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平湖莫氏庄园


上海往杭州方向八十多公里的地方,有个隶属嘉兴市的县级市,名曰平湖。春秋时为越国武原乡地,秦朝置海盐县,平湖为海盐县的一部分。自汉代起,因钱塘江水流和杭州湾海潮的原因,海盐县的不少地方被水淹没,或塌陷为湖,有地“其后土脉坟起,陷者渐平”,故名平湖。明朝宣德五年,从海盐县悉四乡之地设平湖县,属嘉兴府,此后建置和境域基本稳定。如今的平湖外向型经济发达,以服装、机电为主导加工业成为支柱型产业,但在传统的农耕时代,平湖应该不是个富裕的地方,某种程度可以算做沪杭之间的一片乡野之地。

平湖的乍浦港是杭州湾北岸惟一的出海海港,也是一个历史名港,在清康熙二十三年解除海禁以后,乍浦港逐渐发展成为中国与日本、东南亚诸国贸易的主要港口。乍浦港在国内贸易中地位也十分突出,其中最主要的大宗进港货物就是木材,这些木材主要来自福建省,一批福建的木材商人,因此还迁居到乍浦,平湖莫氏的祖先就是其中之一。莫氏是在康熙年间由福建兴化府迁居乍浦,作为一个普通的木材商人,传至五世也只是生活小康,但到第六世的时候,遇上了太平天国失败,江南沿海因战后重建,木材需求量大增。

莫家抓住了这个机遇,获得了丰厚的利润,积累了巨额的财富,到第七代莫放梅的时候,先后在平湖、福州、上海开了三家木行,把附近的木材经过乍浦的港口中转销往各地。莫放梅用积累的财富不断置地买田,最多时候拥有六千多亩的土地,成了平湖有名的大地主。从一八九零年,莫放梅着手准备打造新居,其准备工作一定是非常细致的,以至于七年后才开工,再三年而就,就是今天被称为“莫氏庄园”的地方。

莫氏庄园占地七亩,共有房七十余间,四周有六米高的防火墙,是一座典型的封闭式木结构建筑群,其紧凑的布局颇具江南民居特色,莫放梅祖孙三代相继在此居住了半个多世纪。

庄园坐北朝南,因沿街且临河,正门空间显得有些局促。庄园东南首的正门在八卦中为巽位,乃江南风水民居以坎宅巽门选址的实物例证。坊上置平身科斗拱,广三间七架,中间六扇黑漆大门,每扇置门钉纵十六路、横一百四十路,共一万三千多枚,气度非凡。明间内置隐门一对,有对联“积善之家必有余庆,博施济众定裕后昆”;两旁所竖仪仗牌,是莫放梅于清光绪二十七年“遵例入贤官授侯补江苏直隶州知州”后所设,官职之上还有个“钦加三品衔”,是纳捐得来的官,就是一个荣誉称号而已。

捐纳,或者说卖官制度是清代以前几朝都有的做法,有细则制度也明码实价,基本都不能真正出任。鸦片战争之后,大清国库空虚,政府卖官开始泛滥。很多人有了钱之后,至少要弄个官衔以光宗耀祖。到一九零一年,逢宣布废八股、停科举,大批生员仕途受阻,遂争抢购买官衔爵位,捐纳再次大泛滥,莫放梅的官衔也正是在这一年买来的。估计他那个加三品衔的五品“副省级”官位,当时五千两银子可以纳到,相当于城镇普通店员四、五十年的工资收入。

正门一般不开,常人由两侧的边门进出。走过轿厅,左边为仪门,是一座工艺精湛的水磨砖雕门楼,门前一对抱鼓石雕有三狮戏球图案。

所有构件均用青砖磨制而成,并用砖榫相衔,工艺非常精巧。正面门楣上刻有“德正应和”,门楣两侧为“四蝠捧寿”,再向外为梅兰竹菊四君子;反面门楣刻有“金镂垂基”,上方和两侧为“桃园结义”、“关羽挂印封金”等三国故事,砖枋上雕镂着暗八仙等,下枋所雕鲤鱼跳龙门更是栩栩如生,象征登科之喜。

