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东春节年俗


俗话说一年二节,在闽东所有的岁时节日中过年和全国大部分地区一样是最隆重、最热闹、最盛大的一个传统节日。过年意味着上一年的结束和新一年的开始,广义的过年要从农历腊月二十三日或二十四日的祭灶算起,直到十五元宵过才算结束。

在闽东,春节被分为多个时间段,每个时段都被附上特殊的含义。

腊月二十三日到三十日(或二十九日)这段时间叫迎春日,也叫扫尘日。扫尘,既是指春节前扫除灰(烟)尘搞好环境卫生,也含有将过去一年中所有不洁、不吉利、陈腐的东西,统统扫地出门的寓意,即旧的不去,新的不来。这时,家家户户都要扫烟尘,洗涤家具、用具、疏通沟槽、清除垃圾、擦洗厅堂、墙壁、洗被褥、衣物,寓意经过扫尘之后,家家以整洁、崭新的环境面貌迎接新一年的到来。

这期间家家户户都忙于采购物品,年货包括鸡鸭鱼肉、茶酒油酱、南北炒货、糖饵果品,都要采买充足,还要准备一些过年时走亲访友时赠送的礼品,小孩子要添置新衣新帽,准备过年时穿。

腊月二十三日或二十四日晚为祭灶日,每户有固定日期,俗语有官三民四之谓。祭灶日时,各家在灶台上摆列米酒、糖饴、水果等供品,焚香点烛烧元宝致祭,由家中年长妇女领头拜祭。而后亲邻间开始轮流请吃祭灶酒。

如果说祭灶是对一家司命之神的礼送,那么除夕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告慰祖先。祭祖的祭品通常为茶、酒、疏菜、鱼肉、时粿和糕点,“除夕”之夜家家挂红灯笼、贴春联、年画,合家团坐吃做年暝。饭桌上应忌讲不吉利的话;饭毕,碗里要留剩饭,取食足有余之意。过除夕时,家人不管在哪工作,这一天都要赶回家,民间有过年不回家无母之说,以示过年回家团聚是孝顺老人的大事。

除夕夜大人要点亮所有房间灯,俗称照年。灶上焚香燃烛,摆上糖果、桔等供品,取糖甜桔圆之意,希望来年日子甜蜜、合家团圆、大吉大利。灶膛里埋放火种取烟火不绝之意;并在墙壁上钉钉,希望来年添丁,人丁兴旺。在器皿上贴以红纸剪成喜寿字剪纸或红纸条,以示吉利。

除夕之夜长辈要给晚辈(特别是未成年的后辈)分发压岁钱,取压胜驱邪之意。晚辈要为长辈守岁,希望长辈健康长寿。通常除夕晚上,都是全家老小聚在一起熬年酣饮,共享天伦之乐。一直等到新年的钟声敲过,千家万户鞭炮齐鸣,响声此起彼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