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课程改革实验”一年回顾
21世纪是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知识经济加速到来,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时代。面对世界经济的挑战,我国基础教育的质量、素质教育的进展和成效与21世纪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存在很大差距。
21世纪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人才的竞争是多方面的,其中最重要的一方面就是人的体力、心理等非智力因素的竞争。因此,人类的健康已成为现代人们关注的焦点。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和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了“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为课程改革实验指出了明确的方向;也对实验区中小学体育教师更新观念、更快适应新《课标》、全面实施新课程教学改革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重庆市北碚区体育课程改革实验从2001年9月开始,在区政府、区教委的关心、支持、基层学校大力配合和人教社体育室专家的热情指导下,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一年来,举办区级课程改革专题讲座6次,聘请国家和市级专家指导7次,参培教师500余人次;召开区级现场会5次、课改研讨会6次,观摩教师达600余人次;收到实验教师论文70余篇,其中发表在各级各类刊物10余篇,有10余篇论文获市、区级奖励。课改实验教师参加市中小学优质课竞赛分别获二、三等奖。我区“中小学体育教学心理发展研究”课题被列为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的子课题;朝阳小学、江北中学均被列为国家级课题实验样本校;另有三所学校的课题被列为区级实验课题。我区体育课程改革已初见成效,得到各级领导的充分肯定。
但是,我们深深知道,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作是一个复杂而艰苦的过程,北碚实验区体育课程改革也只是刚刚站在起跑线上。为了更扎实、有效地将课程改革工作进行下去,也为了今后少走弯路,现对我区一年来体育课程改革工作做一个简单的回顾。
一、基本情况概述
1.确定实验范围及对象
为体现体育课改革的代表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根据我区农村学校多,布点较分散的特点,在北碚区课程改革领导小组划定的实验学校范围中,依据兼顾城市、农村、重点、普通四类学校的原则,从中选出具有代表性的10所小学和8所中学作为体育课程改革实验的区级样本校。实验对象为以下样本校中的2001年小学和初中一年级新生。
中学:兼善中学、朝阳中学、江北中学、水土一中、磨滩中学、48中、122中、23中(其中三所重点校)。
小学:朝阳小学、实验小学、人民路小学、西南师大实验小学、澄江小学、蔡家小学、天生桥小学、水土小学、静观小学、九龙山小学(其中四所重点校)。
2.提出实验任务。
(1)对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可行性进行论证;
(2)对新编体育教材(人教版)的科学性、实用性进行验证;
(3)根据新的教育理念探索新的体育教学方式;
(4)根据课程改革的理念和《课标》的精神探索新的学科评价体系。
3.落实培训工作。
(1)根据上级部门的批示和安排,我区对首轮参加课改的各学科教师进行了课程改革通识培训。在此基础上,我们对200余名参加实验的体育教师进行了学科培训,更新观念,力求认识到位。
(2)成立区体育学科课程改革中心领导小组,制定区、学区、校、教研组课程改革方案和年度工作计划,并针对日常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举办区级课程改革研究活动(如:现场会、经验交流会、研讨课、评优课、小论文评选等)参培教师达400余人次。
