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尼族人生三礼仪


哈尼族有一句古话,叫做“人生花开花落三阶段”,即生、婚、死。哈尼族认为,这三个人生阶段,每一个阶段都像花一样,将完成一次绚丽的绽放。所以,在哈尼山寨举行隆重的仪式与“生、婚、死”的大事都有关联。

人生诞生礼

哈尼族以接生、报喜、贺生、命名以及周岁礼等仪式来完成其诞生礼。整个仪式充溢的是庄重圣洁、喜气洋洋的气氛。哈尼族诞生礼中最核心的内容当属命名仪式,该仪式明确指出了新生儿在未来社会中将扮演的社会身份与角色。取名仪式往往择单日进行,最迟不能超过婴儿出生的第十一天,一般选在第三天。取名那天,婴儿第一次被抱出屋外。取名之前,除杀好鸡、蒸好糯米饭之外,最重要的是要请一个八九岁的儿童在院中央模拟劳动。通过这一仪式,郑重向世人宣告这个婴儿已由一个自然的人转化而为社会的、文化的人。

人生食俗礼

哈尼族与生俱来注重食俗礼仪。所谓:“民以食为天,食以礼为先,礼以筵为尊,”可见礼与食的密切关系。

哈尼人的一生中,在不同生活与年龄的重要阶段,要举行不同的仪式和礼节。在举行仪礼时,只要告知至爱亲朋,宾客无不携礼登门表示心意。主家在举行相应仪式后,大都须置酒宴盛情款待,这种人生礼仪中的饮食风尚,久之便形成食俗。

诞生礼食俗

哈尼人胎教与食养并重,有“酸女甜儿”之说,并忌讳兔肉、麻雀等食品。对产妇讲究大补,有“饭补”与“汤补”两种,多吃小米稀饭、糯米酒、肉丝面、红糖、鸡蛋、母鸡、蹄膀、鲫鱼、姜茶之类,一日多餐,持续月余,俗称“坐月子”。还有请产婆吃红蛋,带米酒去娘家报喜,生父携糖饼请长者为孩子取名的古风。

婚嫁礼食俗

由于各地区婚习不同,其食俗也是百花齐放,异彩纷呈。像红河县甲寅乡哈尼族是一个鸡蛋一瓶酒提亲。现今置办婚席,有几点必须注意:全席菜品应是双数,最好是扣八,扣十,如四喜四全席、六六大顺席、八八大发席、十全十美席之类。菜品多用吉语,如“鸳鸯戏水”(双鲫鱼氽汤),“早生贵子”(茨菇花生)之类,烘托喜庆气氛,寄寓良好祝愿。

丧葬礼食俗

60岁以上老人去世,安祥如故,民间称为“白喜事”。其食礼是:摆冥席、供清酒、素点、果品、接待亲友,多为“七星席”(六菜一汤),突出奇数,少荤腥。

人生服饰礼仪诞生之初的服饰习俗婴儿呱呱落地,由奶奶或邻居女性长者洗澡。以剪下的母亲衣襟作为第一块尿片仔细包裹。两三天后穿上奶奶亲手缝制的新衣,戴上以剪下的父亲衣袖制作的童帽。沾染了父母气息的衣帽,代表着父母的身体乃至灵魂,衣帽贴身象征父母无时不在的呵护。也有一种解释说,穿戴父母衣襟、衣袖制作的衣帽表示得到来自父母的福分。两种解释都基于原始的接触巫术观念,其旨均为护佑婴儿健康成长。

满月后,外婆前来看望外孙。将绣饰精美的背衫送给母亲,专门用于将新生儿背负于身后。奶奶制作的新衣、外婆赠送的背衫均寄托了长辈对婴儿的美好祝愿和殷切关怀。

成人之际的服饰习俗

少女长到13岁,即被视为成人。之前,头饰衣着不甚讲究,不包包头、多穿旧衣旧裤。而且不用费心学习纺线、织布、绣花、缝衣。

13岁以后,母亲每年至少要为女儿缝制一套新衣,直到十六七岁出嫁之时。缝制新衣一般在“苦扎扎”、”干通通”或“最扎扎”的时节。成年以后,女子焕然一新、光彩照人。上穿黑色立领右衽长袖长衣,袖子由红黄蓝绿紫白多色布条拼镶成彩袖,长长的衣襟上绣有精美花边。长衣外加穿黑色对襟褂子,仅在领口用一枚大银扣。下穿黑色宽裆长裤。手腕戴珠链和银质手镯。此外,她们开始被要求成为一个懂规矩、有礼貌的女子——公众场合随时佩戴包头,系遮臀围裙,尤其在长辈兄长面前。如若疏忽,必将遭到长辈们的耻笑和非议。

