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亚-印度音乐
前言
印度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西元前2000年前后创造了印度河文明。西元前325年形成统一的奴隶制国家。1526年建立莫卧儿帝国,成为当时世界强国之一。1600年英国侵入,建立东印度公司。1757年开始沦为英殖民地。1849年全境被英占领。1947年6月,英将印度分为印度和巴基斯坦两个自治领。同年8月15日,印巴分治,印度独立。1950年1月26日,印度共和国成立,为英联邦成员国。
印度位于位于南亚次大陆地区,北以喜玛拉雅山作为屏障,与不丹、尼泊尔、中国西藏相邻。西北和巴基斯坦接壤,东北方则连接孟加拉、缅甸,东临孟加拉湾、西滨阿拉伯海、南部伸入印度洋。印度面积大约328万7782平方公里,大约是台湾的91倍大,地理环境复杂多变,包括有冲积平原、干燥沙漠区、雨林、沼泽、山峰、森林、高原、海岸、河川和湖泊...等地形地貌。
人口约有9.38亿(1995年)。有10个大民族和许多小民族。
官方语言为印度语、英语。
宗教上,约有83%的居民信奉印度教,其次为伊斯兰教(11%)。
印度本身拥有复杂多变的地理环境,境内不同种族,形成殊异的人文风情,尤其是宗教信仰深深地影响印度人的生活习惯与型态,如特殊的纱丽穿着、印度的饮食、古典音乐、传统舞蹈等等,印度的千万风情吸引了世人的注目眼光。印度悠久的历史,留下许多令人赞仰的建筑艺术,其中最受世人瞩目的莫过于列为世界7大奇景之一的泰姬玛哈陵,表现出典型的蒙兀儿式对称风格,印度圣河──恒河等于是印度人的代表,印度教徒,一生至少必须到恒河净身一次。
研究印度音乐的历史,必须先了解印度的历史,而欲了解印度的历史,又必须掌握影响印度历史发展的关键因素。一般说来,印度的历史有下列特征:
1.宗教。宗教在印度人民的生活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更重要的乃是宗教在印度历史上所扮演的角色,不仅渗入每一时期人民精神生活的层面,并且过扩大及于整个政治与社会生活。
2.印度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本土的达罗毗荼Dravidian人种,源中亚的阿利安Aryan人及信伊斯兰价的突厥蒙古人种,而其历史舞台上的要脚,又多系外来民族。(印度为多民族国家。约在公元前3000年前,达罗毗荼人就居住在这裹。此后,习惯上称之为雅利安人的游牧部落从西北部迁入;以后又有波斯人﹑大月氏人等陆续从西北部进入,形成了印度民族的复杂现象。全国现有几百个民族和部族,其中印度斯坦族人数最多,约占全国人口46.3%,主要分布在北方邦﹑旁遮普邦﹑比哈尔邦﹑拉贾斯坦邦和中央邦等地;次为泰卢固族﹑.马拉地族﹑泰米尔族﹑古吉拉特族﹑坎拿他族﹑马拉雅拉姆族﹑奥里雅族﹑旁遮普族等,人口均超过1000万。全国现有语言和方言1652种,分属四大语系:印欧语系﹑达罗毗荼语系﹑汉藏语系﹑孟达(南亚)语系。其中使用人数超过1000万的有15种,并被宪法列为主要语言,使用人数占总人口91%的印地语为官方用语。)
3.印度的地理环境,对印度的演变,有着重大的影响。印度东北西北边陲与亚洲大陆国家相接,东北部由于受到高山的阻隔,所以陆上交通仅有西北部的隘道可通,历史上的外患,便是来自西北部。而近代新航路发现以后,再次改变了印度的历史。
4.印度在亚洲地区建立了相当优越的文化位置,且能充分地扩大其影响力。印度在世界文化中,尤其在亚洲地区,以佛教建立了极为优越的地位,而且直至今日尚没有其他宗教能取代其地位。
