共64米,对应64卦;八支角柱,柱头分别雕刻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大神兽,对应东、西、南、北四方,属于古代神话和天文学结合的产物。

塔八角平台北设七阶踏步,对应北斗七星;南设六阶踏步,对应南斗六郎;观景平台形似元宝,北竖本次修缮碑记一通,南设九阶踏步和二十八阶台阶,两段分别对应九耀星君和二十八宿。从塔西南方向上攀登365步台阶登顶,沿途设平台四个,意为一年四季,365天;踏道起步处设“文运昌盛”石牌坊一座。

倾圮宝塔焕然新,圣地胜景佑众生,功德无量护廊佑民,昭示后人代代铭记。城有德而载万民,塔有德而载万福。风既相遂无物不顺,仰德而行无事不成。

望宝塔护佑我平遥子民,文运昌盛,绵延不绝!平遥不愧是世界文化遗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愿三晋大地这颗璀璨的东方明珠永放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