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县客家人的衣着穿戴,包括衣服、鞋、帽、裙、帕、首饰和雨具等项。古时衣着为汉唐服制遗风,比较古朴、大方,偏宽偏长,色偏深,多黑、蓝、灰色,只有夏季用苎麻纺织的白布,富家用白绸缎,直至清未仍大体如此。兹分别略述如下:
衣服平时一船人家衣服,男女无多大区别,上衣是“大襟衫”。右边斜下开襟,安布钮扣,讲究的用铜钮,女服只在襟边加一二条边(讲究的绣花边),以示男女之别。衣服袖子宽长,袖口宽一尺左右。男装另一式是“长衫”,俗称“四围齐”,长度以能遮盖“脚眼仁”为准,此衫作礼服用,讲究的外加穿“马褂”,配上小官帽(俗称“榄豉帽”),在年节或作客时才穿,裤子,则男女基本无别,一律宽头大脚,裤腰是用较软的布做的,穿时用纱织布带(俗称“裤头带”)扎紧,或干脆不用布带,将裤头较叉绞紧反扎于内即可。裤管(俗称“裤脚”)宽1尺8至2尺,一个裤筒穿两条腿也还很宽,如果裁去一截,就象当今流行的时装“裙裤”。
旧时,一船男女都不穿“底裤”(内裤),讲究者多穿一件较短的长裤就是了,内衣,则一船都穿,俗称“褂子”、“留眠衫”,有“大襟”、“正襟”两式,比外衣狭窄,讲究穿着内衣、内裤是近代以后的事。
寒暑服式无多大区别,只是暑天穿薄布,苎麻布(俗称“夏布”),冬天用厚布。冬春御寒之衣服则统称“寒衣”,一般有“夹袄”,(即双重厚布制成的外衣)、“棉袄”(棉衣)、“棉背褡”、羊毛衫,富裕人家多有皮袄。下套穿棉制“马裤”,“马裤”样式古怪,只做两条“腿”,左右各一,互不相联,无裤腰,穿时左右腿各穿一条,上边有一布条,将布带结扎在裤头上即可。
衣服大抵如此,其色泽多偏黑、蓝、灰色。布是自己用棉花、苎麻纺织的,俗称“家机布”,本色白底,用土染料染漂而成各色,染料是土制“靛粉”,也有用“薯莨”、“土珠”或“乌臼树”等草木熬水染色的。小孩至三、四岁穿的衣服,多不用钮扣,只用布带扎紧,上身为襟式,下身为“开裆裤”。一般要在六、七岁入学前,才制着##式衣服。
富豪之家则穿绫罗绸缎。明清二朝间,在梅州地方出产有“程乡茧”丝绸布,后来,由于四川天府绸布(俗称“府绸”)打进来,“程乡茧”便衰落了,至清未即已停产。近代以后,由于受西方机织布冲击,不但衣着用布逐渐改进、服式也随之改装。男装先多穿正襟、七钮、四代的“唐装”。接着就有“中山装”、“西装”;女装也逐渐由偏宽偏长改为窄而短,也有穿正襟式,时髦者穿“旗袍”(满族女装)。青年男女则多穿“夏威夷”式。近40年来,受国内外服饰的交流影响,客家人的衣着亦随“大流”,带有原来特色的东西虽多已不复存在,但仍各有偏重,如:中老年男人多穿中山装;中青年妇女多穿正襟男式服;七、八十年代中青年则崇尚西装、时装、女的穿裙,还有穿“旗袍”者。
鞋、帽、裙、帕。旧时,客家人(尤其是农民)不甚讲究鞋帽等物,露头、赤足,照样干活和出圩入市,但逢年过节或出门作客,则很注意衣着穿戴的完整。鞋,旧时,一般人只有布鞋、草鞋,惟富者才冬天有棉鞋,而皮鞋则是近代以后才有的。
客家人的衣服鞋帽习俗
