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太原的街道名称由来典故


柳巷

柳巷,位于太原市中心的商业闹市区。在是太原家喻户晓、无人不知的街道之一。它繁华,繁华到百货俱全、店铺栉比;它热闹,热闹到人流熙攘、摩肩接踵、络绎不绝;它古老,古老到没有一个人能说清它究竟问世于哪一朝、哪一代。至于这条街为什么要叫柳巷,似乎一直是一个谜,难觅真谛。不过,在老柳巷人的口中,却代代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

相传明朝开创者朱元璋,在北伐灭元的战争中,挥戈直指元军的军事要塞——太原。驻扎太原的元军,凭借太原城高池深的地理优势,垂死固守。明西征大将军常遇春,为了解敌军详情,亲自化装成樵夫,混进太原城卧底。不料,常遇春的行迹被元军探子探得。当他刚刚穿过太原城东门外的桥头街,混进朝曦门时,就被元军伏兵四面包抄。常大将军急迫之中,杀开一条血路,拐入城墙根下的一条小巷,钻进巷北的一个破旧小院。

这所残颓的小院里,只住着一位年愈花甲的孤寡老妇人柳氏。她的丈夫早年被元兵残杀,儿子又被元军抓去,一去不归,所以,她恨透了元朝统治者。她见这位樵夫被元兵追杀,同情之心油然而生,便把常遇春藏进了后院的柴垛中。追兵闯入院中搜寻,柳氏装聋作哑,把他们骗走。

常大将军获救后,深谢老人救命之恩。临别时,他顺手摘下院中树上的一根柳枝,交给柳氏,密告柳氏不日将率大军前来攻城,要她把柳枝插于门前,明军见到会尽心保护。

几日后,明军果然攻入太原。柳氏眼见战火即起,唯恐街坊四邻难逃战劫,遂走家串户,告诉众邻,各取柳枝插于门上。由于常遇春探清了城中敌情,安排了内应坐探,明军里应外合,迅速拿下太原城。攻入城中的明军士兵,按常大将军的命令,看到门上插有柳枝的院子,便格外小心保护,秋毫无犯。

战后,众街坊为了感谢柳氏,也为了纪念太原的光复,便把门上的柳枝植入门前街畔。这些柳枝便生根、抽技、发芽、吐翠。插入街头巷尾的柳枝,随着时光的推移,长成了小柳树、大柳树、老柳树。从春到夏,从夏到秋,这条不起眼的小巷,绿柳成阴,枝条婀娜,凉爽惬意。于是,一个美丽的街名“柳巷”来到了太原的大地上。

杏花岭

杏花岭原本不是一条街,也不是一个街名,而是一个花园林苑的名称,是诞生于五、六百年之前的明晋王府花园之一。当时的杏花岭,确实是个有坡有岭,遍植杏树,令人赏心悦目的去处。它与毗邻的松花坡,亦称松花园,相映为趣,堪称太原城中的园林之最。

据记载,早年的杏花岭,地处晋王府城内东南隅。每逢仲春之际,坡岭翠绿,杏花簇簇,绿红掩映,香气喷溢,简直是一个杏花的世界。后来,晋王府城寿终正寝,杏花岭也逐渐荒芜。直至清中叶之后,这里又慢慢地得到开发,杏树、榆树成林,成为太原城中的一片公共林地。

日本侵略军攻陷太原后,看中了杏花岭这块风水宝地,砍伐林木修建神社。40年代初,这些侵略军又将杏花岭北坡上的林木砍伐一净。为掩饰其掠夺行为,他们在这被砍伐殆尽的岭坡上修建了简陋的体育场,供在并日人和军队操练服务。

太原解放之后,人民政府和太原人民,在这片荒坡之上重新修建了体育运动场,以其原称杏花岭命名,全称杏花岭体育场。对于美好的东西,人们总是怀念不忘的。杏树、杏花虽一去不返,土坡土岭虽已湮设为平地,然而,这使人向往的名字——杏花岭,却演变为街名流传了下来,给太原的人们留下了永久的记忆。