(3)探索新的培训形式。在培训过程中,改革以往教研员在上面讲、教师在下面听、记的传统培训形式,强调以参培教师参与为主,调换培训者和被培训者的位置,做到培训者与被培训者互动,调动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根据参培教师的实际情况,要求参培教师“多动脑、多动口、多动笔,多交流”,力求形式多样。通过培训,教师提高了对体育课程改革的认识,转变了观念,素质教育思想逐步深入人心,教师增强了推进素质教育的自觉性。绝大多数参加实验的体育教师在课程改革进程中能在理论和实践上认真探索、创新,使体育课改理念深入人心,改革不断深化,并取得较好效果。
二、教师形成了新的教学观和学生观
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强调“满足学生的需要和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始终把学生主动、全面的发展放在中心地位。在注意发挥教学活动中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特别强调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体现,以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潜能,提高学生的体育能力”。旧的教学观认为,教师只是既定课程的阐述和传递者,教学过程就是教师按照既定的内容、计划忠实地传递知识的过程,而不对课程内容做任何的调整和变动;学生也只是机械的接受者。结果使得体育课的教学走向封闭,教与学的矛盾日益尖锐,出现了学生喜爱体育而不喜爱体育课的现象。我们认为,要想打破体育教学被动局面,只是在教学方法上、形式上做文章不可能有质的突破,必须建立新的教学体系,使体育教学由封闭走向开放,由封闭走向民主,由教师统领课堂变为师生共同探讨、参与,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体育课程改革能否有实质性的突破,建立新的教学观与学生观是体育课改的重要一环。一年来,我区体育课程改革始终把它作为重点来抓,使体育教学过程发生了质的变化。
如,我区水土一中在进行“健美操”教学过程中打破了教师讲──学生听──教师示范──学生看;学生模仿老师──先分解──后完整的传统教学模式,在完成教学目标的过程中始终体现师生间的平等、合作、自主、探究的新理念。学生可根据教学目标自定教材内容,自愿组合,并结合青少年喜爱的现代舞,自编、自导、自演、自评。充分展示学生个人才能,体现个性特点,求异、创新。在课程进行中,学生充分尝试到了锻炼的愉快、合作的欢乐,体会到美的享受,调动了学生学习体育的主动性、创造性。寓教于乐、乐中施教,师生互动,体现了新的教学观、学生观。
又如,我区122中学在体育与健康知识(室内课)教学过程中,改变以往教师枯燥地讲,学生乏味地听的旧模式。在一堂“如何观看体育比赛”的教学中,学生以体育评论员的身份参与课堂教学,结合电视比赛画面,讲战术、讲规则、讲精彩的比赛场面,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妙趣横生,学生当堂评出最佳体育评论员。由于形式新颖,气氛热烈,吸引力强,人人参与,在愉悦的环境中既提高了学生的欣赏水平又学到了体育知识,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再如,我区朝阳小学、人民路小学、西南师大实验小学在进行“走、跳绳、游戏、通过障碍”等练习过程中,围绕教学目标在方法、内容上都给学生较宽广的想象空间和选择余地。课堂上看不到“请你照着老师样子做”的现象;相反,有时老师学着学生的动作去做。虽然有时学生的动作不太“规范”,但符合他们对事物的认识水平,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重视了学生兴趣和心理发展,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和学习潜能,提高了他们学习体育的兴趣。
实践使我们深深体会到,形成新的教学观和学生观的过程,也是师生共同成长的过程。师生在教和学中不断地交往、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相互学习,有助于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求得新的发展,达到共识、共享、共进的目的。
三、探索新的评价方法、转化评价功能
如何对学生体育学习进行评价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重点与难点。如何将评价变为促进学生更好地进行体育学习和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有效手段,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我们在此方面进行了初步探索。