布鞋都是自制的。男式叫“阿公鞋”,女式叫“阿婆鞋”,布底(用旧布糊成几十层的“布泊”),布面(普通人家用“家机布”,有的有钱人家用绸缎),鞋面颜色多为黑色。鞋式是宽口船型,不用鞋带,俗称“懒人鞋”。这种鞋今天仍然流行,市场有售,只是已换成胶底或塑料底,用机器制成,旧时,女装鞋还有“绣花鞋”,用绸缎或绒布为面,鞋面绣花或鞋头部镶花。多为富家仕女穿着。
草鞋有两种,一种是用干稻草纺织的(俗称“秆草鞋”),用麻绳为“经”、草索为纬,编成“脚底形”。前头两边及后边“鞋跟”用绳带串起即穿着,制作经济简便,一面穿旧了还可以“反底”再穿。这是劳动用鞋,几天穿一双,另一种鞋是“布泊”底(后来改用“车轮胶底”前头一个“鞋鼻”,左右各两个布“耳”,后边“布跟”(俗称“鞋”)都留有“眼”,用苎索扎好后,用布带串起,即可穿着。男女鞋样相同。旧时,多为劳动,挑担、走路时穿着。这种草鞋比“秆草鞋”耐穿。客家妇女大多都会制作。现在,上述两种草鞋都已绝迹。被胶鞋、皮鞋所代替,穿胶鞋是近代才兴起的,开始均是南洋进口的“力士鞋”,后来有“回力鞋”、“球鞋”等。皮鞋是更后才兴起。这与全国各地差不多。
棉鞋,又称“老人鞋”、“过冬鞋”,形款与阿婆鞋一样,里面用棉花为絮。供老人冬天穿着,多为富裕人家才有,有钱人或有官职的人还穿“靴”(俗称“官鞋”)。与古装戏里的靴一个样式。穿鞋,除草鞋外,都须穿袜。古时有布袜、线纱袜两种。穿丝袜,尼龙袜是现代的事。冬天,有的老人穿羊毛袜。
帽,客家人一般对帽子不太讲究,平常戴者少,这可能与南方天气温暖,空气清爽,少风沙有关。旧时,男的有“小官帽”(榄豉帽)、“风帽”、蒙面式“夜帽”,后来有南洋进口的“狗毡帽”(西洋礼帽)。“太阳帽”(硬壳礼帽);女的有“布帽”,用绒布制成),羊毛帽,也有人戴“风帽”;小孩(幼儿)布帽是圆圈形。前面是头形(或称“猫头形”)有布绊套在颏下,也有讲线纱织成布袋形,一头结扎成“花”。近几十年来,除小孩、幼儿帽仍基本保留旧式外,老、中青年的帽子几乎全部换了式样,而且区别不大。老年人多戴棉帽、绒帽、风帽,甚至皮帽;中青年人多戴陆军帽,时装风帽,而且男女无大区别。
裙,客家裙两种,一种是旧时妇女穿的,作为“衣着”的“百褶裙”,布质、很长(齐脚眼),后来越穿越短,只齐膝下,“五四”后定为“学生裙”,至今仍流行。有些变成了露膝的“超短裙”,只有年轻姑娘穿。衣裙还有一式“连衣裙”上衣、裙联在一起,背后开半襟,装钮扣。这种裙过去多为少年、儿童穿着,后来青年妇女也穿。这两种衣裙本是旧时流传的,因近几十年来几乎绝迹,一“翻新”,人们把它当作“时装”,就像穿“旗袍”当作“时装”一样。
另有一种裙,客家人叫“裙子”、“围裙”,是指“围身裙”。这种“裙子”是妇女用的,按各人胸围尺寸,用布制成。上端呈梯形,下边长方形。上钉一钮绊,扣在上衣头钮上,裙左右各钉上一条特制的“裙带”(带端有纱缨)扎在背上,把上身围紧。所以叫“围身裙”。裙边上用其他颜色的布缝一寸宽的边、配着衣服穿,甚好看。“围身裙”的作用有多种:一是装饰;二是可遮盖上衣,以免弄脏,亦可起束胸作用;三是可作“头帕”,包扎在头上,当帽子用;四是可作手巾包东西。过去,在客家地区,每个妇女都有一二条裙子。梅县西阳、白宫一带妇女的裙子特别讲究,一律用蓝布、镶白边,做工精致,当作头帕扎起时,就似一顶特制的帽子,很好看。