开化市

开化市场,位于太原市繁华的钟楼街闹市中心。始建于1920年,距今已有70余年的历史,当时商家店铺云集,由几家大户合股公司,又拆旧辟新,由开化寺改为“开化市场”。

开化寺的创建年代已不可考。

宋绍圣年间(公元1094—1096年)重修,名汉封寺。元大德年间(公元1297—1306年)改称延寿寺。明正统年间(公元1436—1449年)朱棡孙子朱美坚重修。

寺院坐北向南,正面迎着现在的开化寺街。门前建一牌坊,上写“敕赐开化禅林”六字,所以叫“开化寺”。民国初年废除寺庙,改为市场,所以又叫开化市。

狄村街

狄村以姓氏而名。唐宰相狄仁杰故里。

道光《阳曲县志》载,狄梁公故里碑,“在狄村官道西,康熙年知县戴梦熊立,道光六年邑人张廷铨重修”。碑北,原唐梁国公祠旁有一古槐,传为狄母手植。道光六年(1826年)邑人张廷铨撰记立石,题曰“唐槐”。

迎泽

明万历〈太原府志〉里有当时的太原城平面图,太原两个南门分别名为迎泽,承恩(合称是承迎天子恩泽之意),大约就是现在的迎泽公园一带,南门是正门,是迎接皇帝的诏书,钦差之类的门。

太原的两座南城们迎泽、承恩之名来自于一首古老的民歌《南风歌》:南风之熏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南风之时兮,可以阜吾民之财兮!这首相传是舜帝时代歌颂南风造福于运城盐池人民的民歌,大意是说世间万物都承迎南风的恩泽。于是,两座南门分别被命名为迎泽门和承恩门。

义井

说法一:

据清《太原县志》记载:元朝有个女孩叫武管婴,十七岁,至正年间躲避兵荒,她的父亲被抓了,为救父亲,愿用自己代替父亲,待父亲被释放后,女孩说:我有金子藏在井边,士兵挖据井果然得到金子,正想夺取,女孩趁乱投井而死,后人为纪念义女,把此井叫义女井,简称义井,后来成了村名,街道名。

说法二:

方孝孺是建文帝最亲近的大臣他也视建文帝为知遇之君,忠心不二,明成祖的第一谋士姚广孝曾跪求朱棣不要杀方孝孺,否则“天下读书的种子就绝了”,明成祖答应了他。南京陷落后,方孝孺闭门不出,日日为建文帝穿丧服啼哭,明成祖派人强迫他来见自己,方孝孺穿着丧服当庭大哭,明成祖要拟即位诏书,大家纷纷推荐方孝孺,遂命人将其召来,方孝孺当众嚎啕,声彻殿庭,明成祖也颇为感动,走下殿来跟他说:“先生不要这样,其实我只是效法周公辅弼成王来了。”方反问:“成王安在?”明成祖答:“已焚。”方问:“何不立成王之子?”成祖道:“国赖长君。”方说:“何不立成王之弟?”成祖道:“此朕家事!”并让人把笔给方孝孺,说:“此事非先生不可!”孝孺执笔,疾书“燕贼篡位”数字,掷笔与地,且哭且骂:“死即死耳,诏不可草。”朱棣发怒说:“汝不顾九族乎?”孝孺奋然作答:“便十族奈我何!”骂声益厉。

朱棣气急败坏,叫人将方孝孺的嘴角割开,撕至耳根。孝孺血涕纵横,仍喷血痛骂,朱棣厉声道:“汝焉能遽死,当灭十族!”朱棣一面将关至狱中,一面搜捕其家属,抓住至京,当其面一一杀戮。孝孺强忍悲痛,始终不屈。胞弟孝友临刑时,孝孺泪如雨下,孝友从容吟诗:“阿兄何必泪潸潸,取义成仁在此间。华表柱头千载后,旅魂依旧回家山。”孝孺亦作绝命诗一首:“天将乱离兮孰知其由,奸臣得计兮谋国用猷,忠臣发贲兮血泪交流,以此殉君兮抑又何求,呜乎哀哉兮庶不我尤。”

最终,朱棣就在九族之上又加一族,连他的学生朋友也因此而受牵连。这就是亘古未有的“灭十族”,总计873人全部凌迟处死!入狱及充军流放者达数千。

方孝孺一介书生,手无束鸡之力,却面对专制君主的屠刀视死如归,抗节不屈,这可谓感天地泣鬼神!受到后人的无限敬仰和赞颂。就其个人气节来看,历史上实在不多见,这正应了中国人的一句话:“士为知己者死!”

