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的选择是一个很个性化的过程,那么胶皮的搭配就更加如此。虽然底板是一只球拍的灵魂,单作为首先接触球体、与球有着最大作用面积和最长作用时间的胶皮,它在调节球拍的手感和性能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块底板的优点可能因为不当的胶皮配置而被掩盖,或者说一块板的缺点可能会因为胶皮搭配得当而被淡化。 胶皮品种繁多,那么怎么去选呢?当然首先要明确自己的打法和手感的要求,这在挑选底板的时候就应该自己有个清楚的概念了。然后,是为板搭配胶皮。其实,只要能够先把胶皮分类,就能大大简化配乒乓球胶皮的过程了。中国、德国、日本,无论是面胶(单胶皮)还是海绵,都有自身的独特之处。中国目前比较有代表性的有狂飙系列,德国方面最有代表性和市场的,则是TENSOR,如:Revolution Fire,Tango Extrem,Rapid D' Techs,Desto F1,Moristo2000等。但即使由德国或日本制作的非Tensor类德国品牌胶皮,如Tibhar Rapid和Donic J.O Waldner,由于设计理念的差异,手感也与“纯日本”血统的产品有明显差异,尤其是面胶的弹性。日本胶皮也有“Tension”和“非Tension”之分,前者如Bryce,Bryce FX,Cermel,后者如Sriver,Mark V等。 瑞典品牌Stiga的胶皮虽然基本都是由日本制造,但由于与中国的历史渊源,它的胶皮有些不同于日本正统的特色。主要表现在其面胶的黏性更强,反胶齿粒更短些,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它的Mendo系列。而Stiga近年推出的ACS技术更令人称奇,如Innova系列,虽然在搓球、摆短制造旋球的能力有限,但是在接发球时不太“吃转”,可以放心挑打,几乎有点“Anti-”的味道,防守弧圈球的时候也有这个感觉,都易被它迅速“消化”掉。
----
下面说说本人挑选乒乓球胶皮时的个人观点
中国乒乓球胶皮 用过的中国乒乓球胶皮不多,感到自己能用的更少,大约因为用多了日德产的乒乓球胶皮的缘故。G888、狂飙2都不适应,到时狂飙3的感觉不错,既试过国内所谓“专业版”(39度/2.15mm/20#海绵),也用过供应海外市场的NITTEKU狂飙3CS)22#海绵/2.2mm),还有搭配日本海绵的Nittaku狂飙3JS(2.2mm),另玩过Juic 999 Elite(中国式999面胶+日本海绵)。
体会是:中国式乒乓球面胶最好配中国海绵,否则在处理短球时常令人头痛,容易打高,拉前冲速度缺乏底劲,拉加转不易控制弧线长度,推挡也欠缺犀利。
狂飙3乒乓球面胶搭配中国海绵尤其是运海20#适应面蛮广的,在偏软的纤维板及不太硬的7层板(仅指纯木板,下同)上我都能打,但个人感觉最好还是放在像YE这样的稍薄的5层板上,吃球更好,更利于“打磨结合”及控制拉球弧线,同时能在一定基础上弥补5层板推挡方面的弱项,尤其是在灌胶之后。
狂飙3面胶配22#海绵则更适合那些不仅薄而且形变更明显的5层板,如Avalox BT550,OC等,可以借底板的形变来弥补22#的蓄能不足的缺点,也可用22#的速度优势来补偿这些底板在借力方面的短处。
德国乒乓球胶皮 我用过的德国乒乓球胶皮主要是指前文提到的那些Tensor类产品。它们的面胶和海绵都柔软且富有弹性,出球轻快,中等力量的拉球速度和旋转都不错,但发大力的时候底劲稍显不足,感觉太容易透板。这在配较硬的纤维板如Primorac Carbon时最明显,表现为脱板很快,拉弧线平直,旋转弱,难以控制方向,而在配软5层板时,还是因为太易打透,会觉得底板似乎变成了海绵的一部分,深不见底,影响手感的清晰度和对发力时机的把握,导致出球容易发飘。
对比之下,这些Tensor乒乓球胶皮配略硬的7层板时,表现却非常棒,手感、弧线、控制都相当优异,既能打出Tensor的特点,又能充分发挥7层板那“不多不少”的底劲。当然,与偏软的纤维板和较厚而硬5层板搭配效果也不错。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Moristo2000,底皮较厚,摩擦力很好,在近台用“纯摩擦”的方式拉球也有相当好的表现,尤其是配较硬的底板时。而在灌胶之后用“打磨”的方式拉球,更是不错。小球方面,则有出人意料的控制感,搓球、摆短得心应手,这实际有些接近中国胶皮的某些特点。而在中台甚至远台的底劲,是我用过的德制Tensor中最出色的(不包括3G的Tensor,没用过:)),性能直追灌胶后的传统日制乒乓球胶皮。除了有点重及容易“内卷”外,绝对是Tensor中我的最爱。
日本乒乓球胶皮 日本乒乓球胶皮的适应范围最广,与5层板、7层板和纤维板都能有很好的搭配。但就我个人经验,纤维板最好搭配日本乒乓球胶皮,其中Tension类的适合配手感偏软些的乒乓球底板,板厚点倒也无妨。而那些稍薄稍硬些的乒乓球底板,则最好搭配“非Tension”的会有更好的效果。
“非Tension”的日本乒乓球胶皮我个人认为可以分为三种(以下特性都是指在灌胶的情况下):
1、面胶较“脆”的,以的Sriver系列为代表,需要发力才能打透面胶从而发挥海绵的作用,蓄能效果最好,底劲最强,是7层板或纤维板的好搭档,能让这些底板的固有底劲得到充分发挥,配稍硬的5层板也不错。
2、面胶较“软”的,以的Mark V系列为代表,更易透到海绵而发挥其作用,但没有上面那种蓄能好,需要一点底板的帮助。配合5层板、不太硬的7层板,或软一点的纤维板(纯Kavlar或纯芳基),用Max厚度时也可配不太厚的碳素、芳碳板。
3、面胶较“韧”的,以J.O Waldner系列为代表,面胶既吃球弹性也不错,容易透到底板,蓄能在三种“非Tension”胶皮中相对较弱,所以更适合放在反手。配各种底板都不错,但最好不要太硬太厚的,否则弧线不佳,也不要配太软太薄的板,不然也可能发飘。
而Tension类胶皮,面胶比上述第一种“非Tension”还要“脆”,而海绵则更软些,适度灌胶可使面胶与海绵的弹性更为平衡,这样整个有更好的整体感。它们的蓄能效应更接近上述第一种,但出球更快些。适合配吃球时间长但弹性又好的板,板的材料最好别太硬,个人觉得Hingki Limba比Kolo更合适。【转载自精英乒乓论坛】 相关链接:销售各类乒乓球器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