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背景
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他们在学习中会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因此,作为体育教师就必须应该从学生的兴趣入手。
案例描述
有一次在一节垒球新授课上,由于上节课学生们学习的辅助动作跑三步,挥臂出手动作掌握的还可以,因此在课的最后我简要讲解并示范了这节课助跑几步投掷垒球的动作。所以课的开始我首先问学生:“同学们,你们还记得我们上次课最后做的那个动作吗?谁能做给我们看一下。”“你会不会?就是老师做的助跑几步投掷垒球的动作……”学生们一个个七嘴八舌的议论开来。“我来!”只见班里的大力士站了出来,站到了助跑道上,迅速跑动起来做完整个动作。“做得真不错!大家给他鼓鼓掌。”我在他站起的同时用手轻轻地摸了摸他的头,高兴的说。并结合他的动作仔细的讲解了动作要领,接着我要求同学们分组到指定位置自己练习。没过多久,部分学生已经开始不耐烦了,有的开始做自己的事了。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我说:“同学们,戚老师来和大家比一比,大家都来评一评老师的动作,好吗?”同学们都有些吃惊,但也很赞同。
于是我故意在学生们面前做了一个不理想的动作,(蹬转不充分、重心过早前移)刚做完,孩子们就叽叽喳喳讨论起来,我微笑着说:“没关系,大家可以随便发表意见。”可没有一个敢站出来说的。我只好点名说:“体育委员带个头。”体育委员站出来说:“老师能完整做完动作且连贯性很好,但质量不太高。”他刚一说完大家都点头赞同,于是我说:“非常感谢你对我的鼓励。还有其他的意见吗?”孩子们互相看了看,都不说话。“大力士,你说说。”他先是支支吾吾的不肯说,后来在我的鼓励下他评议道:“总的来说老师做得不错,就是蹬转太早、身体太往前扑,导致出手太慢。使得掷不远。” 听完后我说:“评价的很不错,我能看的出刚才每位同学都很仔细的观看了我的动作,并且动了脑筋,对我的动作进行了这么细致的分析。下面戚老师根据你们的建议再做一个,你们再来对我评一评,好吗?”学生们都说:“好!”我活动了一下腰骨,做了个优美的示范,学生们纷纷喊出了“YA!YAYA!”,并鼓起掌来。我也高兴的对大家说:“我有这么大的进步,看来你们的意见提的还真不错!同时我也想告诉大家在平时的学习中你们要多用眼睛去看,头脑多思考,多探究,你们就会学得更好。老师相信只要你们努力,所有的同学都能做到满分,对不对?”“对!”学生们大声的回答,并一个个跃跃欲试,在场地上练了起来,我巡视了一下,大家的动作果然有了明显的提高,而且在练习中学生们还互相帮助,互相纠正动作,互相评分呢!快下课了,我鼓励大家说:“你们表现的真棒!”学生再次喊起了YA!,不过这一次是为自己喊的,我在学生的欢呼声中结束了这节体育课。
案例反思
宋代教育家朱熹曾说过:“教人未见意趣,必不乐学”,这句话充分说明兴趣对学习的重要意义,学生的兴趣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如果在体育教学中只是一味的让学生反复、枯燥的练习动作,只会降低他们的学习热情,并使他们产生厌学态度,也就达不到学习的目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认为学习的过程是“趣——思——练——创”的过程。有了学习兴趣,学生才会积极主动的投入到学习中去。所以这节课我主要是通过让学生做评委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主动的去学练。
通过这个小小的案例,再一次使我深刻的体会到教育改革的今天,我们教师要改变以往只注重知识技能传授的思想,在教学中要采用多种教法和手段,营造宽松的教学氛围,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多的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否学会探究与分析,从小传授他们“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的学习方法。教师在教学中应想方设法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机会,但也不能忽视学生的需要和情感的体验,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潜移默化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使学生们的身心得到全面、协调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