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解读课标用“新”验证课标


    国家教育部于2001年秋季在38个国家课程改革实验区进行《体育课程标准(1~6年级)》(以下简称《课标》)及体育实验教材的验证工作。贵阳市云岩区实验区在参加各级培训基础上,经过一个学期的实验研究,对《课标》精神有了较深刻的体会。 

    一、树立新的指导思想和课程理念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这一方面说明党和国家重视学生的健康成长,另一方面说明体育学科是落实健康第一的最好切入点。《课标》正是在《决定》精神指导下,树立了“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这是站在提高中华民族素质的高度上提出来的,它充分体现了公民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

    体育课程中提出的“健康第一”不是单纯的身体好,不生病,它的含义“不仅是没有疾病,不虚弱,而是生理、心理的健康和社会适应的良好状态”。三维“健康观”使育体与育心有机地结合,这不仅是我国教育改革的必然,也是世界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

    《课标》新理念提出:强调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体现了以人为本,注重激发运动兴趣,在锻炼中培养体育意识,强调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新理念的提出符合现代教育改革的精神,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空间。

    二、构建新的目标体系

    《课标》构建了课程总目标,五个学习领域目标,三个层次课程目标体系,课程总目标克服体育教学目标的单一化,强调素质教育,在体现基础目标同时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发展学生个性、创造性、注重实践能力培养,在学习中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发展。五个学习领域目标的提出,打破了传统的按运动项目划分教学内容和安排教学时数的框架。这一方面强调学生不仅要学会体育技术,更重要的是要学会锻炼身体的方法,学会自我锻炼和自我评价。另一方面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教师创造性工作营造了氛围。学习领域目标的确定符合培养21世纪人才和素质教育要求。水平目标的划分与界定,反映重视少年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关注个性差异。能够根据学生不同需求,确保学生受益,再次体现“以人为本”的新理念。

    三、建立新的评价体系

    《课标》强调建立了评价内容多元化,评价方式、评价主体、评价方法的多样化,评价标准科学化的评价体系。这是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进步,用激励的功能促进教师的发展,用科学的方法评价教学过程。就学生学习评价而言,它有益于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发展自我,促进学生在已有水平上的发展,体现学生差异性和个性发展的需要,代表评价发展的最新趋势和先进的评价思想。

    四、用新举措推进课程改革

    《课标》指出,利用和开发课程资源是顺利实施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地制宜地开发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可以发挥课程资源应有的教育优势,体现课程的弹性和地方特色。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可以激发学生学习锻炼兴趣,增强锻炼身体的实效性,为全体学生参与、生动、活泼、主动、全面发展创造必要条件。《课标》从国情和学校实际条件出发,针对学生的年龄、性别特征注重开发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完全符合现代教育观念。 

    新的《课标》出台是为了适应21世纪人才培养质量的要求,是落实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需求;是为了推动学校体育教学改革,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在今后实验中应加强学习,领会精神,转变观念,用实践进一步验证课标的科学性与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