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墨之名,早在周朝的时候就有了,距今已两千多年。史书上说,因其濒临一条墨水河,而取名叫即墨。
即,就是濒临、靠近之意,墨,指的就是墨水河。在清代,青岛的市区一带,即隶属于即墨县仁化乡。所以青岛与即墨有着不可分割的历史渊源,在语言和文化上也是一脉相承的。
“即墨”因故城(位于今平度市古砚镇大朱毛村一带)地临墨水河而得名,其名称最早出现在《战国策》、《国语》、《史记》等历史典籍中。
春秋战国时期就是齐国通商名衢,秦代置县。汉初成为胶东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隋朝建城于现址,已有1400多年建城史。
1898年,德国强租胶州湾,把青岛从即墨分割出去,历史上先有即墨、后有青岛,也有“千年即墨、百年青岛”之说。
据考古确认在6000年前,先民就在该地区繁衍生息。
商、周时,即墨属莱夷地。
秦统一中国,即墨始定为县,属胶东郡。
西汉时,今即墨市境内除含有古即墨县的东南部外,尚包括壮武县、皋虞县、不其县等地。
晋统一后,即墨、壮武两县的隶属关系未变,不其县属长广郡,且为郡治所在。
隋开皇十六年(596年),重建即墨县于今址,兼有原壮武、不其、皋虞三县故地,属莱州(东莱郡)。唐及五代时,属河南道莱州。
元时,山东作为“腹里”直属中书省,即墨先后隶益都路胶州、般阳府路莱州;元世祖至元二年(1265年),即墨县再次被废,析地入掖县、胶水(今平度市),约在元至正九年(1349年)前恢复建制。
清初,即墨县属莱州府胶州。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胶州升为直隶州,属登莱青胶道,即墨县随属。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德国借口曹州教案,出兵侵占胶州湾,强迫清廷划出沿岸的部分土地为德之胶澳租界,其中包括即墨县仁化乡的白沙河以南地区和里仁乡的阴岛地区。
民国元年(1912年),沿袭清末旧制,即墨县隶属于登莱青胶道胶州。
抗日战争之后,南京国民政府在山东省境内的国统区设立行政督察区,即墨县属第八行政督察区;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11月,析第八行政督察区的部分县设立第十三行政督察区。即墨县隶属于第十三行政督察区。
1949年5月26日即墨城解放,即墨、即东两县也随即全境解放。
1989年7月,经国家民政部批准撤县建市。
2017年9月20日,国务院、山东省政府批复了青岛市区划调整的请示,同意撤销县级即墨市,设立青岛市即墨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