与此同时,她们开始认真学习纺线、织布、绣花、缝衣等女红。家人平均每人每年需要两匹布。以成年女子双臂展开为“一攀”,一匹布一般有十二攀,相当于18米。通常要织两个整天方能完成。哈尼族织布机,看似简单,但必须手足并用方能操作。这种织机织出的布紧凑结实,称为“小土布”。哈尼族妇女忌讳在织机上哭泣,恐爱情和婚姻遭到不幸。此外,还有“男人犁田不能晚于十月末,女人织布不要迟于正月末”的俗语,忌讳在正月结束还没有织完布匹。显然,成年服饰习俗中蕴含了两层意味深长的内涵。其一,成年女子已经开始获得社交的权利,被获准妆扮如盛开的鲜花一般,以吸引蜜蜂一样的青年男子;其二,成年女子从此成为村落社会秩序中的一分子,必须承担一定的家庭责任,参与一定的社交活动,必须以端庄大方的服饰时常提醒自己角色的变化。前者通过促进人的繁衍保证村落的发展;后者则通过社会秩序化的角色要求保证村落的稳定。

出嫁之日的服饰习俗

新娘的嫁衣通常由细心的母亲准备。大多有一定经济基础的人家,自女儿13岁成人之时便开始逐件置办;经济条件差的人家只有在女儿出嫁前匆匆备齐。

新娘下身穿两条黑色土布长裤,在裤脚和膝下镶有两道精美花边。以两端绣有花纹的宽腰带系腰。崭新、华美的衣装已为新娘增添娇媚,她胸前、指间、腕间的银饰使其更加光彩照人。女儿即将远嫁,母亲珍藏箱底的银饰被一一取出,连缀银鱼、银铃、银葫芦、银针筒、银梳,甚至珐琅鱼莲的大串银链佩挂于胸前;精美的手链、手镯佩于左手腕儿间;但凡条件允许的人家,都会让自己心爱的女儿双手指间戴满银戒——左手每个手指戴上一枚;右手除了拇指每个手指戴上三枚!

新娘离开娘家时,还要戴上一顶精致的崭新篾帽,帽圈上系好了红线,红线上又系有给新娘哭嫁擦泪的毛巾。这顶用于新娘出嫁的篾帽,比平常的篾帽稍小,编制更为精细。除了篾帽,新娘还要背一个背篓、提一个提篮。背篓和提篮都是用竹子新编制的,背篓里装一套新被褥和洗漱用品,提篮内装婚前未完成的针线活。

到了新郎家中,一对新人先在厨房同吃糯米鸡蛋饭团,然后互相拴黑线于左手腕,表示从此双方灵魂稳固地拴在一起。

婚礼宴席中一对新人给长辈磕头祈福。德高望重的老人先吟唱“哈巴”赐福,给新人教导民族历史、待人礼数以及治家之道;然后滴酒赐福,新娘以衣襟接福;之后,众人给福气钱于桌上,新娘再以衣襟接福,随后纳于内褂衣袋。

辞世之时的服饰习俗

哈尼老人去世,丧葬仪式中诸多习俗与服饰密切相关。临终的老人,要有儿子以衣袖接气,表示老人虽走了但其福分已留给后人。老人断气后,尸身从卧室床铺移至堂屋。家人取来井水,将银子、鸡蛋和奥比树枝放入水中加热,洗净全身。水中之物表示希望亡灵到了阴间后银子样富贵、鸡蛋样白净、奥比树枝样茂盛。

净身后,从脚到头进行换装。若是男性,先以黑色头帕缠头,以银针固定。接下来上身穿崭新长衫两件,内白外黑,白衣袖长及手背,以二指宽彩色布带束腰。下身一般穿长裤两条,内为黑色土布长裤、外为绸缎长裤(贫者略去这步骤)。右手腕儿戴一道银镯,中指戴一枚普通银戒,拇指戴一枚镶有红宝石的大银戒。最后,穿上鞋袜,鞋为黑色布鞋。

若是女性,先戴缀有若干银圆片的内帽,然后将两块包头反包于头上。先包当初出嫁之日顶于头上的三色包头,再包另一崭新黑色包头。包头反包以示生死有别,两块包头以备换洗。戴银质耳环一对。上身先穿上袖长及手背的白色长衫,再穿出嫁之日的彩袖长衣,最后穿绣花褂子。一般女性到了五六十岁便开始给自己绣制辞世时的褂子。长衣外以二指宽彩色布带束腰。右手银镯、银戒同男性,不同之处在于拇指银戒无红宝石。下身穿两条长裤,脚边和膝下镶有花边。腰间一前一后各系一块平日的遮臀围裙,素净无饰。小腿戴一对绣花脚套。最后穿鞋袜,鞋为绣花鞋。

换装之后,以黑白布覆盖全身,白布在下黑布在上。以布覆面表示阴阳有界。用石头顶足,用棉线分别捆住双脚脚掌、双手拇指,以防后代子孙出现手足残疾。死者外嫁女儿得到丧讯当天要带鸡、米、酒以及一块白色土布前往奔丧。这块布将覆于死者胸前,作为其到达阴间后取水之具。

出殡日,孝子孝媳头缠白色土布为孝。儿子以白布一端缠头一圈,另一端垂及地面并系一银泡于上。儿媳仅以适量白布缠头一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