方孝孺死后,其门人德庆侯廖永忠之孙庸、铭等人捡其遗骸,葬于聚宝门山上,死于宁海县城之方氏族人,有义子马子同收其残骸,投于井中,后称此井为义井。

坞城路

坞,小障,一说小城。据此,坞城最初当为一个有军事意义堡垒之设施,后住户增多,遂冠城名。该路是1955年在原土路的基础上拓建而成的。因直穿坞城村东,故市政府于1958年命名为坞城路。

黑土巷

黑土巷清代称黑土港,是一条河道。东山洪水沿此河可以流至太原城东入护城河。后河水干涸形成道路,民国时东山煤炭运往市区即通行此道。清末、民国期间,形成村落名为黑土港。太原解放后,形成居民住宅区,改称黑土巷。

尖草坪

此处原来是太原城北面的荒地,多生野草,据说叫菅草,即草菅人命的的那个菅草,由于是生僻字,人们误传成尖草,所以就管这一带为尖草坪,太钢70年前开发此地建设工厂,宿舍,渐渐繁荣起来。

黑龙潭

黑龙潭得名于青龙王庙。 此处原先是一片低洼的潮湿之地,城西北的雨水、污水,大多退积于此。光绪十二年的水患,使这里变为水乡泽国。水患之后,积水无法退去,加之后来经年雨水的退积,这里便成为太原城中最大的积水湖。后来人们给这片积水湖取下了名字,南面的这一片叫做“西泽河”,北面的那一片叫做“黑龙池(后改黑龙摊)”,而将连通两片之水的狭窄河道,称之为“黄河套” 。

大营盘

大营盘是因为民国初年阎锡山修建兵营在此,故名大营盘。

二营盘是日军占领太原期间修建的军营,后来阎锡山在此驻扎骑兵部队, 三营盘的原因同二营盘,只是按顺序称呼。

上马街

上马街南有皇庙,明朝王室和官员逢年过节都要来这里参拜,他们从下马街下了马,然后走皇庙西巷到皇庙,完了再走皇庙东巷从上马街上马离开,到了清朝时,废除了明朝的规矩,不走下马街,而从万寿宫巷直接进入皇庙,然后从上马街上马离开,所以就把上、下马街合并为上马街。

小店

小店原是太原古镇之一。处宋太原府南官道与平晋城西官道交叉处,因集市繁荣,商贾设店,故得名。

皇后园

皇后园的得名有两种说法,一是他是汉文帝母亲薄太后的驻跸处“即今皇后园村”。

又一种说法是,王莽时期,刘秀败走南阳,王莽兵追至现皇后园村,刘秀求一姑娘相救,姑娘用鸡笼将他盖住,坐在上面用衣裙遮住鸡笼仍做针线活。追兵问时,姑娘故意支走,刘秀得救,感恩不尽,立誓说日后登基定封她为皇后。后刘秀果做了皇帝,派官员来接姑娘,姑娘已死。刘秀封她为皇后葬于此地,在坟前植树种花如同花园,故名。

另一版本,相传东汉年间,大将军苏献趁光武帝刘秀出巡之际,率兵追杀,企图篡位。刘秀毫无提防,只身一人骑马逃到一个村落,后边追兵眼看将至。恰好这时,刘秀见一户院门前,有个姑娘坐在鸡笼上,一边做针线活儿,一边喂鸡。他急忙翻身下马,跪拜求救。姑娘见他是一位英俊小伙儿,且气度不凡,急中生智,遂将其藏入座下鸡笼内,并用罗裙罩住,然后把刘秀的马轰走。苏献率兵追到该村,不见刘秀,遂问姑娘:“是否见一年轻男子骑马而去?”姑娘答道:“适才正有一位男子飞奔而过。”说着又指了指正在奔跑的马匹,苏献拍马追去。刘秀终于躲过苏献的追杀。