印度历史,宗教,社会制度
1947年以前,印度的历史疆域包括现在的印度共和国﹑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和孟加拉人民共和国。1947年以后的历史疆域祗包括印度共和国现有的领土。中国史籍《史记?大宛列传》称印度为“身毒”;《后汉书?西域列传》等称其为“天竺”;玄奘的《大唐西域记》始称“印度”。在其漫长的历史中,大致可分如下几个时期:(请参阅连结中文百科全书印度历史)史前印度(公元前600年以前)
印度河文化和恒河文化时代。
史前期最重要的文化为原住民Dravidian人印度河流域文化(亦称哈拉帕文化)和Aryan人恒河文化。印度河流域文化是青铜时代的文化,存在于公元前2350~前1750年间。成熟于公元前2200~前2000年,最为主要的城市有哈拉帕和摩亨佐?达罗,消逝于公元前1750年左右。
恒河文化昌盛于公元前1800~前600年间,为印度著名的吠陀时代。吠陀时代分前期和后期,前期即梨俱吠陀时期,约在公元前1800~前1000年;后期约在公元前1000~前600年(见吠陀经)。
后期部落社会分解为4个瓦尔纳的社会。4个瓦尔纳中首陀罗为最低层,吠舍为中层,刹帝利和婆罗门为上层。贡奉属于自愿性质。前期宗教为自然力的人格化,祭祀尚无礼仪程式;后期宗教中梵天为最高神,动物神居重要地位,在祭祀中大量杀牲,婆罗门创造祭祀程式。
古代印度(公元前600~公元800)
古代印度的历史特征在于瓦尔纳制的确立及其向种姓制度的转化,部落社会的同化及其向国家的转化,授地制的兴起及其向封建制的转化,佛教由盛而衰,以及新婆罗门教的兴起及其向印度教的转化。
印度古代文化因时期和地区不同而有不同的名称。繁荣于公元前6~前2世纪北印度文化称为佛陀时期文化和孔雀王朝时期文化。在公元前及公元初,地跨南北之间的文化为萨塔瓦塔纳王朝时期文化。繁荣于公元4~7世纪的北印度为笈多王朝时期文化及戒日王朝时期文化。南印度古代文化起始于公元前,极南地区国家则较晚。
中世纪印度(750~1757)
中世纪印度的历史特征在于区域王国遍布各地。区域王国的形成与印度教对部落社会的同化﹑印度教势力的强盛和区域语言的形成紧密相联。这些基本因素大体上具备于8世纪。
8世纪初,戒日王统治下的卡瑙季王国衰落。国都曲女城被认为是北印度霸权的象征。为此,8世纪强盛起来的帕拉﹑普拉蒂哈拉﹑拉喜特拉库塔等三大王朝从770年起就开始进兵争夺曲女城。帕拉王朝的根据地在印度的东部和北部;普拉蒂哈拉王朝的根据地在印度的西部和北部;拉喜特拉库塔王朝的根据地在德干﹑印度的西部和南部的部分地区。曲女城多次易主,战争时起时息,持续约200年。(见拉杰普特)
中世纪任何强国如欲控制德干北部,必须同时占有东海岸和西海岸。因为德干高原的河流和通道一律由西向东,而且东海岸对东南亚具有比西海岸更密切的贸易关系,所以战争几乎不断发生于东海岸。遮娄其和帕拉瓦是德干高原上在7世纪强盛起来的国家。两国交战数百年,终于两败俱伤。
穆斯林的早期入侵712年,阿拉伯军队攻占达里巴尔,然后占领信德地区。不久被当地居民击退。1001~1024年,伽色尼王朝国王马赫穆德入侵印度达12次之多,吞并以拉合尔为中心的旁遮普地区。从此旁遮普成为穆斯林地区。12世纪后期,阿富汗廓尔王朝控制西北印度。
德里苏丹时期(1206~1526)1206年,廓尔王朝统治德里的总督库特布乌德丁?艾巴克自立为统治印度的苏丹,建立奴隶王朝,定都德里。从此开始了阿富汗突厥人长达300多年的德里苏丹统治时期。其间经历奴隶﹑卡尔吉﹑图格鲁克﹑赛义德﹑洛迪5个王朝的统治。穆斯林入主印度,这在印度历史上还是第一次。在此以前,入侵印度的外族如拉杰普特﹑塞种人等都同化于印度,而且没有建立中央政权。苏丹王室和贵族由中亚和西亚各色种族﹑部族﹑氏族所组成。
