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学中的锻炼方法概括地讲就是各种身体练习法。练习法是学生通过实际学习将所学到的知识转化为技能的重要途径,也是体育教学中发展身体各器官、机能、素质的主要途径。运用各种身体练习法一定要遵循下列基本要求:第一,要使学生明确练习的目的任务和掌握正确的练习方法,只有当学生知道了为何而练和怎样练时,才能坚持练习。第二,练习必须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使练习的内容具有一定的系统性和科学性,以达到不断增强体质的作用。例如,在练习中必须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循序渐进;另外还须掌握运动负荷量大小的变化、活动强度的变化等规律。第三,练习内容和练习时间、次数、间歇、强度等,都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合理安排,这样才有利于学生主动地完成各项练习。第四,要及时使学生了解自己练习的效果。这样有利于提高练习的认真程度,也可以使学生及时发现自已练习中的问题而使之改进。第五,要根据不同情况,运用多种练习方法。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的练习兴趣,也可以使学生灵活地运用所学的知识以达到巩固知识的效果。
体育教学中通常运用的练习方法有:重复法、变换法、循环法、游戏和竞赛法等。
1.重复法
锻炼过程中,对某种动作采用同一运动负荷量和相同的间歇时间进行多次练习,以达到增加运动负荷和巩固技能的目的,称之为重复法。例如,在同样的山羊上反复练习分腿腾越动作,以同样的姿势多次跳跃同样的障碍物,以同样的时间完成同等距离的重复跑等。重复次数的多少,对身体的作用不同,对巩固技能的作用也不同。重复次数的多少要依据下述两个方面的要求:一是学生所能承受的运动负荷量;一是完成动作所需的练习量。这两者既相互联系,又存在着矛盾。因此,在运用重复法进行练习时,首先要考虑学生可能承受的运动负荷量,在这个基础上规定重复次数,在规定的次数内再对动作质量作出要求。重复次数究竟以多少为宜是个很复杂的问题,它涉及的因素很多,如学生个人的体质强弱,练习内容性质的差异等等。从本质上看这是一个锻炼对增强体质的有效负荷价值问题。单纯从掌握动作出发应用重复法,无疑是有片面性的。只有把增强体质和掌握动作两者结合起来统筹安排,才是正确地运用重复法。
重复法可以分为连续重复练习法和间歇重复练习法。
连续重复法是连续不断地重复练习。这种方法最大的特点在于对周期性项目和对非周期性项目人为地赋于其周期性特点较为适用。例如,中长跑、武术、连续做某一单个练习等。
间歇重复法是在重复练习的过程中有固定的间歇。间歇时间的长短取决于负荷量大小和教材特点。例如,在跑的练习中规定每次练习后间歇多少时间;在一个重复练习中规定若干人为一组,轮流进行练习等。
2.变换法
变换法是指在变化的条件下进行练习的方法。对练习的环境、条件、速度、强度、动作等进行变换,对机体的影响也必然随之而变化。例如,在练习支撑跳跃时,将踏板移远,练习跑时在野外进行越野跑等都属于变换练习法。这种方法对学生中枢神经系统的协调性和机体调节的灵活性具有特殊的作用。变换既可以是周期性活动的连续变换练习,也可以是非周期性的间歇变换练习。这与重复法的连续和间歇有相似的规律。
体育教学的各项任务是相互作用,相互促进,而不是互相矛盾的。变换法是体育教学中的主要方法,这种方法体现了把增强学生体质和传授体育知识技能密切结合的教学理论。在教学中,不论是技术难度大的内容,还是技术性不强的项目,都可以采用变换法进行练习。这样不仅可以保证学生有足够的运动负荷,也可以更好地掌握动作。这就是变换法的优越性。
3.循环法
循环练习法是20世纪50年代英国的摩根和亚当森首先在理论上比较系统地进行论述的一种身体练习方法。1965年,东德的肖立赫在《体育理论与实践》杂志第六期发表了《循环训练法》专文,对各国的体育界产生了较大影响。1979年我国在杨州会议上将“循环练习法”作为专题学木报告进行研讨,继而在各级学校的体育教学中使之得到推广。
循环练习法是综合了重复法、间歇法、负重法等一系列练习方法的综合方法。它是把多项活动内容设成若干个站,让学生一站一站地进行练习,通过连续完成多种不同项目的循环,按照学生自身的负荷指标,使负荷量逐步提高,以达到增强体质的目的。这种练习方法对增强学生的肌力,发展身体素质和增强心肺机能均有显著作用。循环练习是由一些简单易行和身体各不同部位参与的活动所组成,因而使学生在练习时,能保持较高的兴奋性,这也符合青少年的心理特点。由于练习内容不断地变化,学生神经系统的均衡性得到加强,这不仅可以起到积极性休息的作用,也可对掌握技术技能产生良好影响。循环练习法的内容是多样的,它对全面身体锻炼有较大优势,练习的内容都是简单易行的项目,因而对场地器材的要求不高,但它又能有效地增加教学中的练习密度。循环练习是以全面发展学生的身体能力为根据,把各种不同性质的练习内容加以组合。根据这个原则,可以把循环练习分为以下四类:
(1)按体能分类,如发展肌力的练习,发展速度的练习,发展耐力的练习等。
(2)按身体解剖部位分类,如上肢练习,下肢练习,腹背练习,全身练习等。
(3)按是否使用器械分类,如徒手练习、砂袋练习、棍棒练习、实心球练习、跳绳练习等。
(4)按综合性与专门性分类,如发展综合体能的循环练习,发展跑的体能练习等。