刘秀坐稳皇位后,不忘姑娘的救命之恩。他派遣官员到该村寻找姑娘,然而姑娘已经不幸病故。官员回禀后,刘秀立即下诏,修建花园一座,并追封姑娘为皇后。该村即改名为皇后村,又因村中有花园,后逐渐被叫成皇后园村。 1933年,北同蒲铁路修筑时在该地设站,依地名取站名为皇后园站。

赛马场

此地原是道场沟,剪子湾,大东关等村的耕地,1937年日军占领太原后,在此地养军马,在北面赛马娱乐,所以称赛马场。

菜园街 菜园村

顾名思义,就是来源于菜园子。清代,此处有部分菜农种菜,称东菜园、西菜园。太原解放初期称菜园村。后居民增多,形成街巷。撤消村级建制。以菜园命名的有菜园街及派生街巷7条。

一人巷

一人巷在柳巷和鼓楼街的交叉口的东侧,相传此街始建于晚清,非常狭窄,巷口有一株大槐树防碍交通,二人不通并行,俗称“一人巷”,也叫“宜人巷”。后来有个“文化人”,嫌名字太俗,民国二十三年上(1934)谐音雅化为“依仁巷”沿用至今。

双龙巷

此巷因地势隆起,如伏双龙。曾有“双龙”地名之称。清末迁入河北居民,又称直隶庄。民国初年阎锡山的民政厅孟元文在此地建宅,称“升官巷”。后孟家连遭祸事,认为是屋后的“玉皇庙”作崇。故于民国十八年(1929)改名双龙巷,想用“双龙”镇伏邪气。以求家业兴旺。

赵树理的故居就在双龙巷!

校尉营

金朝大定(公元1161—1189年)年间,史纯以忠显校尉兼阳曲知县,做过好事,取得人们的纪念,因此有校尉营一名,校尉营另外是明代晋王府警卫队即校尉营房驻地,故名。有东校尉营,南校尉营,西校尉营,中校尉营。

康宁巷

1912年,有位姓康的医生住此,挂牌行医,因医术较高求治者多数康复,深得居民信任,他们认为与康医生为邻,可以永保福寿康宁,所以取名康宁巷。

坡子街

坡子街地处明建城隍庙和三桥街之间。据传,形成年代在隋唐或更早时期。现在的26号院一带,北高南低,自然形成土坡,当地称坡子上。

形成的确凿年代,已无法知晓,但是,城民父老相传,这里早在隋唐之际,或是更早一些的时期便已形成集镇,是古唐明镇通往三交古城的必由之路。宋太平兴国年间,太原城创建之后,这里又成为太原城北门——怀德门外的城关街巷。直至明初扩建太原城时,其街才并入城中,成为城里的一条街巷。

据老辈的太原人讲,早在坡子街形成之前,今坡子街一带是一个东北高西南低的黄土坡。后来一个有钱有势的人家,以为此处地形风水颇佳,遂购得此坡,辟建为祖坟,并在坟地安放两只石头雕凿的石狮子为守坟兽。这样,这片土坡便得到一个名字叫做“石狮子坡”。

因石狮子坡地处南北交通要道之侧,年久日积,坡下渐渐迁来一些酒肆店铺,接待来往路人和行商,遂成一片热闹之所,渐成一道街巷,并将被名引作街名,得名“石狮坡街”,习呼“坡子上”。石狮坡街和坡子上的名谓,也不知叫了多少年,反正隋唐宋金元明,历经数朝数代,一直流传了千百年。

及至明王朝覆灭,清王朝建立,清军攻占太原之后以为石狮坡街名不吉祥,坡子上习称又不雅,选改其名为平顺街。但是,新取的平顺街,既与人们多年来形成的习惯称呼,格格不久,又脱离了早年自然地理风貌的依托。所以,新街名终究不被大多数人所接受,只能存在于书面文字记载和地方志中。

民国初年,坡子上做为街名,被搬上反映街巷细貌的“山西省城详图”。民国中叶出版的《太原指南》一书,正式使用坡子街的名称,而后沿用至今。

从某种意义上讲,时间是最有力量的。随着光阴的流逝,历史的变迁,当年荒凉的石狮子坡,早已被淹没,不为世人所知。而在太原城的发展史上,这条由石狮子坡发展到坡子街的普普通通的小街,则成为古城巨变的一个最好见证。