一年来,在课程改革实践中,我区要求凡是实验学校都应把对学生的评价作为课程改革的重要科研内容。由于各校情况不同,因此在体育课评价方法、形式、操作过程上各有不同,但其共同点都是把学生参与体育锻炼活动的过程作为评价的重点。通过改革评价方式,体育基础稍差和中等水平的那部分学生(占70%~80%)对参与体育课活动的积极性大大提高:“望跑兴叹”“望高兴叹”“望投兴叹”的现象大大减少。各校对学生的评价基本上是从体育与运动技能、学习态度与行为、认识与知识、交流与合作精神、情意表现等五个方面进行;方式有:自评、互评、教师评、家长评、综合评……
如,我区江北中学把对学生评价列为专题进行研究,具有一定特色。他们首先把“考核”改为“评价”,既看学习结果、更看重学习过程。注重学生的身体条件、兴趣等方面的个体差异,把学生的成绩与相对进步进行比较,注重学生的进步和发展。扭转了在体育教学中出现的“应试教育”现象,深受学生、家长的欢迎。其评价方法如下。
单元评价即以一个教学单元为一周期进行学习过程评价。包括:
预先评价,制定调查问卷,了解学生初始状态,学生自订学习目标(附表一 );
过程评价(附表二);
单元终结评价。
学期总评(附表三):
由于评价功能的转化,实现评价内容指标多元化,评价由原来的重甄别功能转化为为学生发展服务。
由于评价方式方法的改变,学生在课堂的地位发生了根本的转化,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不同的身体条件、兴趣爱好、运动技能方面的个体差异都有了不同的评价方法和指标,因此体育课教学由“封闭转向开放”、由“专制转向民主”,这对于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和习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都非常有利,也为实现终身体育打下了良好基础。
四、开发体育课程资源,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北碚实验区地处重庆近郊,有近60%~70%学校属于农村学校,经济状况相对落后。有些学校地处边远山区,学校基础教育设施(特别是体育设施)差,很难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在短期内政府也不可能拿出更多的资金来改善这些学校的体育设施,这将直接影响课程改革的进行。新“课标”指出:“积极利用和开发课程资源是顺利实施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解决课程资源问题,我们组织实验教师深入学习“新课标”,从理论上提高对开发课程资源的认识。深入教学第一线,将理论与实践结合,以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为出发点,结合本地区的经济文化特点进行了体育课程资源开发研究,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1.开发课程资源。
我区的实验小学、石坝小学、石坝中学在开发体育课程资源方面走在前列。他们的做法是:
(1)人力资源开发。向全校学生、教师及学生家长征求意见和建议,让他们出主意、想办法、创编适合儿童、少年的游戏。三所学校共收到创编游戏及其他体育活动项目450余个。
(2)体育器材资源开发。发动群众,挖掘民间体育健身器材。三所学校因地制宜,创设简易体育活动器材上百件,挖掘民间健身器材十余种,基本上解决了学校体育活动器材短缺和活动内容贫乏的问题。
(3)社区体育资源开发。学生、教师深入社区调查,发掘民间健身娱乐活动项目,并逐步引入学校。初步统计,已有五种民间体育活动引入体育课程。
2.实验体会。
(1)通过体育课程改革,课程资源的开发,打破了学科界限,发展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如区实验小学发动学生出主意、想办法,全校不仅收到适合儿童特点的游戏设计数百条,还收到以游戏为素材的作文160余篇,绘画作品300余幅,书法作品40余幅。
(2)通过体育课程资源开发,增强了学生之间的交往与协作;通过深入社区调查、了解,培养了学生人际交往能力,适应社会的能力。
(3)通过体育课程资源开发,体现了“以人为本”的课程改革宗旨;改变了由专家统编教材的格局和神秘感。学生自己创编活动内容,从学生中来,又还于学生,既培养了学生研究、探索的兴趣,又培养了学生创新的能力,丰富了教材内容,充分体现了学生在课改中的重要作用。