仪门平时也不开,凡家族重大礼仪活动或贵客来访时才打开,仪门下七十厘米高的楠木门槛也象征着主人显赫的地位。仪门内有庭院,院中面北的黑瓦白墙上有阳文“鸿禧”的影壁墙,走过对面半亭形式的过厅,就是整座庄园的主体建筑“春晖堂”,匾额为明朝书法家董其昌之手迹,整堂家具皆采用上品紫檀精制而成,堪称极品。

此为主人议事、典礼、宴请宾朋,举行家族大典的地方。通面三丈八尺,枋上置平身科斗拱,厅前设鹤颈式轩廊,二十扇高丈尺有余的落地长窗横贯整个开间,夹堂和裙板上的木刻图案含蓄蕴藉,正脊上堆砌着“龙凤呈祥”,戗脊上砌有仙人指路和龙、凤、狮、马等蹲兽,并绘有暗八仙等图案,厅前挂落上两只木狮,雕工之精令人赞叹不已。

中轴线的最后一进为女厅,又名“云浦草堂”,俗称“堂楼厅”,是个朴素的二层建筑。楼上是卧室区,为眷属起居之所;楼下则是莫氏族人接待和应酬女宾的地方,厅内整套榉木家具造就出一种闲适、温和的气氛。

整体建筑的东西两侧各有一排建筑,在仪门的左右分别有圆门通入,主人家的私人活动都在这东西两条轴线的建筑群落内。东轴线的主体建筑为花厅和外边别致的水榭花园,花厅二楼为莫放梅夫人葛氏的居室,这位葛氏乃平湖豪族丙戌进士、赏戴花翎、四品顶戴二品封典、户部郎中葛毓珊之长女,莫葛两家颇有“富二代”与“官二代”联姻的嫌疑。莫夫人育有四子、无女,四个儿子及众多孙辈的居室分别在东西轴线的不同位置。

西轴线上有两个小花园,花园之间是书房。书房主人为莫放梅的二公子莫仲陶,整个书房通过一个博古架将其分为前后两部分,南间为读书吟诗作画之所,书案上笔墨纸砚俱全;北间为文朋诗友、骚人墨客品茗赏景、弈棋操琴之地。

书房通往南花园的为一扇精巧的八角门,以六边形榫接棂格点缀周围,不仅增加了采光,也营造出一种雅致、活泼的气氛。

莫氏家族在平湖及周边各地拥有良田六千余亩,沪、浙、闽三地开有木行,并有米行、钱庄、布店、茧行等实业,在杭州的西湖边也有其地产。据《平湖县志》记载,当时平均每亩起租粮食在一石左右,可见莫氏家族每年收取租米之数额是相当惊人的。为管理这些资产,莫氏家族在庄园内专门设有收租理财的帐房,自称“莫政善栈”。帐房内现在还陈列着各式斗、斛、杆秤和当时进口的铸铁保险柜。

庄园内原有厨房四间,每个儿子各占一间,现存仅有东轴线上原属二少爷莫仲陶的,其余三间厨房已于上世纪六十年代被拆,厨房中的灶头是具有江南民间特色的彩绘三眼七星灶,还陈列有石磨、水缸、提盒等厨房用品。

莫氏庄园建成的时候,中国正处于时代更迭的浪潮中,从莫氏三代人的居室陈设就能看出时代演变进所带来的变化:莫放梅居室里是一色的传统家具,到了儿孙那儿,留声机、铜床以及诸多西洋装饰已渗透进来。莫家是商人,是地主,是地方豪绅,也算朝廷官员,所建宅院就是个官宅、商宅和地主庄园的综合体。

莫氏庄园修建时,几乎把江南建筑装饰的精华都搬了进来。砖雕、木雕、园林、亭榭、字画、红木家具、紫檀桌椅等,都是上乘作品。《红楼梦》《聊斋》《家春秋》《原野》等近两百部影视剧在此拍摄,成了一座著名的“影棚”。莫氏庄园与网师园、采衣堂、卢宅、退思园、春在楼一起并称“江南六大厅堂”,甚至有言过其实的“江南故宫”之称。

一个清末迅速崛起的家族,在其客居的平湖建起了一座外表简约、内部奢华的私家宅院,隐于曾经的乡野、如今的市井间。这座典型的近代地主豪绅私宅建筑群,在一九六四年就被辟为博物馆对外开放,经历文革却得以完整保存,或许是运气很好,或许是“小隐隐于野、中隐隐于市”的低调所成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