营坊街 前营坊街

清初,在今营坊街一带修建营房,驻屯护城兵,称北营坊。形成街巷后称北营坊后街。民国年在北营坊后街北端折向西处新辟后营坊街,北营坊后街易名前营坊街,并派生有后营头条、二条、三条,前营头条、二条、三条、四条。今以营坊而名的街巷有前营坊街、后营坊街及派生街巷7条。

清朝初年,在此街北端东侧建立营房,驻兵护城,后来逐渐修建民房,形成街道,就改营房为营坊。民国,在现在后营坊街位置有新的营房,所以为了区别,得名前营坊街。

三桥街

由于年代久远,它的名称来历含义,民间有多种神话般的传说:唐代晋王李克用有一次路过此处,在井边歇脚(井,即八宝琉璃井,在上三桥54号院,人称“井儿院”),见井内有三座金桥;还有人阴天在井边向空中望去,见空中有三座金桥;清武进士杨林(后官至总兵),醉后归家不及醉卧于家门口(在今下三桥46号院,人称旗杆院,杨林作总兵时旗杆石还在)梦中见井里有三座金桥;后小河的一涌泉,流入饮马河,河上有三座桥,今七一礼堂处原有一桥(酒仙桥),人民市场后侧为第二桥,三桥街三府巷口是第三桥;三桥地势低洼,有一小河从街心流过,河上有三座草桥。

这些神话传说,都围绕“井”,“河”字,据当地老人介绍,此井汉代就有,用琉璃瓦砌筑,后来因水质苦涩不堪饮用,因而封存,现为居民煤池。另据年已八十岁的杨林甫老人介绍:三桥地区地势低洼,素有“大东关的门限子,三桥街的门楼子”,即大东关比三桥街地势高。所以到处积水成河,人们往来,有的以草垫起,或以石垒起,也有砖石砌成,因而到处是桥。三桥可能是此处有三座较高的桥。

传说版本

相传,唐朝末年,黄巢起义动摇了李唐王朝的根基后,突厥沙陀部族首领李克用率大兵南下进军晋阳。七月的酷暑,鞍马的劳顿,沙陀将士们饥渴难耐,行军速度锐减。就在这时,探马前来禀报:“留后将军,前面便是古镇唐明,距北都晋阳约三四十里之遥。”克用闻报暗忖:数日行军,人不卸甲,马不停蹄,士卒劳疲。莫若在此下寨安营,养精蓄锐,也好一举拿下晋阳。于是命三军埋火造饭,扎下营盘。俗话说的好:饥好忍,渴难耐。此时的李克用与众兵卒一样,嗓子眼像着了火。他立命卫士速打一桶水来解渴。不一会儿,那个卫士飞也似地跑来报告,附近只有一眼井,而这眼井水深莫测,连连下了几只桶,都是有去无回,弄不到一滴水。克用闻报便向井台奔去。说来也怪,李克用跑到井台口后,便见井水突然翻腾上涌,直冲井口流溢如泉,而且,水中隐隐约约飘荡着三座金桥。克用和围观兵士无不惊奇。

这时,从水中传出一个老态龙钟的声音:“克用,此去晋阳不可妄杀无辜,维系唐祚,自有王爵。”此后二日,沙陀兵卒果然顺利得晋阳,未几,唐主又下诏,封李克用为晋王。 井中所嘱应验之后,李克用对此井奉若圣明,立即使人在井台砌筑琉璃井口,形制八角,取名“琉璃八角井”,并把井所在的那条街定名“三桥街”。据说,此井就是后来下三桥街三府巷的那口琉璃八角井。

这个听起来近乎怪诞的传说,一直流传了下来,可以肯定地说,这个故事的产生就是李克用或其幕僚为他们政治上的需要,而编造的神话。但是,从这个传说中,似乎可以窥出,三桥街的产生有着久远的历史,似应和唐明镇同一历史时期问世。如果确是这样,这可以算做太原城最古老的街巷了。