不论采用哪一类练习,都应首先考虑项目的选择和项目的数量。应选择学生学过并较为熟练掌握的项目,只有这样才不致打乱循环的程序,也不致因技巧掌握不好而影响练习质量。但这并不是说在循环练习中不能安排技术动作,教师应合理安排,使技术教学与身体锻炼相辅相成。练习项目的数量应根据教学时间和运动负荷量而定。一般以安排六至八项为宜,而循环一周则以五六分钟为好。当然,这不是一个标准尺度,只是根据我国现在学校体育教学中常用的范例。这方面还有待于广大体育教师去探讨实验,以便得出一个科学的结论。
运用循环练习法应注意下述几个问题:
①应有目的有计划地安排循环练习的时间和次数。使循环练习和其它教学方法有机结合起来,共同完成体育教学任务。切不可把循环练习当成一种唯一的形式而放弃其它的教学方法。
②不同的年龄阶段,循环练习的内容也应突出不同的重点。因为年龄、性别不同,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也存在很大差异,特别是运动素质在不同年龄阶段的差异更大。例如,小学阶段可多安排侧重于发展灵巧、柔韧、协调性的练习;初中阶段可适当安排一些爆发力和耐力的练习;高中以上则可较大量地安排力量和
③运用循环练习法,要十分重视各项动作的质量,不能单纯讲求数量。完成动作的质量如何,不仅影响着运动负荷量,也影响学生身体正确姿势的形成。只有按照要求高质量地完成规定的数量,才能保证练习的实效。
④循环练习是以学生自我锻炼为主的一种组织形式,在多项次活动中,教师很难—一照顾。所以,培养学生干部,发挥锻炼小组长的作用,是保证练习能顺利进行的关键。教师在日常工作中,应有意识地培养积极分子,使他们能担当教学中的助手。
4.游戏和竞赛法
体育教学中运用做游戏的方式组织学生进行练习,是重要而有效的教学方法。游戏是一种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技能,在一定规则的范围内,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的练习方法。这种方法不仅对巩固学生所学的动作技能能发挥良好作用,对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也有很好的价值,游戏虽然含有一定的竞赛因素,但它的主要成分是具有一定的情节,形象和规定情景,而没有竞赛那种激烈的对抗竞争和胜负。游戏大多以集体性练习为主,在相互配合中达到某种目标,因而个人之间的竞争也不象竞赛那样突出。游戏法更适合于低年级学生的教学,在运用这种方法时需注意以下几点:
(1)游戏的选择应按教学的意图和计划,并赋予情节和形象的内容。情节和内容应是学生熟悉并对它感兴趣的活动。在教学中常用的游戏,如猎人打鸭子、大鱼网、追逃游戏等都是学生日常生活中熟悉的事物。游戏只是完成练习的一种手段,它的目的在于通过这种特殊形式的练习完成教学任务。所以在游戏中一定要注重安排对锻炼身体有效的活动项目,如跑、跳、投掷、攀登,克服障碍等,以达到全面发展学生身体的目的。
(2)游戏要有严格而明确的规则,使学生在进行活动时不致产生不良的影响。由于游戏一般带有竞赛性,如果没有一定的规则约束,就可能出现很多意外、甚至出现伤害事故。游戏是一种充分发挥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活动,所以制定规则要考虑这些因素。这一点与竞赛规则有着本质的区别.
(3)游戏是一种集体性强、活动形式自由的练习方法。运用这种方法时,一定要观察活动过程中学生各方面的反映,教师应根据现场情况,随时对游戏的规则、时间、方式加以调整。这样才能发挥游戏的练习效果和教育作用。
竞赛是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有效手段。它可以激发学生的斗志,促进学生积极向上,克服困难,获得优良成绩。竞赛的种类很多,概括地讲有自我竞赛、个人间的竞赛、集体间的竞赛三种。
自我竞赛就是学生自身的竞赛,今日和昨日,此次与彼次的比较就是自我竞赛。体育教学中、教师经常用两次练习的比较,超过上次练习标准、打破个人记录等方式,鼓励学生提高练习效率,这就是自我竞赛的作用。
个人之间的竞赛在体育教学中是大量存在的。各种活动均可以进行个人间的竞赛。竞赛在体育教学中几乎渗透在各个教学环节。个人间的竞赛虽然可以提高学生的练习热情,但也容易使学生产生骄傲自满、嫉妒或自卑心理。因此,在运用个人竞赛的方法时,教师要防止这些副作用的产生。
集体间的竞赛实质上是在个人间竞赛的基础上进行的。但集体竞赛的结果并不是单纯的个人荣辱,个人的成功与失败都是集体成败的一个因子,因此,它可以培养学生热爱集体、团结合作的优良品质,也可以避免个人竞赛所容易产生的副作用。但是集体竞赛活动如过于频繁,也会失去应有的作用。因为,集体竞赛时,个人作用的地位并不突出,时间久了就会使一部分学生降低积极性。所以运用竞赛法要把三种形式结合起来,才会收到更大的效果。
运用竞赛法,需注意以下几点:
(1)竞赛活动是对抗性很强的练习,学生在竞赛中往往要作出最大努力,因而机体表现出最大限度的机动能力,负荷量也比一般练习大的多。教师在运用竞赛法时一定要注意这一特点。
(2)竞赛本身不是目的,要使竞赛与教学任务紧密结合。体育教学不能搞那些正规的竞技运动比赛,而应选择教学比赛、游戏性比赛等项目。另外也可以搞一些动作质量、纪律性、完成动作数量等方面的比赛。
(3)竞赛的内容一定是学生较熟练掌握的项目。需要有严格的规则要求。进行集体比赛时,分组的实力水平应比较一致,这样才能发挥竞赛的作用,并避免伤害事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