除德干北端的省区政权外,苏丹在南印度的政权机构,都为时短暂。在14世纪上半期,苏丹政权就不得不撤出德干。接着印度教徒建立了维贾亚纳加尔王国,穆斯林建立了巴赫马尼王国。苏丹于15世纪初解体后,独立王国林立各地。
莫卧儿帝国时期(1526~1858)莫卧儿帝国统治集团原是蒙古突厥族后裔,16世纪上半期入主印度。最早的两代国王巴布尔和胡马雍(1530~1539,1555~1556在位)没有严格实行伊斯兰的宗教统治。第三代国王阿克巴企图在行政制度上摆脱部落传统,融合区域王国势力加强中央政权。他自称是印度教徒和穆斯林的公平君主。16世纪下半期版图得以扩大,除南印度外,东起阿萨姆,西至阿富汗东陲均并入莫卧儿疆域,莫卧儿帝国成为当时世界强国之一。东方国家(波斯﹑奥斯曼﹑中亚诸国)承认它的强国地位。西方国家(葡萄牙﹑荷兰﹑英国﹑法国)尽力与其建立外交关系,通商谋利。1761年帝国统治范围缩小。1803年德里一度被英军占领。1759~1858年,莫卧儿帝国名存实亡。
近代印度(1757~1947)
当殖民掠夺在资本主义破晓中出现的时候,印度的中世纪史尚未终结。从英国东印度公司的成立(1600)起到它在印度占有统治权时(1757),有一段早期殖民掠夺史。英国的占领直到20世纪甘地的和平扺抗运动,1947年走上了独立才终止.
现代印度(1947~)
1947年印度独立是印度历史上的重大转折点,从此印度走上了独立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政治1947年8月15日英国向印度移交政权后,印度取得了独立的自治领地位,但仍以英王为国家元首,英王以驻印总督为代表。1949年11月26日印度制宪会议正式通过印度共和国宪法,以总统为国家元首。1950年1月26日,印度共和国成立,但仍留在英联邦内。印度共和国政府先后由J.尼赫鲁(1947.8.15~1964.5.27)﹑GL南达(1964.5.27~1964.6.9;1966.1.11~1966.1.24,两次代总理)﹑LB夏斯特里(1964.6.9~1966.1.11)﹑I.甘地(1966.1.24~1977.3.24;1980.1.14~1984.10.31)﹑M.德赛(1977.3.24~1979.6.28)﹑C.辛格(1979.6.28~1980.1.14)﹑R.甘地(1984.10.31~1989.11)担任总理。
宗教
宗教对印度社会有深刻的影响。印度教﹑佛教﹑耆那教和锡克教都起源于此。印度教(又称新婆罗门教)信徒占全国人口80%以上。佛教和耆那教13世纪前流行于印度,后衰落。目前耆那教仅在古吉拉特邦和拉贾斯坦邦有少量信徒。佛教则仅在东北部有少量流行。锡克教流行于旁遮普邦﹑哈里亚那邦和德里。伊斯兰教信徒居全国第二位(占人口11%),主要流行于查谟和克什米尔地区,以及阿萨姆﹑西孟加拉﹑喀拉拉和比哈尔等邦。基督教(占人口的3%)流行于那加兰邦和米佐拉姆中央直辖区。还有少数人信奉犹太教和琐罗亚斯德教(即波斯教)。
种姓制度
社会结构中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尚存在着等级森严的种姓制度(梵语为瓦尔纳)。印度的种姓制度由来已久,在雅利安人最早的宗教典籍《梨俱吠陀》中,就出现了4个最初的种姓,即婆罗门(僧侣)﹑刹帝利(贵族和武士)﹑吠舍(平民)﹑首陀罗(奴隶)4个等级。以后又演变为三大等级,即大体由原来的婆罗门﹑刹帝利和吠舍所组成的高级种姓;由原首陀罗组成的低等种姓;第三等级是一些没有种姓身份的“贱民”,社会地位最低,即所谓不可接触者,为数竟近1亿人,约占全国人口总数1/7。种姓制度的实质是阶级压迫。种姓之间,由于社会政治﹑经济地位悬殊,经常引起冲突。目前在城市和较发达地区,种姓间的隔阂有所消除,但农村中仍有很大影响。
