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胶花大王——香港首富李嘉诚


  李嘉诚经过几年生活磨砺之后,逐渐成熟了起来。干推销工作 的这段时间虽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但毕竟只是一名高级“打工仔”,李 嘉诚下定决心要自立门户。因此无论老板怎样赏识,再三挽留,他都 决意睪离开,他要用自己平日点滴的积蓄从零开始,自己来亲自创 业。
  1950年夏天,说干就干的李嘉诚以自己多年的积蓄和向亲友筹 借的50000港元在筲箕湾租了一间厂房,创办了“长江塑胶厂”,专门 生产塑胶玩具和简单日用品。由此起步,开始了他叱咤风云的创业 之路。
  这个时候,李嘉诚仅仅统率两个部下,在一条小溪边的几间破旧 房子里,在昏暗的灯光下,摆弄几台老掉牙的压塑机,夜以继日地运 行生产。
  塑胶制品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才逐渐风靡起来的。塑 胶产品具有价格低廉、经久耐用而且容易变换款式等特点,比木材和 金属有更广阔的前景,有更大的发展潜力。
  开办之初,每天工作16个小时的厂长李嘉诚身兼数职。每天大 清早他就出门联系业务,回厂之后,一天的紧张工作才算正式开始。 这时候,他既是埋头苦干的工人,又是传授技术的师傅,还是一厂之 长。到了晚上,李嘉诚还要一头埋在书桌前搞设计,以便第二天能照 图施工。同时,他又是一个勇于创新的革新能手,一位名副其实的工 程师。
  在创业最初的一段时期,李嘉诚凭着自己的商业头脑,以“待人以诚,执事以信”的商业准则发了几笔小财。但不久之后,一段惨淡 的经营期来临了。
  几次成功以后,他就急切地去扩大他那资金不足、设备简陋的塑 胶企业,于是资金开始周转不灵,工厂亏损愈来愈重。
  过快的扩张,承接订单过多,加之简陋的设备和人手不足,极大 地影响了塑胶产品的质量,仓库里开始堆满了因质量问题和交货期 延误而退回来的产品,塑胶原料商开始上门催缴原料费,客户也纷纷 上门寻找一切借口要求索赔。重朋友、讲义气的李嘉诚咬紧牙关,集 中力量保证了几批订货的产品质量,终于恢复了信誉,使企业出现了 转机。
  然而,就在李嘉诚去找客户提货时,客户却以国际塑胶市场突然 有变,他们不得不考虑自身利益为由,言而无信,拒绝按合同来收货。 客户的违约失倩,使工厂出现严重的亏蚀,使原来有一线生机的塑胶 厂彻底掉入了破产的深渊。
  1950年到1955年的这段沉浮岁月,直到今日,李嘉诚回想起来 都心有余悸。他开始冷静分析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分析市场走向。
  在种类繁多的塑胶产品中,李嘉诚所生产的塑胶器具在国际市 场上已经趋于饱和状态了,似乎已经没有足够的生存能力。这就意 味着他必须重新选择一种能救活企业、在国际市场中具有竞争力的 产品,从而实现他塑胶厂的“转轨”。
  某一天深夜,李嘉诚自修完当天的功课后,仍像平日一样随手翻 阅一些杂志。当他阅读英文版《塑胶》杂志时,发现在一个不太引人 注目的地方,刊登了意大利一家公司用塑胶原料设计制造的塑胶花 即将倾销欧美市场的消息。
  李嘉诚马上联想到和平时期过着平静生活的人们,在物质生活 有了一定保障之后,必然在精神生活上有更高的要求。如果种植花 卉等植物,不但每天要浇水、除草,而且花期短,这与当时抓紧时间工 作的人们的生活节奏很不协调。如果生产大量塑胶花,则可以达到既便宜又美观大方的目的,能很好地美化人们的生活。想到这时,李 嘉诚兴奋地推测着:一个塑胶花的黄金时代即将来临。
  1957年,咬紧牙关走出绝境的李嘉诚开始了他的一系列别具新 意的“转轨”行动:生产既便宜又逼真的,塑胶花。这在当时的香港还 是一个“冷门”。经过李嘉诚的努力以1各方面的促销和广告活动, 塑胶花开始引人注目起来,为香港市民所普遍接受。“长江塑胶厂” 的名字也开始为人所熟悉。
  重新开出一条道路的李嘉诚,在度过危机之后,便渐渐地走上了 稳定发展的道路。
  为了在竞争中取胜,李嘉诚不惜降低销售价,实行薄利多销的经 营手段。为了能打入欧美市场,李嘉诚采取“价廉、保值、创新”的方 针来与老牌的生产厂家进行竞争,收效显著。
  1957年底,李嘉诚为了适应大规模的生产需要,将“长江塑胶 厂”改名为“长江工业有限公司”。
  李嘉诚常常这样告诉身边的人:
  “我们长江要生存,就得要竞争;要竞争,就必须有好的质量。只 有保证质量,才能保证信誉,才能保证客源,才能保证长江的发展壮 大。”
  李嘉诚宣布从今以后,长江的产品,没有次品! ”
  李嘉诚虽然率领企业步出了深渊,但并非就此脱离了困境。这 时,他的资金仍然十分不足。
 正当李嘉诚预感到资金问题会给他的企业带来新的危机的时 候,有一位急需大量塑胶花的订货商来到他的公司。这笔生意的成 功使长江工业公司从此站稳了脚跟,并在香港塑胶企业内有了相当 的竞争能力。
  不久,李嘉诚又从出口洋行获得准确的消息:美国塑胶市场正在 大规模扩大,除了家庭室内插花装饰之外,家庭外的小花园、公共场 所的花园场地,都用塑胶花进行点缀。
  李嘉诚密切注视市场的动态,并开始逐渐加大广告宣传力度。 他非常希望接洽到资金雄厚的大客户,以图稳步发展。
  这年秋天,李嘉诚意外地收到来自北美的一家几乎垄断北美塑 胶花进口市场的大公司的电报。电报说这家公司将派一名购货部经 理来港考察李嘉诚的工厂,以及香港的其他塑胶花企业,决定从中选 一家最有实力的工厂进行长期合作。在会晤恳谈之后,这位购货部 经理同意与李嘉诚签订长期合约,从此成了长江工业公司的最大主 顾。单这一家公司,每年的来单订货都以数百万美元计算。通过这 家公司,李嘉诚还与加拿大银行界有了相互信任的友好往来,为李嘉 诚以后拓展海外市场埋下了“伏笔”。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李嘉诚领导长江工业公司迎来了香港塑胶 花制造业最为辉煌的时期。欧美各国对塑胶花的需求量更大了,就 连中、下等家庭也渐渐养成了插花的习惯。
  李嘉诚充分利用这段鼎盛时期,不断创新。他以高薪招聘塑胶 专业人才,研制出欧美用户最感兴趣的接近天然花的喷色塑胶花、特 种花、热带新奇花丼,以及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的中国特种花,从而顺 利地打入欧美市场。
  庞大的塑胶花市场,为李嘉诚带来了数以千万港元计的利润,长 江工业公司的塑胶花和李嘉诚本人也愈来愈受到塑胶界的注目。 “长江”因此而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塑胶花制造基地,而李嘉诚则被誉 为“塑胶花大王”。