三桥街,从它问世之后,在太原的大地上默默无闻地度过了十个多世纪,是太原近代工业的产生,唤起了它的新生。

清季光绪十八年(公元1892年),山西省的第一个近代工业单位——太原火柴局,就创建于三桥街畔。尔后的“西北实业公司”——山西最大最早的官僚资本企业,又在太原火柴局的旧址上筹备产生。这一切都为三桥街的历史,写下了有声有色的一页

坝陵桥

明晋王府地地址在今肖墙之内。今坝陵桥一带当年还是荒草野地。地势由北向南逐渐低下。北面高于王府,为防水患,挖壕垒坝,以保王城,坝上有桥,通往王府北便门(即后宰门),坝外一片荒无人烟。王府侍从官司员列后,陵墓葬于坝上。此为坝陵桥名称来历传说之一。

关帝庙通往对面对台的路上有一座三孔桥。河南许昌西门外有灞陵桥,传说关公曾在桥上挑过袍。故引称三孔桥为坝陵桥。桥址在今坝陵桥小学门前。此为传说之二。明清时,坝陵桥带地势低洼,常年积水,一片荒凉。一九一二年始建房,迁入居民,逐渐形成街道。

在太原,不知道坝陵桥的很少,但知道童话人物皮皮鲁的诞生地就在这里的人恐怕不多。1981年,还是业余作者的郑渊洁从北京到太原和父母团聚过春节,住在坝陵南街东头的一栋楼房里。因为一直想创造一个“摇钱树式”的文学形象,可以一直创作下去,于是他在这里创作出了在中国大地“淘气”了近三十年的著名童话人物——皮皮鲁。郑渊洁也凭借这一文学形象以及发行逾亿册的《童话大王》,成为我国名副其实的“童话大王”。

文华路

1929年河北人迁居至此,形成街道,1933年整顿街牌时,人们渴望有文化才华,所以命名文华路,现在叫文化路。

新华路

1912年,有个姓唐的留日学生回国后,任兵工厂厂长,在此模仿北京新华门建造房屋,人称唐公馆,1934年正式定为新华路。

万柏林

万柏林得名于阎锡山的坟墓,他在太原时就想死后埋在那里,他小名万喜子,所以有个万字,他字柏川,所以有柏字。因为帝王坟墓叫陵,圣人的叫林,官员的叫墓,百姓的叫坟,而他自认为是山西在关公之后的又一个圣人,所以有个林字,合起来就是万柏林。基本跟柏树没有太大的关系,当然坟地肯定有松柏的。因为他1949年后去了台湾,实际坟地就没有建。

另一说法,有人对阎锡山说:太原汾河西畔的西北隅,属阴阳八卦中的“乾”方。此处,背负吕梁山脉的云中山系,后土广袤;面临滚滚北去的汾河之水,财源不竭,是一块极好的阴宅宝地。惟感不足的是地表林木稀疏,不过用人工去种植也绝非难事。这一席话说得阎氏神感心受,于是便决定在这里广植柏树,必达万棵,以备将来辟建陵园,并先取其名曰“万柏陵”。后阎氏败亡,而居住在这一带地区的父老乡亲们,遂将万柏陵中的“陵”字,以其谐音的“林”字换而代之,更其名为“万柏林”。

五龙口

俗称五岔口,相传这里原本是一片洼地,天长日久形成一潭积水,并与东山的五条沟(即殷家沟、郝家沟、大枣沟、小枣沟、耙儿沟)相通,每逢雨季,东山这五条沟的雨水便向洼地水潭流灌,远处眺望酷似五条龙在张口倾吐,所以俗称之为五龙口。后陆续迁入居民形成小村落,亦以“五龙口”为村名。

由于东山的洪水经常给太原城造成威胁,后人在五龙口北建了白龙庙,祈求龙王爷保佑,这就是今天的白龙庙街的来历。(白龙庙街以明建白龙庙而名。太原解放后形成居民住宅区。习称街为白龙庙,有派生街巷3条。)