印度音乐
印度音乐的起源是隐藏在音乐创作者美丽的神话之中。印度人认为印度音乐是由湿婆神「Shiva」所创造的。在印度,对于古代音乐之权威者中,最伟大的人物,即使在今日的印度仍然受到音乐家们尊敬崇拜的,应该是13世纪初的莎兰咖提瓦(Sharangadeva)这位圣者。之后由于伊斯兰教入侵北方,逐间影响南北音乐风格的区别,而北方信伊斯兰教的国王阿克巴(1542-1605AD)则是一个非常喜爱音乐的君主。因此,在他治理期间,其宫廷乐师TanSen开创了北印度音乐之先河,印度音乐的raga(拉格)受到他的影响,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另外印度的室内乐,亦从阿克巴大帝即位之后,与印度寺院的音乐、戏剧等,一并获得了很好的发展。
印度音乐要素中,拍子占有极为重要地位。印度人对于拍子相当重视,这是来自于他们自古以来的作诗法和诗的韵律之观念。因为在印度,无论是梵语或是地区方言,全部的音节都是适应其时间的长短而被分类的。另一方面,由于印度的诗完全没有所谓的强弱音节之分,所以他们以时间的长短分配做为分割法。目前的印度语言学者,对于诗中各种各样的拍子仍然相当的重视,而且也要求的非常严格,甚至有些学者仍然依照诗的韵律法来教习。印度人对于节奏的感觉或有关时间之继续,皆非常的敏感和熟悉。这也是印度人所以很容易将歌词或诗配上音乐或将音乐填上歌词或诗的原因。除此之外,印度人对于各种各样节奏组合的预判能力也很强。例如印度人在鼓的即兴演奏中,能够很快速地而正确地判断大鼓的节拍法,是由二拍加四拍或由七拍加二拍加七拍…..等节奏型组成的。
印度音乐如同其他民族音乐一样自成一格,强烈反映出其风土民情与生活型态。印度音乐极富宗教性,一如印度的文明着重于心灵的精神层面一般,民族音乐复杂、神秘而多样化,且具有冥想的性灵音乐特色。
印度音乐大致可分为南印度音乐与北印度音乐两派,虽然演奏乐器及歌曲风格不同,但音乐用语及理论却是相通的。西塔琴是北印度的代表乐器。北印度音乐受回教文化及波斯音乐的影响,属宫廷音乐一类,与具有印度教浓厚色彩的南印度音乐性质大异其趣。
印度音乐的历史
A.公元前3,000年开始的本土的达罗毗荼Dravidian人种,源中亚的阿利安Aryan人奠定了音乐的基础
B.吠陀经的吟唱AgeofVedicChant(Aryanpeoples,Hindureligion),1500-500BC是现今流传最悠久的音乐传统,吠陀经记载了印度人最早的哲学的宗教思想,对印度人的影响一直到今天仍然10分深远
C.佛教与希腊文化也成在纪元前后影响印度,但相对起来,流传下来的并不多
结论
印度音乐丰富而复杂的传统,实在是今天是世界音乐文化最丰富的宝藏,也正应验了这个历史攸久民族的伟大,在印度音乐中,我们常可以发现一些在其他音乐文化中已经失传的特质,音乐所具有的特殊力量与宗教情怀,即兴演奏的特殊能力,音乐与数学与整个宇宙之间特殊的关系等等;许多现代的音乐家,无论是古典的或是流行的,都由从印度音乐中寻找灵感的例子,但相对起来,真正研究印度音乐,演奏印度音乐仍然仅局限在印度人自己,我想,我们应该先从欣赏印度音乐开始,进而了解实践,必定能够开拓我们的听觉的领域,丰富我们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