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中长跑为抓手,全面提高《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成绩
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骆驼中心学校 梅宁军 虞哲峰
【摘要】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的提高,许多家庭越来越重视孩子的身体营养和智力投资,却忽视了孩子基本身体素质的锻炼,造成好多孩子“头脑发达,四肢单薄,耐力特差”的现象。最让人忧虑的,还不是一些孩子没有强健的体魄,而是缺乏志气、毅力,缺乏顽强拼搏、奋勇争先的欲望。因此,怎样因地制宜地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尤其是学生意志品质的磨练已经成为体育工作者刻不容缓的责任。
关键词: 中长跑能力 全面提高 寓教于乐 提高效率
【前言】2010年我校的《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工作已完成,今年的成绩与去年的全区倒数第三相比进步幅度很大,其原因有区教育局要来检查,大家对测试工作相对比以前重视,主要原因还是我校重视了对学生意志品质的训练,重点通过加强对学生中长跑项目的练习带动了学生体质的全面提高。
中长跑是田径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中的主要项目。近年来由于学校重视蛟川书院的升学人数,学生活动时间相对减少,课外,学生又没有太多活动的条件,体质下降比较明显,尤其是标志健康最重要的指标之一的小学生心肺功能指标连续呈下降趋势。通过中长跑练习可调节大脑皮质兴奋和抑制作用,使身体处于一个良好的生理、心理状态,是进一步学习和参与其他运动的保障;还能培养学生顽强拼搏,克服困难,战胜自我,吃苦耐劳的顽强意志品质;又是衡量学生体质状况的生理指标。因此,发展和提高学生的中长跑能力,显得尤为重要。而中长跑教学过程往往枯燥、乏味,使人容易产生疲劳,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达不到理想的效果。为了提高学生运动水平,不断提高中长跑成绩,近年来,学校从改革教学方法入手,在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等方面进行重点加强,使学生的争先欲望得到加强,中长跑成绩有了很大提高。
1、明确意义,克服恐惧,激发兴趣。
1.1.明确学习意义,就是要让学生明白中长跑的重要性和作用。心理学和教育学告诉我们,学生的学习过程为知、情、意、行。因此,在教学中让学生明白中长跑对人体生长发育的重要作用,使学生从不想练到积极主动参与。
1.2其次要解决学生对中长跑的害怕恐惧心理。尤其是练习过程中的“极点”问题。出现“极点”时学生会产生恐惧心理甚至不想再跑下去。针对这种情况,在理论课和实践课的讲解中,告诉学生“极点”的基本情况和出现时的反应,让学生明白这是一种正常生理反应。通过一定强度的训练,这种感觉会逐步消失。训练中,我在每个班级选取5名意志力和运动成绩相对较弱的同学, 400米 成绩在2分—2分20秒左右,然后通过练习,记录他们一个月前后出现“极点”的时间,一般会推迟15秒左右,也就是出现距离由 250米 推迟到 300米 左右,让他们感受锻炼的效果,提高自信心,有效地消除消极躲避等心理障碍,促进锻炼积极性。抓住了这部分学生,使学校的中长跑整体水平上了一个台阶。
2、寓教于乐,采用不同形式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1中长跑是长时间大强度不断重复的跑步动作,对绝大部分学生来讲,有难度,而且趣味性不强。这样一种单调、枯燥的运动,教师不改进教学方法,不采用形式多样的练习方法,很难吸引学生。强迫练习只会严重影响课堂教学效率,时间一长,学生原有的一点练习兴趣降低,甚至不愿练习。
2.2期初制定学期中长跑教学单元计划,分成期初、期中、期末三个阶段,即:发展耐力、提高速度与提高成绩。每节课中,尽量使教学手段和组织方法做到多样、新鲜,不断变换跑的形式。例如六年级第一学期刚开始的耐久跑练习:我从采用 600米 的匀速跑开始,两个星期后用 200米 重复跑2-3组,主要发展学生的耐力;一段时间后调整为2—3组的60或 100米 加速跑,主要发展学生的速度;到临近测试的时候采用接力跑的形式有100-- -400米 距离不等的各种形式的个人和小组的接力,主要培养学生的争先欲望与拼搏意志。再加上计时跑、间歇跑等手段,防止每节课的内容千篇一律。通过变换跑的形式,随时改变和调整学生的生理心理负荷,培养学生兴趣。还在课上利用不同形式的比赛或游戏形成融洽、和谐、轻松的课堂氛围,从而提高学生练习的兴奋性,减少练习过程中的枯草感。
2.3充分利用学校资源转移注意力。长时间在跑道上绕圈子的办法容易让学生厌恶甚至反感。在练习几个课次后,可以利用校园自然环境练习,足球门、楼房、空地、植物园、标志物等作为练习资源。利用学校有利条件夏天练习游泳、冬天开展跳绳、(跳双飞擂台赛、PK赛)等手段。学生在新鲜的内容与不断变化的环境中感受新的刺激,容易转移注意力,减少单调感,学生的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提高,心情愉快,减轻练习中的疲劳感。
