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大荔七夕乞巧节


农历的七月初七,人们俗称七月七、七夕节、乞巧节、女儿节。文人雅士称七月七为兰月,七夕为兰月中最神奇的一个夜晚,由此成为“兰夜”。

关于这个节日的由来,尽管有许多不同的版本,但最基本的还是源于牛郎织女的故事。夏夜晴朗的夜空,人们可以看到由繁星组成的光带,天文学上叫银河系,老百姓叫“天河”,在天河两边各有一颗亮星,天河以西发青光的星是织女星,与织女星遥遥相对发橙黄色光芒的是牵牛星。再若细看,在织女星旁还有四颗小星,构成了“牛郎”和它的挑着的孩子,这奇特的星空布局,演绎出追求婚姻自由、幸福美满,向往男耕女织,勤俭度日的朴素的生活诉求的神话故事。

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七月七的民俗也有很大的区别,但共同点还是有的,不外“情”和“巧”,或者“情巧”结合,大荔地区则侧重于“巧”,所以乞巧节叫的最响,也是一年中重要的节日,尤其是对妇女。

大荔县乞巧节在20世纪60年代以前已经遍及乡里,农村姑娘七月七搞乞巧活动较为普遍,70年代后停滞,2000年以来又重新恢复活动。

大荔乞巧节突出“巧”字的习俗表现在:

泡巧芽。从六月的甘四、五就选用大麦、小麦、豌豆、豇豆、绿豆等七种谷物,洗涤浸泡,每天换水,直到生长出绿旺旺的苗子来,谓之泡巧芽。

缚巧姑。巧姑就是织女,传说她心灵手巧,能用空中的云织成华丽的彩色锦缎,因而她就是乞巧节的主角,人们敬的是她。人们虔诚地用谷杆绑成一个人体的骨架,用一葫芦瓢作头颅,让她再穿上漂亮华贵的衣服,精心描绘头颅上的五官并饰以各种头饰,做的端庄,高雅,看起来仿佛活人一般,然后再让她端坐在椅子上,盖上红布,设好香案,以备节日迎敬。

塔巧棚。七月七的清晨,主持人组织若干妇女,青壮男子,把预先选定好的空旷地方打扫干净,用芦苇搭一凉棚,留好巧姑的位置,布好香案,献上贡品时令水果,旺盛巧芽,精细面花,香案两侧设置展巧台以备使用。

迎巧姑。乞巧节当日的傍晚时分,由锣鼓、社火、三眼铳组成一支隆重而庞大的,旗帜招展的迎巧姑队伍。这支队伍来到巧姑的所在地或耍社火、或舞狮龙,或唱几段秦腔,再由乞巧节的主持人在香案前顶礼膜拜,一声“起驾”,就由两人,或四人将巧姑抬起,迎送到巧棚内。

展巧赛巧。这是乞巧节整个活动中的一个重头戏,妇女们将自己精心缝纫、纺织、刺绣的各种女红作品和捏的各种面花展示到香案两侧的赛巧台上,供人们欣赏、品评。虽不定名次,设立奖项,仅凭人们的口碑大体就能衡量出谁个心灵,谁个手巧。

乞巧。鞭炮、锣鼓声中迎来的巧姑,进入巧棚安放好后,即由主持人司仪,进行颇严肃的祭拜,焚香燃烛,叩头礼拜,默默颂念乞巧的心愿,一拨一拨的如此反复,直到现场的妇女们全部祭拜完,接着就开始了香案前的乞巧活动。

求神乞巧。由七名幼女,唱着《乞巧歌》睡在香案前的芦席上,在一旁由八人,十人不等组成的祭拜队伍里,每人用两个新碗相叩,徐徐的磨挲,那“沙沙”的磨碗声,让睡在地上的幼女们渐入梦境,上天乞巧施巧。

浮针乞巧。过上一会,幼女们如梦初醒,一旁的妇人递来一盆清水的盆子,然后让幼女将一苗针轻轻地放在水面上,再看盆子底部针影,凭着臆猜和想象说出图案纹样,有如云彩、有如鸟兽,有如鲜花,有如书卷,有如剪刀,验证是否乞得巧智。

穿针乞巧。参与者是未出阁的少女。少女们在祭拜完巧姑后,借着月光以丝线穿针孔,定时以十苗针为基数,先穿过的是“得巧”,穿过数最多的是“能巧”。

掐巧乞巧。乞巧者先用巧姑祭拜,然后将献在香案上的巧芽轻轻地掐一两根,如同浮针乞巧一样,放在盆中,观着图纹,以定姻缘和谋生之道。

除传统的乞巧活动外,还增加了展巧、赛巧和助兴内容,并以此为载体,诠释真挚爱情与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向往,而因此兴起的民间工艺及丰富的文化内涵对农村文化经济、开发旅游项目、创建和谐社会等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乞巧节活动中的民俗活动形式丰富多彩,尤其赛巧展巧活动是乞巧节活动的主要内容,乞巧节花馍的制作,乞巧节妇女们手工艺展示,妇女书画展示等等,反映出了女性文化性别、社会角色的确认与强化过程,对巧妇技艺的艺术化、娱乐化的展示,体现她们的审美情趣,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必要的传承价值。

大荔乞巧节已列入第三批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