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传统项目排球教学的实验研究


摘要:体育教学改革是当前学校体育的重要研究课题。一年来我校在三年级进行了以传统项目排球为主的改革研究,经过实验组学生有关身体素质、情绪反应、学习效果的比较,证实这种模式行之有效,深受学生欢迎。

关键词:三年级学生、体育教学、传统项目、改革实验

1、问题的提出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实施,加快了体育教学改革的进程,同时也给基层体育教学带来了很大的自由空间。如何抓住这一有利锲机,结合学校自身的特点,对课堂教学进行改革探索,是我们目前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我校是排球传统学校,女子排球队坚持常年训练,女排队员的选拔一般从三年级开始。由于受到种种因素的限制,难以在全校得到普及,运动水平也难以得到进一步提高。从2002年9月起,我校在三年级进行以排球为主的教学研究,将体育教学同传统项目排球有机结合,使学生不仅在知识、技能、素质方面得到有效发展,还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促进了学校传统项目的发展。

2、研究的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在校三年级4个班,其中三(1)、三(2)班为实验班,人数共90人,三(3)班为对照班,人数为45人。

2.2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实验研究法。

2.3实验时间:2002年9月至2003年7月。

3、体育课堂教学进行排球传统项目的施行

3.1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

以育人为宗旨,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核心,以培养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和兴趣为重点。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主参与,合作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锻炼习惯,形成有利于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学校特色,发展学生的个性、潜能,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3.2教学内容注重趣味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设计安排时把培养兴趣放在首位。利用排球运动变化多样、竞争性、趣味性强的特点,安排学生进行富有趣味性的教学内容。在培养和发展学生跑、跳、投掷等基本活动能力的情况下,熟悉、掌握和运用排球技术,使学生在有趣、宽松的氛围中得到锻炼,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如:在准备活动阶段,运用小游戏“两人抢球”、“大龙尾”、“骑背”等发展学生的灵敏性。在进行“双手前抛实心球”时,用排球代替实心球,不仅便于学生掌握正确的投掷用力顺序,还培养了学生的“球感”。在安排快速跑练习时,结合排球(三人一组平行站立,中间一人持球用力向前直线滚出,另外两人快速奔跑抢断球,抢得球者做滚球者,再次练习)进行,学生不仅发展了速度素质,更增加了对排球的兴趣。

3.3教学方法体现灵活性

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注重激发对运动的兴趣和提高运动能力。选择自然、开放的教学方式。尽量多利用排球运动的特点安排多种形式的活动。在教学过程中,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学生不用站队,不用听老师传授知识,直接就可以去“玩”。在练习中间,老师根据情况随时把学生集合起来,为学生纠正动作,讲解技术要领,让学生最大程度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在游戏中无拘无束地达到运动锻炼的目的。

3.4评价力求科学、全面性

在对学生进行一般的身体素质测试下,另外设置有关排球基本技术、技能的测评,在具体操作中,我们安排双手前抛实心球、助跑起跳头顶球、3米×5往返跑、自垫球等测试项目。最后对学生体育成绩实行综合评价,由身体素质、运动技能、教师评价、学生自我评价等几个方面组成。

4.结果与分析

小学三年级体育课堂运用排球教学这种教学模式,在经过近一年的实践尝试后,从对学生身体素质测试成绩和学生日常参加课堂教学的情绪、生理反应指数的分析来看,实验班学生的各项指标均不低于对照班的成绩。

4.1从表1中可以看出,把排球运用到教学中后,不仅对提高学生身体素质,激发学生参加体育活动情绪起着显著作用,还对学生自觉参加体育锻炼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4.2从表二可以看出,学生活动能力和对排球基本知识技能的理解比对照班要高出一筹。

5.结论与建议

5.1教学实践证明,小学三年级体育课运用排球教学的尝试不仅可行,而颇有成效。从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入手,激发学生对排球运动的兴趣,使学生的积极性得以发挥,提高了教学效果和学生运动能力。

5.2利用排球运动所特有的魅力,来激发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自觉性、积极性、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的身心健康,为终身体育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5.3有效地解决了学校传统项目同课堂教学相分离的状况,同时良好的群众基础,也为学校选拔更优秀的排球队员提供了更有利的条件,使学校传统项目得到广泛普及和学校运动队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5.4由于我们的实验范围比较小,时间也比较短,还有许多问题不能很好解决,因此需进一步改革探索,不断完善。

6.参考文献

6.1《学校体育理论与研究》王则珊主编   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6.2《体育科研方法》叶永延等编著   苏州大学出版社

6.3《排球技术图解》钟秉枢、苏丽敏编著   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6.4《排球教学与训练》牛佩林编著   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