说到五龙口就顺便说说五龙口海鲜市场,里面种类都挺全,而且价钱不贵,但是……会缺斤少两!所以要计较,不能让老板随便称了就给你袋子里面加水。

新建巷

旧址为江浙乐善园(亦名两江义园,<江苏、浙江>),后称“寄骨寺”。解放后移走坟墓,兴建居民住宅,开拓街巷,取名新建巷。寓新建之意。

新原里

新原里原是灰渣山,1979年建成住宅小区,太原市老市长岳维藩从南京调回太原任市长时,起名新原里,是新太原之意。

裕德西里

裕德西里原为阎锡山的“兵站总监”黄国梁之住所。黄在此购大批宅地,并在此盖了一座楼房,称名“裕德堂”。后来相继出售宅地,居民渐增,以黄家堂号为街名,堂以西称裕德西里。

红沟路

红沟路原系一条红色土质的沟,雨季内流红色泥水,解放后陆续兴建民形成街道,因地得名红沟路。

国师街

新民2、3、4条都是民国初年得名的,国师街以前叫新民西街,后来有国民师范学校,所以改名国师街,他们也都是民国形成的街道, 相传新民诸街建于清末或民国初年。明晋王府宫城彼焚后,人们逐渐推倒城墙,填平城壕建起房屋,当时并没有街巷名称。由于居民渐多便形成街巷,遂冠以街名——新民街。

满洲坟

满洲坟就是现在的青年路附近,这里是以前满族人的坟地。

桥头街

宋时太原城的范围尚小,桥头一带是原宋朝东城门朝曦门外护城河上桥的故址,故名。桥头街

候家巷

明时巷内因有户部侍郎侯纶的宅第,故名“侯侍郎巷”。侯纶,太原人,明正德辛未进士,曾任户部主事、礼部郎中,以廉正著称。后官至南京部待郎,人称“侯侍郎”。到清时,因巷内居民以侯姓居多,故改称“侯家巷”。

太原师专就在侯家巷里。

北营

公元979年宋太宗毁灭晋阳城,另筑平晋城。在平晋城周围有九营十八寨做防御,北营就是其中的北部营盘。

辑虎营

明朝洪武年间,辑虎营名叫做“广昌府前街”。因此街位于广昌王朱济熵府宅之前,故名。广昌王朱济熵是第一代晋藩朱棡的七儿子,所以广昌王府也别称“七府”,广昌府前街也称“七府前街”。据说晋王有七个儿子,其七子聪明尚武,颇受青睐,当年晋王府兵丁便由广昌王辖带,驻于广昌王府一带,所以广昌府前街俗称“七府营”。

相传,某年七府子弟前往晋王府拜谒晋王,行至七府营东口,不知从何处窜出一只斑斓猛虎,挡住了他们的去路。七府子弟和随行人马,顿受惊挫,仓慌失措向西鼠审,躲藏于“躲马巷(后改多马巷)”。晋王闻得此讯,赶忙派兵遣将缉虎于七府营,将虎射杀。于是“七府营”便更名为“缉虎营”。 后来,缉虎营一分为二,以与之丁字相交的方山府为界,东半称东缉虎营,西半称西缉虎营。1955年,太原市人民政府(当时称太原市人民委员会)为改变太原街巷封闭的格局,发展城市交通和改造旧城落后面貌,打通了南起麻市街北口,北达大北门街等六七条小巷,勾通太原南北的交通大动脉——解放路。

通顺巷

通顺巷原名鸡鹅巷,为明代以前买卖鸡鹅的集市,故名。清时,巷内相继开设钱庄、票号,为求生意顺利通达,改称通顺巷。

大、小王村

村东有明颖国公傅友德墓,俗称王墓,故名王村。傅墓丘大于小王村的坟墓,称大王村,后出现小王村。

后王村

清道光二十三年《阳曲县志》原名沟子里村。民国初年,由于该村与小王村均属大王村管辖,而且该村建于大、小王村之后,故名后王村。

前、后北屯

清道光二十三年《阳曲县志》载名前北屯村。据传:明朱元璋在位时,在此实行驻军屯田政策。军队分驻南北两部分,称南北两屯,北屯分为两个自然村,按方位名分前、后北屯。

呼延村

元称呼延社,道光《阳曲县志》作呼延村。相传此地为宋将呼延赞的养马场。村建于呼延氏宅院地址,以呼延为名。

察院后

明清时,山西省按察使,掌管司法,简称察院。这里地处察院之后,故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