帕,亦有两种,一种是手巾(汗巾),客家人称为“手帕”,这是每人都随身携带的,至今如此。另一种帕是指妇女用的“头巾”俗称“东头帕”(即包头布)。旧时,客家妇女都用,近四五十年较少,但兴宁、五华、龙川等地较年老的客家妇女仍然使用。这种“头帕”不像“裙子”,不钉带子,只用方形布一块包扎在头或只包结在发髻上。
首饰旧时妇女用物较讲究、多样,主要是头上饰物,古时妇女梳“高髻”、饰物一般有簪子、毛锸、耳扒,富家妇女还有簪花。一般妇女都戴耳环或耳塞、戴手镯。手镯有纽丝手镯、龙头手镯、蒜芎手镯,多银质,富裕人家有金质的,还有玉石手镯。戴戒指则男女都有,一般都戴金戒指。项链较少人戴,有的也多放在箱里,平时少戴在身上。小孩子普遍要戴银手镯、银脚镯,镯圈上串几个小响铃,便于循铃声而找到孩子。
随着妇女发式的改变,用首饰的逐渐少了。清末民初,客家妇女由梳“高髻”改为梳“盘龙”(俗称“圆头”),梳妆简便多了,只把辫子纽起盘结在后脑,像龙盘起扎紧,插上一支“毛锸”就行了。其他饰物也就省去了。后来又改妆,妇女多剪短发,不必梳头,头饰就全免了。手镯、戒指也少人戴,但还要戴耳环或穿耳塞。
雨具客家人的雨具,主要是雨伞、竹笠、凉帽、草帽、蓑衣、雨衣。雨伞。俗称“遮子”,有纸伞和布伞两种。纸伞,用竹为架,用纱纸蒙顶,用桐油漆,一律长柄。布伞,用铁木(或纯用铁)“结构用布蒙顶,有长柄、短柄两种。旧时多用纸伞,近代全被布伞取代。近十多年来又大多使用尼龙布面的雨伞,还有自动伞、折骨伞等。竹笠。旧时各地多是圆形尖顶式,民国后有圆形圆顶式,开始称为“童军笠”,后称“学生笠”,至今流行。
凉帽,有两种,一种是用竹篾织成圆圈,中间穿孔,周围用布条缝挂,戴在头上露出发髻、发髻上用毛锸或竹片横插、使帽稳定。
另一种是在竹笠周围缝挂布条。布多是疏纹的,以便通风。广州郊区流行的篾织圆圈式凉帽,与过去兴梅妇女戴的凉帽相同,因为他们多是古嘉应州(今梅州)迁移去的;闽西南客家妇女戴的多是竹笠加布条式的凉帽。在梅州市各县,反而早已没人戴凉帽了。草帽。是用麦秆编织的圆顶竹笠形的帽子,故称草帽。主要用来晴天遮太阳,下雨天不适用,被雨淋后的草帽易发霉。这种草帽至今仍流行。
蓑衣。有两种,一种是用棕毛编制的,披在背上,既能挡风雨又很暖和;另一种用山上的箬竹编制,优点是较轻便,但不如棕蓑衣耐用、暖和。
过去客家妇女常用的一些身饰
背带俗称"贝带"、"披带",是背负小孩的专用品。有"凤尾背带"和"后背背带"之分。前者为揽带,是用较宽的红布或花布结个圆圈,将孩子兜在里面,斜挂于胸前,身后结个凤尾结。后者是用一丈多长的较宽的红布或花布,将孩子背在背后,结打在前面。
围裙又叫裙哩,一般有两种,一种是妇女料理家务时用以遮蔽胸腹的"裙哩"俗称"围兜"、"围身裙"。这种"裙哩"按各人胸围尺寸,用黑色或蓝布做成,再用鲜艳的花布镶边或绣边。有的围裙在胸前还缝花刺绣,周围饰以花边。围裙上端呈三角形或梯形,下边为长方形,整个围裙呈古钟形,上罩胸,下掩腹,宽至身侧。由上端钉一纽拌,扣在上衣颈纽上,或上端两角缝上布带,用于套挂在颈脖上。围裙左右两侧各缝一条一指宽的花布带(带端有纱缕),穿时在背后打一个大蝴蝶结,把上身围紧,故名"围身裙"。"围身裙"的作用有多种,不论寒热,女性胸前挂上一块围身裙,可遮盖上衣,以免劳动时弄脏,亦可起装饰作用。尤其青年妇女,不但将围裙加绣花边,更配上各种颜色的毛线花带作为系带,既可作为一种装饰,又可作"头帕"包扎在头上,就似一顶特别的帽子。还可作手巾包东西。旧时每个妇女都有一二条围裙。梅县西阳、白宫一带妇女的围裙,一般用蓝布、镶白边,做工精致,穿着起来特别漂亮。
