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古饮酒风俗_酒礼习俗


  中古酒风承接上古,就如曾经的小溪潺潺,越流越宽阔,越流越久远,最后成为江河,不断融入新的内容、新的形式。上古之饮酒风俗,很多到中古时期仍在继续流传,也不断有新的内容融入其中。

唐之新风

  大唐曾有万国来朝的气派和辉煌,人们也开始追求生活的奢华与新鲜。借酒抒发性情,借酒迷醉人生,很多人在饮酒的时候喜欢花样翻新,从形式上增加更多的内容。在饮酒时喜欢周围摆有“醒酒花”,就是让花香融入酒香,花美与酒美相呼应。醒酒花,据记载是牡丹花的别名。李白就有以牡丹比拟杨贵妃的“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的千古绝唱。在五代王仁裕的《开元天宝遗事·醒酒花》中记载:“明皇与贵妃幸华清官,因宿酒初醒,凭妃子肩同看木芍药。上亲折一枝与妃递嗅其艳,帝日:‘不惟萱草忘忧,此花香艳,尤能醒酒。’赏心悦目的花朵,浓郁的花香,在微醺之时想必也会让人神清气爽。

中古饮酒风俗_酒礼习俗

杨贵妃醉酒图

  唐朝在饮酒时往往别出心裁,增加饮酒的乐趣。冯贽在《云仙杂记》第六卷中记载:“虢国夫人,就屋梁上悬鹿肠于半空,筵宴则使人从屋上注酒于肠中,结其端,欲饮则解开,注于杯中,号‘洞天圣酒将军’,又曰‘洞天饼’。”从此我们可以了解到上流社会的无聊,只以此来消磨时光。

猜拳击鼓

  古时借饮酒嬉戏以达娱乐人生的目的。猜拳行令,可以将游戏与酒相联系,更助酒兴。这种游戏来自于民间,存唐代时候已经非常盛行,并得以流传至今。“古人饮酒击博,其箭以牙为之,长五寸,箭头刻鹤,形谓之六鹤齐飞,今牙筹亦具遗意。”唐人有诗云:“城头稚子传花枝,席上博拳握松子”,就是催花猜拳的最好写照。

中古饮酒风俗_酒礼习俗

清中期粉彩猜拳图茶壶

酒店悬旗

  酒店悬旗是最好的招牌。古时没有各种媒体可以做广告,只有借用招牌来宣传。即便现代社会,也有各种招牌,不过样式更多,像各种彩灯不一而足。宋时酤酒,酒香传递有限,只有悬帜甚高,才会让远方的旅人看到酒旗招展。诸如“闻香下马”、“太白遗风”等等大字,都在召唤旅人,使其垂涎欲滴,欲一快口腹。还专门有人为酒旗写赋:“无小无大,一尺之布可缝。或素或青,十室之邑必有。’’远远看去就有一片酒旗,说明当时社会确实很富裕。

 中古饮酒风俗_酒礼习俗

酒楼悬旗

上元夜饮

  在唐朝就有上元夜(旧历正月十五)张灯赏月饮酒的习俗。崔液在《上元夜》中写道:“玉漏银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明开。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这种习俗在宋朝时更为兴盛,北宋欧阳修在《生查子一一上元夜》一诗中写道:“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清王晫《今世说》记载了一个宋代的故事,很有趣。“睢阳司氏,巨族也,张银瓢、容酒数斗,约能胜饮者,持瓢去。群少皆醉卧,窘甚。时漏下三鼓,会贾静子服龙衣,驾鹿车,自百里外至,忽叱咤登阶,举满一饮,即掷瓢付奴持之,不通姓名,坐宾吓散。

  贾静子这个人好说大话,特别嗜酒,从不拘绳墨,常以才华自许得为宰相,当一年可以平寇,三年可以尽撤诸塞上兵。只有这样的奇人,才会有这样的奇事。

中古饮酒风俗_酒礼习俗

灯红酒绿上元夜

酒杯衬托

  现代人饮酒,有时会在杯下衬以托子一一一种很小的托盘,一般制作都比较精美。这个托子起源于五代。李济翁云:“始建中,蜀相崔宁之女,以茶杯无衬,病其烫手,取楪子承之。既啜而杯倾,乃以蜡环襟子中央,其杯遂定。即命匠以漆环代蜡,进于蜀相。崔大奇之,为制名而词于宾友。人人以为便,于是传者更环其底,愈新其制,以至百状。此为茶器而设。”由此可见,最初托子是为了饮茶所用,因为饮茶要热,端杯会烫手。不过喝酒用托子,不仅因为酒也有很多需要烫热,用托子会显示其高雅如茶。

中古饮酒风俗_酒礼习俗

宋定窑白瓷盏托

娶妇交杯

  古今娶妻都是人生当中的一件大事,两情 交好,共结连理,其乐融融。新婚夫妇共饮交杯酒,采有肢体缠绕,美好长久之意。这个风俗在宋朝即有,娶妇时,除以酒招待亲朋故交之外,新婚夫妇还要“用两盏以彩连结之,互 饮一盏,谓之交杯酒。”

中古饮酒风俗_酒礼习俗

喜庆交杯酒

酒去瘟疫

  在宋朝时,南方的广州、福建等地经常有瘟疫发生,人们用酒来防御瘟疫,也起到了一定的效果。南宋时理学家真德秀是一个爱民的好官,他曾两次任潭州知府,并根据南方一些地方百姓以酒防病的情况,曾在《奏复潭州税状》中说:“榷酒一事重为潭人之害,积弊已极不容不更。旧法具存不容不复窃。惟酒之有榷其来尚矣,然可行于江浙诸路,而不可行于广南福建者,盖瘴乡炎峤疾疠易乘,非酒不可以御风寒,而民贫俗广其势不能使之,必沽于官,故特驰其禁以从民俗之所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