五、问题与建议
1.通过一系列的实验,我们感到评价是课改工作的“重中之重”、“难中之难”,还要进一步探索、研究。目前在体育课程改革评价过程中还存在以下几种倾向应引起重视:
(1)部分体育教师对评价缺乏正确认识,目的不明确(没有为学生发展服务的思想),认为评价就是简单的量化(即每天给学生打分),流于形式。
(2)发展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没有很好地结合;在学生自评和互评过程中出现了学生与学生之间横向攀比的现象(小学较突出)。
(3)期末评价与测试应该适应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要求。要特别注意保护小学一年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注重激发学生学习的意愿和兴趣。考试不能过多,应以活动为主,可带游戏性、趣味性,使他们通过考试,获得成功感与愉悦感。
2.实验过程中部分教师忽视了对课程改革新理念的学习,只热衷于上研究课。我们认为,“课程”并不完全等于“课”,教师实验重点不应只放在几节研究课上,新的理念应体现在“体育与健康”教育的全过程。
3.要加大对农村学校体育设施的改造和投入力度。“开发体育课程资源”不应是改变农村学校体育设施不足的唯一出路和最终目的。各级政府应加大对贫困地区、边远学校投入力度,尽快改变现状,否则将制约新课标各项任务在部分学校的落实和完成。
4.全面贯彻实施新课标是一项综合系统工程,亟需相关部门制定配套政策作保障。如:我区课程改革后小学体育教师工作量由原来周16~18节增加到32~36节,教学课时翻了一番,教师的工作量怎么计算,学校如何配备体育教师等问题如不及时解决,将影响教师的工作情绪和身心健康,影响课程改革的开展。
5.课程改革不是对五十年基础教育的全盘否定,而是一个承前启后的过程,要处理好继承与改革,发扬和创新的关系。不能一切照搬国外,要注意中国国情和特色。如有的实验学校出现不好的苗头,上体育课不集合、取消了课堂常规,取消了知识传授,为了“发展学生个性”,部分教师对学生放任自流。对此现象,应采取积极有效措施,以保证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
6.课程改革的首要任务是转变旧的教育观念,建立新的课程理念。从我区实验情况看,体育课程改革发展还不平衡,有些学校行动迟缓,其原因是个别学校领导的思想转变没到位,仍停留在旧的观念上,对体育课程改革认识模糊。且有个别学校领导将体育课程改革打入“另册”,一谈体育课改首先就问“影不影响学习,影不影响及格率、升学率……”甚至还说“正事都抓不过来哪有时间搞你那套(体育课程改革)”。对体育教师参加课程改革活动不予积极支持。
我们认为课程改革是一个科学、严谨的综合性工程,要避免一哄而上、矫枉过正;也不能搞学科歧视,要按改革纲要全方位地进行。这样才能使课程改革沿着正确的轨道前进,完成好课程改革实验任务,达到预期目的。
附一 预先评价(调查问卷)
单元项目:班级 姓名 学号
1.该项目练习是为了发展你的 素质。(速度,力量,耐力,灵敏,柔韧等)
2. 你以前是否学习过 (是,不是),对照测验量表,你认为你处于 水平。(优,良,中,差)。
3.如果你积极参与,刻苦锻炼,预计你能够达到哪一水平 (优,良,中,差)。
4.在学习和锻炼中,你的意志和情绪体验如何 (意志坚定,情绪波动,怕苦怕累,情绪低落)。
5. 在体育课上,你与同学合作是 (非常融洽,比较融洽,不融洽,无所谓),你运动得 (非常充分,比较充分,不充分)。
附二 过程评价(自我评价)
单元项目:班级 姓名 学号
1.我知道该项目的技术由 、 、 、 部分组成,其中 是关键。
2. 通过这段时间的体育课学习,我觉得 (非常愉快,比较愉快,不愉快,无所谓)。
3.对该项目的学习,我学得 (非常认真,比较认真,一般,不太认真,一点不认真)。进步幅度 (大,不大,没有进步,后退)。如果没有提高,原因是 (身体素质不好,技术要领没掌握,不喜欢,教师教法有问题)。
4. 在练习失败时,我对失败的原因 思考(仔细,进行一些,有时进行,几乎不,从不)。
5.通过这段时间体育课学习,我对这项运动 (非常感兴趣,很感兴趣,有点兴趣,没有兴趣,无所谓)。
6. 我的学习状况与教师的教学要求 (没差距,有点差距,有一些差距,差距很大)。
7. 在项目练习中,我与同学合作得 (非常融洽,比较融洽,不融洽,无所谓)。
8.我对自己的运动参与表现 (非常满意,比较满意,不太满意,不满意),我认为自我评价应该是 (优,良,中,差)。
附三 体育成绩评价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