"百褶裙"依颜色分有黑裙、红裙。红裙多为官家或富家女子穿着,或大行嫁时作为嫁妆。客家妇女百褶裙的来历,可能与汉代的"犊鼻裤"有关。黄钊在《石窟一徽?礼俗》中说"俗妇人所着裙,围桶而多褶,如古时裳制,谓之马面裙。汉时犊鼻裤旧制,改犊鼻为马面,犹改虎子为马子也。"犊鼻之制,据传春秋时已有。《吴越春秋?勾践人臣外传》中有"越五服犊鼻,著樵头。"
背褡,即元袖的上衣,外地人多叫背心。《石窟一徽礼俗》卷四云:"俗妇人称半臂为秋娘褡。(按:《身章撮要》妇人背子,本婢妾之服,以其行直主母之背,故名。)今亦习俗相承,俗称秋娘,亦贱者之称。"
腰带,俗称"水布",流行于五华、丰顺、饶平、揭西、陆河等地。农村干活的男人,常绕在腹部,沐浴时当浴巾用,干活时供擦汗用,走路时可用于撑开遮炎阳,还可兼作围颈、垫肩、包物等多种用途,相当实用、方便。练武的人束文绉纱带,便于出手跳跃。丰顺县汤坑、丰良等地还俗称为洗身帕,又叫汤帕。一般用很薄的棉格布做成,约长1.6米,宽0.5米,有红、紫、蓝、青各色。五华等地男子用的腰带多以小格花棉布做成。
帽饰
凉帽用细薄竹篾织成圆平面,中间留孔,戴在头上露出发鬓,用毛锸使帽稳定。帽缘用几块小幅布缝挂,多用疏纱罗布,以便通风。乡俗统称"凉帽"或"凉笠"。
《石窟一徽.礼俗》卷四说:蕉岭妇女"暑天田功樵采,则戴凉笠,以竹为之,笠檐缀以青绢或青布,可以障日,名曰'凉笠'"。民国《潮州志?丛谈志?物部》引用《丰顺县志》说,丰顺、大埔等地"客俗妇女晴夏皆戴凉帽,皆用竹制。其式为圆箔,中开一空以容顶髻,周围缀以绸帛,或以五纱罗布分五幅折而下垂。既可周遮头面,而长夏操作,可以迎风障日,名曰凉帽。又曰苏公笠"。
据传,当年苏东坡被贬惠州,日携爱妾王朝云莳花园圃,为使爱妾不受风吹日晒,特制"中开一空(孔)"的竹笠给她用。清人胡曦在《兴宁竹枝杂咏》的自注中说"在惠阳,见妇女多戴凉帽。劈竹丝,织圆帽,四垂葛布为檐,则谓坡老始造,曰苏公笠云。邑村妇亦戴凉帽,但无苏公之名。"所谓东坡帽的来历,梅州各地却没有这个说法。凉笠除用竹篾制成的外,还有以麦秆或漂白的棕叶精心编织而成的。其形状为圆形、平面、元顶,内径50厘米左右,中间直径10厘米左右留空,形像斗笠圈,内外围都用色布或花布镶边。
凉帽的帽檐(外圈)周边都缀有布(纱)帘,相传最初为黑色,以后改为蓝色,后来又增加了花色。各地制作有所不同。粤东、闽西,多缀以薄薄的色布,有的地方只"四围裹蓝布",有的地方用7条、9条或10条红绿色布,红绿相间,有的地方用红、黄、绿3种色布交错围起来,或用各种漂亮的花布缝制。未婚姑娘们还在垂布的两端编织两条五颜六色的彩带,人们一看就知道这姑娘是尚未有婆家的。
东江客家妇女的凉帽,则用一整条布折叠缀成布帘,多为黑色,也有蓝色、灰色。布帘的长度,以齐眼为限。由于这种凉笠特别能遮阳光,垂布随着身体的摆动飘舞摇摆,招来悠悠微风,凉爽宜人,所以客家人都习惯称它为"凉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