3、关注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合理安排运动量和运动负荷。
3.1受到遗传、家庭因素等影响,学生在运动方面存在着各种差异。学期初我对本届六年级学生进行了中长跑能力摸底调查, 400米 优秀率(1分28秒以内)32人占总数13%,不及格率(2分钟以上)22人占8.9%,中间占77.9%。这种差别有的是在练习过程中逐渐拉开的,有的是个体的差异。我接手教学后对每位学生都认真细致地进行了解,对个体差异做到心中有数。教学中顺应这种层次差异,进行分层教学。学生初步测试后,进行分组。确定运动量和运动负荷时,不同层次的小组练习时间和强度都不同,负荷也不同,区别对待。
3.2在中长跑教学中,进行不同距离、时间和强度的跑的练习是教学中最重要的也是最有效的手段。运动负荷的大小,是衡量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方面。负荷过大,学生身心负担过重;负荷过小,教学效果不明显。用科学的态度,制订适宜的运动负荷,是提高中长跑教学质量关键。
如在六年级的一堂课中,首先采用强度较大的游戏“捕鱼”让学生尽快进入练习状态,中间穿插6—8分钟的身体素质练习,然后用不等距离不等间歇时间的练习方法。如:两组 100米 ,间歇3分钟;一组 200米 ,放松5分钟。恢复方法采用放松式小步走,间歇5分钟后进行一组 400米 的计时跑。学生最后通过积极主动的放松结束这节课。这是一堂较大强度和负荷的中长跑练习,一般在进行10课次左右的练习后可达到这个负荷。运动负荷的制订,可采用测定心率的办法。既有保持在140~155次/分的中大水平,也要根据体质分组,对不同组别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采用不同方法进行练习。如在练习过程中,我经常采用测定心率变化分析确定运动负荷的大小,学生是否适应,确定心率在130~140次/分之间。对那些体质较差,相对而言稍微低一些;而对体质强运动能力较好的同学则还可定高一些。此外在练习中,根据学生不同的状况,采取定时不定量或定量不定时的方法,尽可能给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获得成功的机会。
4、掌握正确的知识,培养学生争先的欲望,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
4.1在刚开始练习中长跑时,要有意识地教会学生呼吸的方法并过渡到与手臂的摆动相配合,要注意摆臂的速度,刚开始不要过快,这样经常性的进行反复练习,呼吸与手臂的配合就会慢慢地协调起来,这个阶段是练习中长跑的基础,所以教师要在这个阶段中对呼吸要领讲细、讲清,并时刻注意观察、提醒、纠正,通过反复地强化,加深学生对奔跑节奏的感觉,为中长跑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每年的理论课,除了讲清楚中长跑的呼吸方法外,要把如何测脉搏和心率的方法教给每一位学生。让他们利用脉搏和心率来控制运动强度。明白120次/分以下的心率,运动量有些偏小,而160次/分以上的则为大运动量,中间的说明运动量适宜。学生根据体质及运动程度高低来掌握自己的运动量大小,以此培养和提高学生运用心率控制运动强度的能力。还可以通过自我评价体质状况,让学生对安排自己的运动量提供依据。
4.2对于体育教学中的中长跑教学,取得成绩固然重要,但是培养学生顽强的意志品质、唤起争先的欲望、自我锻炼能力和终身坚持锻炼的思想则是根本目标。教学中必须课内外相结合,教给学生科学锻炼身体的一般原理、原则和方法,进行有关运动生理卫生知识教育。克服锻炼过程中的盲目性、随意性和片面性,使他们了解和懂得耐力跑对增强体质的作用,从而激发参加中长跑锻炼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经过几年的摸索学生中长跑成绩和锻炼能力都有了明显的进步,所教的六年级五个班今年的《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400米 优秀率从原来的13%提高到43.6%;不合格率从原来的8.9%下降到1.2%。今年的区《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抽测的六(4)班 400米 优秀率为55.8%;合格率为100%。
以中长跑运动为抓手使学生的体质得到了明显的提高,更为重要的是学生的意志品质、奋勇争先的欲望得到了加强;而且学生掌握了一种终身受益的运动项目,为今后的锻炼甚至终身体育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德胜.世界体育手册[J].北京:海潮出版社,2001.
[2]藏育红等.体育理论知识教程[M].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
[3]中长跑——现代技术训练与健身[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4.
[4]陆志成.教育因素对学生锻炼习惯形成的影响[J].北京体育科技,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