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问题的提出
课余体育是指学生在课余时间里运用各种身体练习和方法以发展身体、增强体质、活跃身心、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和丰富课余文化生活为目的而进行的体育教育活动。它主要包括早操(课间操)、眼保健操、班级体育活动、课余训练、课余竞赛以及校外体育、家庭体育等多种形式和内容。
作为体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等教育功能的课余体育,在瑞安市初、高级学校开展状况如何?以及学生对学校课余体育又有何心理需求?本报告图图通过具有一定规模的问卷调查,掌握第一手资料,为进一步贯彻实施学校体育有关法规和深化瑞安市学校体育改革提供参考依据。
2 研究方法与对象
本报告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问卷主要参考国家体育总局群众体育司学校体育处设制的问卷,并根据瑞安市的实际情况加改编而成),在调查方案中按照社会调查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选择安阳、飞云、塘下、马屿等学区共5所高中、2所初中。在每所学校随机抽取2个班级的学生填答问卷。本报告还采用了实地考察法、访谈法、文献资料法、比较分析法、统计法等方法。共发放问卷700份,回收有效问卷633份(高中生458份,初中生175份),有效回收率为90%
3 结果与分析
3.1 学生参加课余体育活动的次数和时间
3.1.1 学生不限时间和强度地参加校内课余体育活动情况(见表一)
表一:
总人数
≥5次
4次
3次
2次
1次
0次
人数 %
人数 %
人数 %
人数 %
人数 %
人数 %
初中生
高中生
175
458
101 58
109 24
23 13
30 7
13 7
48 10
16 9
122 27
5 3
56 12
17 10
93 20
3.1.2 限时间和强度(即每次30min以上,且均能出汗并感觉呼吸有些困难(见表二)
表二:
总人数
≥5次
4次
3次
2次
1次
0次
人数 %
人数 %
人数 %
人数 %
人数 %
人数 %
初中生
高中生
175
458
71 40
97 21
22 13
29 6
50 11
55 12
26 15
108 24
17 10
90 20
19 11
79 17
学生在校除学校安排两次体育课之外,如有时间和精力参加更多的体育活动对增强体质无疑是有利的。表一显示:绝大多数学生都能参加一些课余体育活动。高中生和初中生分别占群体的90%和80%。《学校体育工作条例》明确规定:“普通中、小学校应保证学生每天1h体育活动时间。”如果学生一周活动次数≥3次,并且具有一定强度,才能达到增强体质的作用,才算基本满足规定。可是据表二统计数据表明:符合规定的初中生占该群体的64%,高中生则只占其群体的39%。可见,还有占全调查人数的54%的学生,还未达到《学校体育工作条例》规定的锻炼标准,其中高中生明显居多。这现象是否与学生的学习负担有关?还有待做多因素考察。
3.2 学生对学校课余体育的心理需求
3.2.1 学生对参加课余体育活动的兴趣程度(见表三)
表三:
内 容
高 中 生
初 中 生
人数 %
人数 %
很 感 兴 趣
比 较 感 兴 趣
不 太 感 兴 趣
一点也不感兴趣
137 30
188 41
127 28
6 1
107 61
49 28
14 8
5 3
从表三可见,有71%的高中生和89%的初中生对课余体育活动感兴趣。而初中生对课余体育活动感兴趣的人数比例比高中生多出18个百分点。这可能与年龄的增长有关。或者还有其它因素,还有待深入了解,可是仍有29%的高中生和11%的初中生对课余体育活动不太感兴趣或一点也不感兴趣。
3.2.2 学生对参加课余体育活动的价值取向
调查结果显示,有56%的学生参加课余体育是为强身健体;有61%的学生是为丰富课余生活和培养个性心理品质而参加课余体育锻炼。
从以上几个方面的比例来看,学生对体育有较大的亲和力,有较高的主观认知。这得益于近年来,我市教育、体育行政部门通过政策引导和积极推行全民健身计划,有效地在学校宣传体育与终身体育以及体育与个人、社会发展的作用。
3.2.3 学生对课余体育活动内容的需求(即喜欢或希望增设的课余体育活动项目)
调查表明:学生对体育活动爱好广泛。初中男女生共同喜欢参加的项目是篮球、羽毛球、排球、游泳和溜冰;高中男女生共同喜欢的项目是篮球、羽毛球、排球、乒乓球、网球、游泳;男生更多地喜欢参加篮球、足球、乒乓球等活动量比较大、竞争性比较强的项目,女生在选择活动项目上也稍偏向于活动量大,具有竞争性的项目,除此外,还比较喜欢参加一些强度和竞争性较小,但富有一定娱乐性的活动,如:踢键子和跳绳等。这也反映出男女生在体育需求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反观调查结果,一些被列入体育教学大纲而教学课时数较多的项目,如:田径类项项目的武术,只有13%的初中男生和7%的高中男生表示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