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潢川民俗:寺庙宫观


观音庙

在南城南湖畔,为清雍正甲辰年(1724年)知州刘学礼兴建。湖中有长堤,直通庙门,堤中建有净香亭,亭内有六方巨炉一鼎。庙门北向,步阶而上是雄伟的大殿,大殿正中供奉观音大士,金童玉女待立两侧,左右有幅对联:“问观音为何倒坐,因世人不肯回头”。建国前该庙香火鼎盛,求神许愿者络绎不绝。建国后,该庙改作水利施工队工房。近日有部分居士捐资,重新修缮,基本恢复旧貌。现名“观音禅寺”。

清真寺 原有4座

西寺 在南海街西湖沿,回族生员赵揖于清顺治戊子年(1648年)捐修,原有门楼、水房、望月楼、阿訇住室,“十年动乱”期间被毁,今存正殿3间、北堂3间。

南寺 坐落在南城南湖畔,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由回族举人马佩玖捐修。有大门楼3间,走廊上悬荷叶匾,匾书“清真寺”。主要建筑有大殿5间,为砖木结构,斗拱檐、花格门,古朴壮观。另有讲堂、水房各4间。寺坐西向东,湖水环绕。西侧有千年古柏,称凤凰柏。南原为经汉小学,有石桥相通。寺今犹存。

文庙

文庙遗址在北城草街北口,元泰定年间知州王家奴为祭祀子而兴建,为境内规模最大的庙宇。殿堂雄伟,红墙环绕。原建筑南向。前有照壁,左右有东西两门,东曰:“圣阈”,西曰“贤磁”。壁后为棂星门3间,门后为泮池,中跨拱形石桥。泮池两侧有“乡贤祠”、“名宦祠”各3间。桥通中戟门,门内东西两庑各10间。两庑北为大成殿5间,两旁立巨形右碑,左刻“德配天地”、右刻“道贯古今”。大殿上方悬挂“万世师表”金字匾,殿内供“大志至圣文宣王孔子神位”。殿墙后壁,有唐代弘文馆学士虞世南亲笔“攀龙附凤”石刻。大殿左右各有门一,左名“礼门”,右名“义路”,向后为崇圣祠5间,又后为明伦堂。文庙自康熙丙子年(1696年)后失修,建筑物毁圮,遗址尚存。

城隍庙

原在州治西,明嘉靖年间知州熊伟重新,清雍正、乾隆年间续修。庙内大殿供奉城隍,两侧厢房供奉“十殿阎君”。东侧院叫“火帝祠”,西侧院是城隍“卧室”,室内摆设各种家具和生活用品。庙内两尊城隍爷、奶木像,高大过人,身著红袍,各坐一张大木椅,身后设一机关,用手一按木像即站立。在农历元霄节城隍庙会时,木像被抬出游街,享受香火和人们的顶礼膜拜,此庙为道人所管,原有道士几十人。民国23年(1934年)改为民众大戏园,50年代拆除,改建为盐业公司,今为招待所后院。

禅常庙

在隆古乡堡子口集南,相传为一游僧所建。庙坐北朝南,有3层殿堂,前殿3间,中殿5间,大殿10间,有东西庑房数十间,皆为碧瓦青砖,雕梁画栋。庙供如来、准提诸佛,内有古钟,重约1千公斤。今为堡子口完小所在地。

光武庙

在隆古乡沈店,是为纪念东汉光武帝刘秀所建。庙有3层殿堂,前殿3间,供有阎罗王、南海观音;中殿3间,并排立着28尊罗汉;后殿3间,西间供奉牛王爷,东间供着刘秀的三位姑娘,中间是光武帝刘秀高大泥塑像。东侧有偏殿3间,为娘娘殿。民国初处庙被冯玉祥部队焚毁,今庙台尚存。

花庙

在县城南海街,原名帝子宫,建于清代。山门上层为戏楼,长5间,坐南朝北,东西两侧有八卦形的过楼,红楼对面有前后殿各3间。庙内外墙壁均彩绘山水人物、飞禽走兽和花卉图案。后改为湖广会馆,今为潢川看守所。

普惠寺

俗称白寺,今为潢师附小校址,系元代僧人兴建,明宣德年间重修。有大殿3间,上有藏经楼,保存宋版《大藏经》半部(约千余册),上下檀木夹板装钉。清代,凡遇帝王、皇后生日,文武官员赴寺庆贺。民国17年(1928年),潢川县长吴显祖驱逐僧侣,驻军庙内,藏经悉数丢失。

远铎寺

原在县城西关东南1公里许,寺内建有7级砖塔,又称“塔园”,有和尚40多人,田稞四百亩。塔园前身名远铎庵。相传以前有个孤苦少女,被人拐骗,坠入青楼。后结识一位女友,积资丰厚,晚年一同遁入空门。后云游光州,于此地建寺,取名远铎庵。2人圆寂后,该庵由和尚主持,更名远铎寺,民国30年以后倾圮。

五龙宫

清康熙末年建于北城东郊,为州人求雨之所。宫由五龙殿、圣人殿、菩萨殿、火神殿、阎王殿、吕祖楼组成,尽檐雕 ,规模恢宏,占地面积10余亩。山门上建有戏楼,每逢节日或庙会,均以此为演乐之地。民国27年(1938年)驻军营建城防工事,五龙宫被拆除。

三义观

位于县城南湖北岸,清康熙四十年(1701年)由在光州的山西、陕西商人公建。观内供奉刘备、关羽、张飞神像,取名三义(刘、关、张桃园三结义)观。该观建筑今存大殿、二殿、配殿、斋房及山门等40余间,其余建筑物和观内的碑刻、雕塑等均毁于战乱。其大殿前耸峙一对铁旗杆,为珍贵文物,已被收入《中国名胜词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